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
杨廷宝,字仁辉,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工作,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创导建筑设计要吸取古今中外优秀建筑文化,密切结合实际,结合国情。在建筑教育上培养了大批建筑设计优秀人才,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奠定了基础。曾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对推动建筑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1901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他的建筑设计和水彩画得到保尔·克芮和瓦尔特·道森的指导,学习成绩优异。
1924年曾先后获得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的艾默生奖一等奖和一等奖。
1926年,离美赴欧洲考察建筑。
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先是关颂声、继而朱彬、杨廷宝、杨宽麟组成建筑事务所(其后梁衍、张镈等人也参加了一段时间)。杨廷宝先生是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作品都称基泰工程司而不计个人姓名)。基泰工程司业务范围开始时在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30年代后,转向上海、南京一带,业务遍及全国许多城市,是当时有影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当时还有庄俊、沈理源、范文照、董大酉、李惠伯等人事务所,以及赵深、陈植、童寯等3人合作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杨廷宝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
1940年起,他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1957年和1965年,两次被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他是一届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作为中国建筑设计事业开拓者——也是是一批20年代留学归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不但在建筑实践上继续开拓的探索,而且大都还是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杨廷宝就是这批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成绩卓著,驰誉当世。50多年来,他的建筑创作逾百件,遍及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杨廷宝学习时,正值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建筑过渡到现代建筑的时期。在当时社会建筑思潮影响下,他受到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手法的训练与技术知识的教育。
作为建筑大师的他,其代表作品也是大师版的独特风格——他归国后,早期的作品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不论单体或群体,都有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个时代的特征。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30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实地修缮了北平这些著名古建筑1929年,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他参加了该社的工作,为此他对中国占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特别对明清式建筑悉心研究,从中吸取营养。他对民间传统建筑也十分注意,同时他还密切地注视着国外现代建筑的发展。学术上深厚的造诣,从而使他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坚实的创作素质。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我国的建筑风格。从这些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他的设计不是追求虚假装饰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抄搬现代建筑形式而求时髦。他所探索的建筑风格,不论在建筑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于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杨廷宝的设计不论是从总体规划上,或是在单体建筑、内部设计以及细部大样都十分注重环境和现实条件,在建设细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是他将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和赞扬,赢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好评。解放后的30年来,在他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在这期间,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建筑活动,代表我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
作为一代宗师,他身教言教——杨廷宝在他所从事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联系中国实际,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国情和民族习惯,而联系实际的重要精神在于可行性。他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学者的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认真地、细致地顺着你的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他认为建筑师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
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大师,他坚持结合国情,潜心从事建筑创作——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风格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某种审美倾向和一定的社会思潮。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经历和实践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筑观和风格。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的长期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调。他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设计中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不喜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风格,他鄙薄脱离实际,不顾具体经济技术条件的空谈。他的设计风格稳健、严谨、精致大方。建筑风格是和一个人内在涵养相联系,而这种涵养,又来自多年的经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广博的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在创作的道路上,杨廷宝最宝贵的一点就是他的求实精神。建筑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动向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建筑的性质、内容和标准。杨廷宝设计过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筑,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但也设计过用竹笆抹灰的简易建筑,以较低标准的材料。
看着他已建的建筑,象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历史就是这么一幅不停地变动着的图景。杨廷宝的建筑作品,是刻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消逝,建筑却闪烁着它自己的光彩。
杨廷宝建筑学上的造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奇特的风格也是值得我们去鉴赏。他创作的原则——结合国情,潜心从事建筑创作,是为我们所称赞的。还有他对祖国付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祖国的建筑增添了色彩和光辉。杨廷宝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建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