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星:张扬而又内敛
pchouse佚名 2010-6-22 14:51:50

 张星  

  著名室内设计师:张星

 

        香港东仓设计策划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设计、中国第二代室内建筑师代表人物、中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中国最具影响力室内建筑师、IF Desing Award China 2008-Winner。

 

  2006€7年度金羊奖中国十大设计师,代表作品:A&H亚洲区总部、KITO总部办公、APPOLLO总部办公、LOLA企业总部、深圳东部华侨城……

 

        印象张星

 

  又一次见到张星,依然是他独有的特色,他不说话时,会觉得和他很有疏远感,但和他交谈却会觉得他很亲近很善谈;他的眼神很犀利,具有杀伤力,但他的态度却很温和;他的观点很有攻击力,但他给人的感觉却是友善的;他说他非常自恋,但是却又很有自知之明。可以说从他的性格、生活态度、为人处世,以及设计的作品,无不透露、充斥着矛盾,但这种矛盾却让人觉得和谐。

 

  责任——设计师的使命感

 

  在大千世界中,有的人一生一帆风顺,有的人命运坎坷,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平淡无奇,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性格所致。张星在他过去的三十年可以说遭遇了许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的事情,他的生活充满意外和惊险。在遭遇了坐飞机被劫机、紧急迫降等事情后,许多人仅仅把这当成一件倒霉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但张星却会因为遭遇这些,而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什么事情让人必须活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张星他的答案是:他有他的使命感,作为设计师的使命感。是的,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人活着都有自己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这些责任的使命感会让你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要活着,我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业。张星的责任是:“我要活着,因为我要做一个有贡献的设计师,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张星的方法论

 

  从小都被教育: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1%的天分。从小就被认知:笨鸟也会先飞;龟兔赛跑,乌龟也会赢。同样人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天赋就是与生俱来的。善于思考和否定是张星的特色,他不会被传统思想所固化,他坚持:一个人的成功,努力固然重要,但天赋占70%。当然天赋不是说智商要有很高,而是人的一种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只会埋头苦干,再努力笨鸟也不会先飞的。

 

  张星很注重学习能力和方法论,他觉得他的天赋就在于会思考,并能掌握方法论,这样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就能吸收到更多的东西。任何一个大师都不仅仅是靠努力而成为大师的,他们都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学习,通过方法论,把自己的思考用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不断否定 不断前进

 

  采访前,我知道张星推崇东方精神,因此也希望他能聊聊他的设计理论。“我的设计理论还没有形成。因为这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积累,像沙里淘金一样,需要不断的筛选,也可能一辈子都过滤不出结果来,但至少经过先行者的努力,后人总结经验就更容易成功。”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答案,很诚恳却又很自信。理论需要实践的积累,张星很年轻也很成功,但他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沉淀,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所以他很诚恳;同样他也相信自己的实力,会做到他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他很自信。

 

  作为室内设计师一个好的作品就是其成功的代表,而张星的优秀作品很多:KITO思想馆、APPOLLO总部办公室等,人们总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在这之中总会有让他非常满意的作品,然而张星却说: “我总在否定过去,因为我觉得人是在发展中,没有否定就没有成长。” “现在回头看过去的作品都觉得不成熟。”“如果只看到过去好的东西,就没有办法走向未来了。”张星总会看自己过去作品中不成熟的部分,并通过不断否定,不断前进。

 

  矛盾的性格 矛盾的作品

 

  “设计师尽量不要让自己太辛苦。为什么呢?如果设计师总感觉很辛苦、很累,就会把累带进作品,会把累带给别人。因为你不轻松,作品就不轻松;你不愉悦,作品就不会愉悦。” “如果你很紧张、很谨慎,你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中庸、很谨慎的,就是中规中矩的。”一个作品总会带有设计师的印记,设计师的情绪也会被带入作品中的。张星的作品是矛盾的。“我人很矛盾,所以我做出来的东西也很矛盾,人们会既觉得它好看,又觉得它太强势。”  室内设计和画家画画一样,都会把当下的心情、状态以及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人们总能在作品中感受到设计者的心情和思想,一个好的作品总能带给人们感同深受的力量。“看徐悲鸿的画,早期的作品都是美院派,非常的抒情,线条也很顺畅,再看他‘五四运动’后画的奔马,笔墨很夸张,愤怒的情绪全部体现在画里面。看到这些画就可以感受到画者当时的情绪变化。”张星的作品有很强的识别性,人们在他的作品里能感受到他的矛盾、他的强势、他的自信,并能在他表达的情愫里找到共鸣。

 

  用全球主流元素演绎东方文化 用西方技巧传递东方神秘感

 

  有人说,张星是获奖专业户,他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国内第一个拿亚太室内设计大赛金奖者、国际室内设计年鉴中国区唯一入选作品、日本室内设计大展中唯一的中国设计师、国内唯一拿意大利展示设计大赛金奖者、爱迪生全球照明大赛中拿到第一个室内设计项目大奖的国内设计师、第一个大陆设计师拿IF大奖。这么多的荣誉,从他轻描淡写的话语中,我仍能感受到他的骄傲。是的,谁能不骄傲呢?因为他不仅仅是获奖,也让许多国际大赛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他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设计力量,这种认知比获奖本身的意义更大,更深远。中国的设计师必须走出国,到国际舞上展示自己,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设计,也才能让中国的设计真正强大起来。这需要行业的每个设计者的共同努力,而张星在贡献着自己微小却又强大的力量,他在用实际行动向着“做一个有贡献的设计师”的目标而前进。

 

  面对屡屡在国外设计大赛的获奖,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总是他拥有这份幸运呢?“我自己都在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运气这么好?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所在做的东方形态,被世界认可。”“因为我的作品中,用的形式、材料是全球的主流,但我所展示的空间却有东方的神秘感,也许就是这种神秘感让全球评委感到好奇与着迷吧。”也许就如张星自己所分析的,他的作品体现了与时具进、一种文化的传承,而不仅仅是用原始东方“老祖宗”的元素来重组体现空间的东方精神,他是在用全球主流元素演绎东方文化,用西方技巧传递东方的神秘感。

 

  拥有FANS最多的国内设计师

 

  在一次的公开演讲中,我曾听张星自信非凡的对台下的年轻设计师们说:“我可以说是国内拥有最多FANS的设计师。”他的话落音,台下掌声雷动,这是大家对张星的认可。也许有人会质疑他的这句话,但只要听过他演讲的人,就会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自信,因为单凭他的演讲才能就足以让人信服,更何况还有无数荣耀在做他的支撑。

 

  采访中,我问张星,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的设计师喜欢他、崇拜他?他说,可能因为他像愤青,当然这是玩笑话。回归正经,张星总结出三个原因:“我乐于分享,乐于告诉别人我的设计是怎样做出来,方法是怎样想出来,乐于把我的经验、知识、经营方法毫无保留告诉所有设计师。”“第二个是因为年轻,大家觉得跟我的距离感不大。而我取得的成就会令同样年轻的设计师有压迫感,迫使他们更加努力。”“第三,健康的形象很重要。一种健康的形象会给人向上的力量。”

 

  这是张星分析的,而我却觉得他还遗忘了一点,那就是他的真性情。他真诚,不虚伪,实在。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虚伪那一套,喜欢直来直往。

 

  矛盾并自信着的张星

 

  张星,无疑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是外界和他自己都认可的。他很直接也很实在,他不认为谦虚就是一种美德,既然是成功,为什么要虚伪的去掩饰呢?所以他会毫不掩饰他的成功、也毫不避讳与人分享他的成功。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张扬,但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自信,自信地把握每一份属于他的成功。

        张星精彩案例一:楼 兰

 

  设 计 方: 香港东仓设计策划顾问有限公司

 

  设 计 师: 张星

 

  项目名称: 楼兰

 

  面 积: 4300平方米

 

  我们试图在这个项目中用当代的技术手段和普遍审美重新演绎东方的情绪。

 

  中国的西北有一片被沙漠化的土地,历史中他象庞贝一样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和高度的文明,没有人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叫做楼兰。

 

  如今我们没有任何的证据来重现当年的楼兰景象,只有一些传说和间接信息告诉我们他的关键词: 风沙 海市蜃楼 宗教 石屋……

 

  所有的印象是需要实现一个空间的唯一依据,然而今天的审美和主流思维和技术已经远离了哪个年代,于是我们努力的使用东方人特有的智慧和当代的工艺来再现我们心中的楼兰。

 

  解构中国文明中的代表性元素,色彩从官袍中提炼黑和黄,形态从地貌中提炼出沙池,尺度从法则中提炼出方圆,精神从国画中提炼出“平静”。最终我们用寻找到的元素具象出一个新空间,精神需求大于视觉本质的空间。

 

06

06

 

06

        张星精彩案例二:APPOLLO

 

  设 计 方:香港东仓设计策划顾问有限公司

 

  设 计 师:张星

 

  工程名称: APPOLLO

 

  面 积:1200平米

 

  设计说明:

 

  我们善于利用基础材料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官,以空间的形式,例如:通道,盒子等等直线条的造型,体现这个企业的风格也就是通常说的空间风格。

 

  很明显的看出,简约的造型并没降低企业品牌的表现力,相反,锐利的白色空间块面之间构成的基调是底能耗,高效率的视觉形象,这也是我们要表达的企业印象的形式体现。

 

  必须要强调的是,灯光在这个空间中不可磨灭的作用及地位。通过设计师的控制及调整,他们同自然天光结合,很好的成为空间中潜在的主要元素,融洽的出现在人们的视觉中。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的灯光光源是隐藏的,他们通过适当的漫反射照亮大部分空间,并适当柔化了墙体块面构成的硬朗线条。这也是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在这个方案中最为出色的表现。

 

07

07

07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