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消费刚需萎缩 都是限购惹的祸
pchouseyolanda 2010-10-29 17:32:32

哪里是尽头
哪里是尽头

  家居消费频发7大后遗症

  家装“低价”后遗症

  不可否认,现在的家居促销,价格仍是利器。也许两个公司之间对比,工艺、材料等都很相似,因为一家比另一家稍微价低那么一点,多数消费者便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看起来更便宜的。特别是十一旺季促销阶段,商家的促销手段迭出,因为激烈的竞争都会把价格压得很低,再加上有些消费者杀价,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还纠结于选 A,不选B,为了那么几个点,商家基本都能答应可以跟你的A一个价来满足你。这是为什么?小心,你可能已经被挖好的“陷阱”傍上了。

  过低预算为“签单”

  病例:十一长假的前一个星期,经过反复对比,李先生终于选定了一家相对报价便宜的家装公司,而且千方百计申请到假日才可以有的优惠,送了几千元的建材代金券不说,还保证装修完了作为样板房。动工之后,李先生慢慢发现工程实际用料远高于预算单,各种主材花销都高于预算,而且不少用料都需额外买单。特别是许多小配件,根本不知道要计算在内,等工人一个“急需”电话打来,只能赶紧奔到建材超市去买。经过核实,施工队在施工时,水电管线都故意绕着走,墙面漆等各方面也花费超支。

  诊断:随着装修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采用低预算已成为装修公司争取客户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十一旺季冲量的需要,商家为增加业务量,千方百计摆出诸多有吸引力的价格手段。这招非常奏效,用低预算编织的美丽谎言,很容易打动你的“心”。然而,等到真正装修的时候,准备不足的业主常会被多出来的开销搞得措手不及,连呼“超支了、超支了……”

  选择家装公司时,除了要看其是否具备施工资质、营业执照、售后服务能力外,还应该看其管理是否完善,施工队伍是否稳定等。订单前,应该邀请稍有装修经验的朋友帮助进行估算,仔细查看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纳入预算。签订合同时,可以在合同上明确写明图纸跟预算要一致: “设计方案微调的情况下,允许实际用料与预算有一定浮动,超过一定范围拒绝付款。”

  “偷梁换柱”降成本

  病例:王小姐说,十一的促销力度大,假期开始她才定下装修事宜,其中油漆注明为某品牌漆。不过,关注了是同一个品牌,却忽视了系列。虽然墙面漆用的是品牌漆,但在实际施工中,原本400多元的底漆被调包成了价值百元一桶的面漆。而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她又岂能懂得个中差异,毫不知情的情形下,粉刷完后才发现家里的气味久久不散,墙面也开始起泡、剥落。

  诊断:首先,业主在合同上应标明所订材料的品牌、型号等,包括对于细节和隐蔽工程,合同上都要明确工艺处理要求。其次,业主还是尽量多去现场进行监督,避免材料在施工时被偷梁换柱。最后,有条件的业主可聘请第三方监理,装修完工后请专业人士验收。<详细>

  家居之路何去何从:80后家居消费不容小觑

80后的消费前景
80后的消费前景

  80后在中国人传统思维上渐渐走进30岁。伴随着这些“奔三”的“80后”逐渐走进婚姻殿堂、成为家装消费的主力军,家居市场也将引发一场消费变革。“80后”的消费习惯和审美与老一代人迥异,从装修前期规划到选择家装公司,再到选择主材、家居配饰,最终完成装修,“80后”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步骤,家居企业只有号准了他们的脉,才能跟上他们的步伐,为产品找准定位,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总结起来,渐渐长大的“80后”家居消费呈现五大趋势,这些趋势将引发家居市场新一轮的深刻变革。

  趋势一:泡论坛免费取经

  “80后”喜欢泡论坛,既可以看别人的高见,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上构建一块独特的家园。装修也不例外,不受时间限制的年轻家装业主在装修之前一定会跑到各大论坛潜水一段时间,看看别人的装修宝典、谨防上当受骗。在各大论坛之间跳转,最终他们一定能找到装修宝典聚齐最全面的地方——各类家居行业网站上的装修论坛。这里除了有网友在源源不断地上传装修秘笈外,还有商家在诚心诚意地为业主答疑解惑。

  家装论坛已成为“80后”获取装修知识的首要场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商家会不惜人力在论坛上为消费者虔诚地答疑解惑,并且丝毫不能带有做广告的嫌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与“80后”交流的机会、获取他们的信任。

  趋势二:自我操刀设计

  对家装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之后,“80后”对家的设计将产生强烈渴求,他们会以为按照自己的思路,能设计出一个无与伦比的家居效果,完全实现内心想要的感觉。

  网络上及各大家装公司提供的家装效果图成“80后”获取设计灵感的源泉。业之峰装饰在网上建立了容量过千万的家装设计案例库,消费者可免费查阅;各大家装企业及卖场联合推广自主家装设计;各大家装公司建立设计模块,消费者可在家装公司设计师引导下选择自己想要的设计风格。市场上种种信息都在向消费者灌输自我操刀设计的灵感,“80后”渴望通过自己的手来打造家的愿望被满足。在“80后”面前,设计师往往成为技术支持的角色,帮助他们解决“疑难杂症”。

  不少家居品牌企业在销售单品时往往采取整体展示效果,比如为卖一款沙发而打造整个客厅的样板间、卖一款床会将整个卧室呈现、卖一个书柜会打造一个书房,在这样的产品面前,“80后”将更能找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趋势三:精于成本计算

  买了房再装修,“80后”口袋往往不会太殷实,对各个装修环节的价格都将十分敏感,就像配一台电脑,有了总价后会仔细研究主板、CPU、内存、硬盘等都选什么价位的。因此,那些没有价格标准、胡乱定价、随意打折的商家以及不能取信“80后”的商家都将在“80后”面前一闪而过。“80后”宁愿花时间到各大市场或超市内淘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也不愿意在貌似富丽堂皇,但价格模糊的商家面前停留半刻。 <详细>

  PChouse结语:限购令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大家不用买房子,不用买家具了呢?市场依然在,只是看你找到没有。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