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盛伟邦被收购案失败告终或成弃儿?
2014年10月17日 16:38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4页)
  上海媒体《东方早报》彼时更是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称,红星美凯龙方面的管理人员2月11日已经率先接管位于上海青浦的“国际家具村”,4月开始接管虹桥店和曲阳店。红星美凯龙全资收购后,吉盛伟邦创始人邹文龙很可能彻底退出,但是吉盛伟邦的品牌还将保留,红星美凯龙会实行“双品牌”运营模式。

  吉盛伟邦创始人邹文龙,更是通过企业官网发布公开信确认了这一收购案属实。

  然而到了5月,这笔被称为“中国家居业史上最大的一次业内整合”的交易,却出现了惊人的逆转。5月22日,一行业内人士爆出内幕消息,因为缺乏资金,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的交易可能失败,双方将合作模式由股权收购调整为品牌战略合作。

  红星美凯龙随即确认了这一消息。其在官网表示,根据双方签署的品牌许可使用合同,吉盛伟邦将其商业品牌独家授权予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商场,红星美凯龙将实施双品牌战略。

  然而,这项收购案并未因交易双方的宣告而结束。关于收购案失败的原因猜测,众说纷纭。随之而来的红星美凯龙将可能为此支付巨额违约费用的消息,也在业内传开。

  一个说法是,在今年2月份双方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时,红星美凯龙已经向吉盛伟邦支付10亿人民币作为定金;当时有条款规定,如果收购失败,吉盛伟邦将扣除50%定金。与此同时,更有行业人士称,2009年红星美凯龙也因为收购吉盛伟邦失败,而向后者支付了3000万违约金。不过,另有消息指出,此前双方签订收购协议后,红星美凯龙只付给了吉盛伟邦2亿元的首付款,此后便无下文。包括南方日报、凤凰网、搜狐网等媒体的报道中,均提及了该项违约金事宜。

  不过,这一违约金问题,红星方面通过媒体发声,予以了否认。然而,交易双方至今未对收购案失败一事,作出具体原因的披露。

行业第三?

  在“红星美凯龙收购案”中,吉盛伟邦被定义为“在业内影响力位居前三”。不过,在家居建材营销专家、帝略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陆丰看来,这一说法显得有些“言过其实”。

  “如果吉盛伟邦排第三,那么那些比它大得多的要怎么办?大家都说自己是第一呢。”陆丰向时代周报记者评论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家居流通领域的绝对大佬,截至目前红星美凯龙已经在全国90多个城市开业了125家商场,此前预计的2013年商户销售额超过600亿元。排名第二的居然之家卖场数则有76家。而吉盛伟邦发展至今25年,在全国范围内仅有6家门店,且有3家位于上海,广州和长春分别有2家、1家。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