红星美凯龙收购案:卖场“小时代”终结
2014年02月11日 09:41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3页)
笔者认为,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可横向整合,做大规模,巩固其霸主地位。但目前家居卖场过多,加之电商冲击,家居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增大,如何保持稳定的租金收益和客户资源,仍然是红星美凯龙疯狂扩张背后值得担心之处。
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扩张,除了一些乌鲁木齐、拉萨等城市之外,红星美凯龙在各省会城市和发达城市都布局了数个家居广场,再挖掘的空间已经渐渐枯竭。红星美凯龙方面曾指出,未来公司要拓展另一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领域,即商业地产。
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和随后的住宅市场低迷,让很多家居卖场吃进苦头,与家居产业紧紧捆绑的红星美凯龙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经营业绩受到巨大冲击。如果继续看大环境生存,势必对红星美凯龙未来的稳健发展和上市前景造成不利影响,还不如利用自身的拿地和产业链优势,在商业地产方面配置更多资源,将命运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声势浩大的重资产扩张之下,车建新对商业地产的发展充满信心,其甚至公然向电商老大马云和商业地产老大发去战书,“10年后如果单纯电商在中高档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15%,我愿意输给王健林和马云各1个亿。”
因此,收购吉盛伟邦后,红星美凯龙在卖场的规模效应上,将更容易“染指”商业地产领域。
总的来说,收购并不意味着非输即赢,在资本市场上,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作为资源整合手段之一,并购对终端消费市场并没有太大影响,消费者逛的仍然是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同时对处于胶着状态的企业也是一种解脱,就如红星此次并购吉盛伟邦,吉盛伟邦今后不仅可以享有股权的分红,更可以依托红星美凯龙的平台里继续茁壮成长,而吉盛伟邦仍然是吉盛伟邦。
不过,在收购案落地之时,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红星美凯龙和吉盛伟邦的规模效应是否会形成行业巨无霸,挤压到其他家居建材渠道商的生存空间。
答案是必然的。笔者认为,在行业竞争理论上,两巨头合为一体,会增强与经销商谈判的话语权,倒逼区域性家居建材卖场退让,区域性卖场与全国大卖场之间分庭抗礼的局面将被打破,家具卖场的“小时代”也即将结束。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样本容量也非常特殊,以珠三角为例,就有上万个家居建材品牌,凭借一两家大卖场根本无法消化全部。所以即便是现在的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卖场巨头,占到家电业的市场份额也不到30%。更何况,在淘宝天猫等大电商,以及美乐乐等新型O2O家具电商的挑战下,红星美凯龙甚至可能会因为收购案而成为家具电商的“靶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电商项目上,红星美凯龙的防御力似乎很弱。2012年6月12日旗下的电商平台红美商城内测,其后红美商城在运行半年后被叫停,更名为“星易家”,电商负责人已于2012年年底离职,团队也进行调整由400人减少至150人左右。红星美凯龙在半年中耗资2亿,但是没有收到明确的效果,更名后将继续投入2亿支持平台发展,这一切都表明红星美凯龙的电商之路走的并不顺利,但是依然不希望放弃这一平台,想借助电商优势为其上市增大砝码。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扩张时期,收购对双方来说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以较为迅速便捷的手段吸收优良的卖场资源,而且可以将竞争对手化为合作伙伴,形成互补,更有利于家居流通业发展。
最后,值得红星美凯龙关注的一点是,在大力扩张的背后,其高资产负债率就未免有些显眼,资金周转困难、筹资能力不足、综合偿债能力下降等隐形风险,或许会伴随着红星美凯龙收购案落地而逐渐发酵,并成为今后扩张道路上最大的牵绊。(文/李宇健)
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扩张,除了一些乌鲁木齐、拉萨等城市之外,红星美凯龙在各省会城市和发达城市都布局了数个家居广场,再挖掘的空间已经渐渐枯竭。红星美凯龙方面曾指出,未来公司要拓展另一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领域,即商业地产。
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和随后的住宅市场低迷,让很多家居卖场吃进苦头,与家居产业紧紧捆绑的红星美凯龙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经营业绩受到巨大冲击。如果继续看大环境生存,势必对红星美凯龙未来的稳健发展和上市前景造成不利影响,还不如利用自身的拿地和产业链优势,在商业地产方面配置更多资源,将命运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声势浩大的重资产扩张之下,车建新对商业地产的发展充满信心,其甚至公然向电商老大马云和商业地产老大发去战书,“10年后如果单纯电商在中高档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15%,我愿意输给王健林和马云各1个亿。”
因此,收购吉盛伟邦后,红星美凯龙在卖场的规模效应上,将更容易“染指”商业地产领域。
总的来说,收购并不意味着非输即赢,在资本市场上,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作为资源整合手段之一,并购对终端消费市场并没有太大影响,消费者逛的仍然是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同时对处于胶着状态的企业也是一种解脱,就如红星此次并购吉盛伟邦,吉盛伟邦今后不仅可以享有股权的分红,更可以依托红星美凯龙的平台里继续茁壮成长,而吉盛伟邦仍然是吉盛伟邦。
不过,在收购案落地之时,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红星美凯龙和吉盛伟邦的规模效应是否会形成行业巨无霸,挤压到其他家居建材渠道商的生存空间。
答案是必然的。笔者认为,在行业竞争理论上,两巨头合为一体,会增强与经销商谈判的话语权,倒逼区域性家居建材卖场退让,区域性卖场与全国大卖场之间分庭抗礼的局面将被打破,家具卖场的“小时代”也即将结束。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样本容量也非常特殊,以珠三角为例,就有上万个家居建材品牌,凭借一两家大卖场根本无法消化全部。所以即便是现在的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卖场巨头,占到家电业的市场份额也不到30%。更何况,在淘宝天猫等大电商,以及美乐乐等新型O2O家具电商的挑战下,红星美凯龙甚至可能会因为收购案而成为家具电商的“靶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电商项目上,红星美凯龙的防御力似乎很弱。2012年6月12日旗下的电商平台红美商城内测,其后红美商城在运行半年后被叫停,更名为“星易家”,电商负责人已于2012年年底离职,团队也进行调整由400人减少至150人左右。红星美凯龙在半年中耗资2亿,但是没有收到明确的效果,更名后将继续投入2亿支持平台发展,这一切都表明红星美凯龙的电商之路走的并不顺利,但是依然不希望放弃这一平台,想借助电商优势为其上市增大砝码。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扩张时期,收购对双方来说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以较为迅速便捷的手段吸收优良的卖场资源,而且可以将竞争对手化为合作伙伴,形成互补,更有利于家居流通业发展。
最后,值得红星美凯龙关注的一点是,在大力扩张的背后,其高资产负债率就未免有些显眼,资金周转困难、筹资能力不足、综合偿债能力下降等隐形风险,或许会伴随着红星美凯龙收购案落地而逐渐发酵,并成为今后扩张道路上最大的牵绊。(文/李宇健)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