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正文
明清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欣赏
2010-11-01 09:38:14   出处:PChouse论坛   作者:佚名
1乔家大院:外观设计回顶部

 1

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

  概括明清建筑的特点就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最近,听到对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一些解释:大屋脊寓意着老祖宗在上,梁柱寓意着子孙后代托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则无梁柱,老祖宗就要爬到地上了),天圆地方,建筑基础当然是方的,寓意着脚踏实地。并且,建筑都是拾级而上的,寓意着人往高处走。

2乔家大院:屋檐设计回顶部

1

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那个人民大会堂边上的国家大剧院可就坚决要不得了。先说建筑形式,一个圆蛋,上面没有了老祖宗,真的把老祖宗放到下面去了,大家想想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地上起个圆包?再说那阶,中国古代什么建筑进的台阶是向下走的?大概只有甬道才是吧。说到此,大家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国家大剧院工程论证了那么长时间了吧,呵呵,当然,不会仅仅这一个原因。换句话说,国家大剧院也应该算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体现,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体现吧~~~

3乔家大院:院落设计回顶部

1

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4乔家大院:园艺设计回顶部

1

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5乔家大院:整体设计回顶部

1

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返回分页浏览>>(共计5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