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正文
沈立东:创新是设计的生命
2012-5-15 16:06:24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1

沈立东先生

  从上海国际赛车场到上海世博会、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迪斯尼乐园,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院在业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仁和河滨花园到新锦江大酒店、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外滩风景带,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院在多元化道路上越走越宽;从嘉兴市森林公园到无锡市民广场、合肥森林公园、北京市朝阳路,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院势力触角越伸越远;从模仿到合作,从创新到屡获殊荣,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院在专业化道路上持续进取,从成立之初10人左右小型团队到今天拥有近百名设计师,5个景观设计所和一盒景观规划的强大阵容,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院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开拓。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沈立东的带领下发展为上海设计界“航母”,为推进整个室内外环境设计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董事长沈立东先生,是一位企业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者,日前我们对沈立东先生进行一次专访,进一步了解了他在企业管理及设计理念方面独有的看法。

  记:从您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专业角度来看,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是一个好的设计方案?

  沈:从我们目前的认知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具有个性、有创新理念、有前瞻性。其中“创新”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那些模仿、抄袭或者是雷同的作品,将来很快就会被淘汰。或者说,以后室内设计的发展可能会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甚至我觉得有可能会通过这种“创新”形成一种风格,但这种风格不像建筑的风格,也不像前几年教科书上的分别派,它更多的有可能是一种特色,这是其一。另一方面我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和时代发展是同步的,比如我们现在谈到的生态、环保、节能,那么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就要融入这一理念,充分的体现对环境的友好、对资源的节约。

  虽然有些作品比较另类,甚至也有反时代的作品,但更多的还是有一个主潮流。此外,一个好的方案,还有它的地域性,这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我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山西有一个剧院,虽然很现代化,但是和我们对山西传统地域风格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现在各地的剧院、剧场都是同一个“调”,甚至呈现出一种“洋调”,感觉像是西方建筑,很可悲。我认为,一个建筑应该具有它的地域性,能体现出它独有的地域文化价值。

  当然很难单纯地评判一个作品的好或坏,也许从技术上它很符合规范,也符合当前市场、商业发展的需要,但从艺术的前瞻性来看却很难评价。不过,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件坏事情,它只是一个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如果我们优秀的设计师能在他的工作过程及实际操作中,能慢慢静下心来悟出它特有的内涵或是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再好不过了。设计师要有自己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这也是现在很多设计师所缺乏的,大多设计师都是跟随潮流改变,没有自己的想法。也许这种情况会随着设计师的慢慢成长而有所改观。

  记:您是怎样看待目前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沈:目前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从好的方面来看,是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现在的室内设计近几年发展得很迅速,从提出室内设计的专业,并且慢慢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和发展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年。这期间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设计师自身队伍的快速庞大,也造成了设计师的无序发展态势。但是这种现状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为我们以后总结理性的东西,创造了基础资料,有可能对我们若干年后对这些作品进行回顾反思,对我们进一步提高中国设计市场的整体水准带来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是如果这个过程很长就不合理了,但如果短的时间内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作品,我们经过慢慢的总结,将为我们理性的思考提供很大的帮助。

  弊端是,快速的发展造成设计的水准较低,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仔细研究,只是单纯地为了满足商业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现在的很多建筑,比如新建的很多酒店之类的都是一种风格,它并没有保留的价值的。而一些老的建筑,假如再过几百年之后再去看,它还是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上海的很多老建筑也进行了改造,比如和平饭店、外滩万国建筑群,虽然添加了新的时代痕迹,但是却保留了它老的风格,这让我很开心,改造后的建筑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底蕴。

  很多的年轻的设计师,已经不去思考了,做设计的似乎就是拿很多东西去拼凑、抄袭,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设计,现在说要将室内设计引导到一个什么方向,我现在还不确定,但是至少我们需要培养、发现或是鼓励一批设计师要有这样的追求。其实很难,只有部分些老一辈的设计师在行业里有影响力,虽然他们的年代和我们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甚至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觉得他们的做法有些过时,实际上他们价值观是我们年轻一代设计师要好好学习的。我常会和一些追求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师进行交流,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很好,我们的行业需要这些人,我们也需要有自己文化内涵的设计。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不会变,就像是我们现在到其他的国家参观学习一样,他们的文化底蕴是一脉相承的。倘若我们中国的设计师们也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我们的作品也可以站在国际舞上,对国际也是有同样吸引力的,就像张艺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在国外深受欢迎一样。

  一个好的方面是室内设计近几年逐渐地强调了专业性,刚开始的室内设计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泛概念,现在室内设计细分到了灯光、软装、标识等等,这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经之路。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还跟不上目前发展的态势,还是综合性的教学,欠缺专业人才的培训,很难找到专业的灯光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学校培养出来的设计师都是既做景观设计也做室内设计,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重视和改善的方面。

  记:您觉得未来室内设计发展方向是什么?

  沈: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特别是针对室内设计。现在的室内设计更多的是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这些新材料的运用包括与资源的节能运用相结合也提升了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新工艺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是一种相互推动的作用,很多新的施工工艺对室内设计提出了一些挑战,不管是对石材的拼接、外挂,对涂料的运用,以及对软装的运用。工艺的细节实际上对室内设计的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设计师的成熟度和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室内设计发展的方向,这里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对在职的设计师而言,怎样不断完善自己、自我提升很关键,如果能与一些有影响力的设计师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将对我们整个室内设计打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校的教育,现在的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一方面是和市场脱节,另一方面没有前瞻性。

  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也意识到: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针对怎么对即将进入室内设计行业的新一代设计师进行更实用的教育,怎样对新一代设计师进行引领,以帮助他们正确地在室内设计行业寻找正确的方向,适应市场的发展等问题,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比如与上海工艺美院合作成立了现代创意中心,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工程实例,将教学和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上海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合作,让我们的主创设计师、主任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全程教学;与上海商学院合作,我们不间断的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讲座……都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让新一代的设计师在进入室内设计行业后,更快地适应设计市场的发展。

  当然我们还在寻找更好的模式,“教学要提升”是双重的,学校和企业要真正的校企联合,不仅是在形式和教育上的联合,目前学校缺乏的是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企业缺乏的是具有研发能力的人员,如果能够将企业的技术在学校进行研究提升,然后在运用到企业当中,形成一种产品,真正做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