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群
常立群,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七所经理。
从业十余年来,他的作品涵盖办公空间、酒店、公共建筑、娱乐、餐饮空间等等多个设计领域,在他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师就相当于一个好的演员,不存在只能设计某个领域的情况。
“石破天惊”是常工刚刚中标深圳大学图书馆的设计理念,这一颇具震撼力又不失文化特质的方案不仅得到了校方认同,也打动了IDCF2008国际设计大奖的评委,斩获银奖。
石破天惊——深圳大学图书馆设计理念
记者:前段时间您中标了深圳大学图书馆的项目,而且这个作品又刚刚获得了IDCF2008国际设计大奖的银奖,能不能请您谈谈这个作品主要的设计理念?
常立群:深圳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文化建筑,原来类似的我还中标过龙岗文化中心,建筑面积比深大图书馆大,但相比之下深大图书馆的难度要大一些。
它有两个部分,一个老馆一个新馆,老馆是八十年代的建筑,而且装修早就做了,现在是局部的改造,既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格局,又不能跟原有的建筑语言相差太大。新馆也差不多,它的精装修已经做完了,整个建筑日本元素比较多,非常简洁。相比于毛坯的建筑,这样的项目要多费很多心思。
常立群作品之深圳大学图书馆(新馆)一楼公共空间
我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吧。第一要遵循原建筑,不可能把原建筑的语言、风格改了,第二是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东西,能给原建筑输入一些新的有活力的因素,第三就是尽可能的节约造价成本。基于这么三点,我的方案最终中标了。
这个设计比较有新意的地方就是四个字:石破天惊。在石头上做文章,把石头当作雕刻来做——这个“石头”是园林景观范畴上的。中国传统石雕中最多的是把石头做成狮子等等动物,和其它传统意象上的东西。我拿石头做雕刻,是让它融入自然之中,表现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某一个具象的石雕,而是赋予它一种新的意境。我把石头理解为“豆腐”,司法自然,可以任意切割,它的摆布呈一种有现代构成意象的情境。这是我所强调的。
把石头切开之后,可以刻上天书一般的文字,其实提出“刻上天书一般的文字”这个概念的不是我,而是中央美院的画家徐冰首先提出来的,那是纯艺术,我对他那种构成方式比较感兴趣。其实你到图书馆去,要解读的很多是未知的东西,我们古代留下来的碑刻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比方说西安的碑林,上面的字都是名家大师写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专注于那几个有具体意义的字。而这个“天书一般的文字”纯粹是一种意向,同样,读书读的是具象的字,其实到最后,装到脑子里留下来的是思想。
这是一方面的想法,如果要表达得具象一点,还可以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字,突出图书馆的特征。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全全球各国各民族的文字和语言,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埃及的一个图书馆在它的建筑外立面上用过这种符号,按我们的话来说,这相对比较具象、直白一些。
可能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天书一般的文字”可能做起来会更辛苦,但它表达的情境可能会更好看一些。
深圳大学的校长还提出来一个创意,用一些著名的物理、化学等等公式嵌刻在上面,这也是一种构成方式,石头上面留字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欧洲也有,但是他们没有像中国把碑刻做为一种巨大的文化载体、艺术形式。
常立群作品之深圳大学图书馆(老馆)首层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