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pchouse佚名 2016-10-27 09:20:22

  一直以来,我们装修房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房间分隔开来,但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出于对空间的合理利用,这种传统的规划思路已经有点不够用了,比如说我喜欢烘焙,现有的厨房却有点转不开;最近开始喜欢健身,新买来的跑步机却不知道放哪里才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家也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去包容我们的成长。你的家够“弹”吗?如何才能让家更有“弹性”?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让餐桌承担更多责任

  大部分房子的公共区域在规划的时候,都是按照“厨房—餐厅—客厅”的配置模式,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我们未必会按照规定的来,比如说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我们宁愿将饭菜端到客厅,边看电视边吃,客厅未必只是用来看电视。同样餐厅也未必只是用来吃饭,有时还会充当书房,或者陪小孩子一起做手工,这种时候餐桌更像是一个生活的舞台。

  传统的客餐厅分离的做法,与其让两个空间都变得窄小,还不如将客厅和餐厅合二为一,放上一张大桌子,不但能够用来吃饭,还能当做书桌、工作台来使用,真正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著名设计师吕永中的家也选择用大桌子作为客厅的中心▼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也有不少家具品牌针对小户型推出了客餐厅两用的家具系列▼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果你决定让桌子成为你家的中心,挑选桌子的时候就要非常用心了,除了要考虑桌面的宽度,还需要考虑桌面的高度和形状。多功能餐桌除了用餐之外还有其他功能,座椅的舒适度也是关键所在。

  可以用沙发或者长凳来搭配桌子,不限制人数使用的方式可以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不用担心聚会的时候家里的椅子不够用。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使“餐桌”的感觉不太明显,还可以采用不规则形状的桌子。这种桌子可以随意改变就坐的位置,提高使用的自由度,让空间感觉更放松。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02.

  根据使用方式灵活布置书房

  随着互联网与媒体的发展,在家soho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家设置一个专属的工作区域显得很有必要。对于全职太太和小孩来说,“工作”更多时候指的是上网、阅读和作业,将他们的工作空间设置在客厅是比较好的选择,利用客厅边缘的空间设置一张小书桌即可满足需求。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对于长期需要在家办公的人,或者部长这种工作时需要较大桌面的人,有必要设置一个独立的工作区(注意:为了空间的弹性,我们不用墙壁,而用“领域”去思考)。利用简易的隔断和家具围合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即可满足在家办公的需求。随着日后工作模式的改变也可轻松变换格局。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03.

  有弹性的收纳空间

  部长在之前的文章《无印良品在下多大一盘棋?》中提到,人的收纳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动,所以,一个好的房子应该具备有伸缩性的收纳空间。有人说买多几个柜子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一旦抱着买新家具的想法,就会无休止地陷入“东西增多——买新柜子”的循环中,增加的柜子也会占据家里的空间,影响美观,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无印良品主张采用集中收纳的形式来分隔空间,即可改变收纳容量,又可灵活地改变房间布局。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利用不锈钢槽轨支架搭建的收纳体系,可以灵活地调节层板高度,进而改变整体的收纳尺寸和容量。这种方式可以适应一段时间内家庭的收纳需求,特别是小孩子的衣物。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04.

  以家具和装饰物来区分“领域”

  客房与儿童房是变化可能性最大的两个房间,如果采用墙壁隔断,随着功能的改变和小孩的长大,改建的成本就会大大增高。

  以移门、帘子作为隔断,将客房作为健身室(瑜伽/跑步)、茶室、游戏室等功能性房间来使用,白天将移门和帘子打开,与客厅连成一个整体,晚上关闭作为客卧。采用家具和装饰物等活动隔断营造暧昧、模糊的“领域”的做法,在视觉上拓展了空间,又增加了家居生活的弹性,是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现在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增多了,需要在家中准备两个儿童房,如果用砖墙来分隔这两个房间,等小孩都长大外出之后,再改建就要花费大功夫了。

  如果采用收纳柜和帘子等活动隔断来分隔这两个空间,就能够根据小孩的成长阶段灵活地改变儿童房的布置,兄弟姐妹就算打打闹闹,或者相亲相爱,都能够享受这短暂的住在一起的童年时光。等到孩子长大离家,只需要更换家具就可以将儿童房改造成茶室等其他房间。

  以帘子和家具分隔小孩的房间▼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弹性空间,从短期来看是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让房子的设计更符合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从长远来看,是为了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家庭成员的成长。说到底,还是要让生活方式来主导房子的空间格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

  作者:万勇

  曾任职于日本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现任草三冉CSR品牌设计总监/品牌创始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草三冉CSR(ID:Caosanran)

1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