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红木家具陷阱 坊间秘传选购4妙招
pchousewushuxian 2011-1-12 18:29:09

红木家具

 

市场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又屡见不鲜

  上漆红木家具消费 规避“陷阱”难上加难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的消费者红木家具上漆或打蜡表示一无所知,更有甚者还倾向于上漆红木家具,问其原因时,“上漆能够保护家具不受损害”的原因较多,另外“感觉上了漆的红木家具更有光泽更漂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也有很多消费者表示不知道红木家具是有打蜡和上漆两种髹饰方法的,以为所有家具都是上漆的。

  业内人士表示,正因为消者者的“无知”,给了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连天红的“打蜡PK上漆”讲的全部都是大实话,好的红木家具打蜡不上漆是一个基本常识,稍微懂些红木知识的是不会选择上漆的(红木家具),大多数上漆了的都卖给了不清不楚的消费者,这一点也算是红木行业的一个潜规则了。

  在记者询问如何规避上漆红木家具消费陷阱时,此业内人士表示,上漆红木家具造假连行家都不能明确分辨,消费者购买上漆红木家具就要面对这样的造假问题,规避挺难。如果选择完全采用打蜡工艺的红木家具,在进行购买时就能对红木家具的质量进行直观的检验,这样购买的红木家具就能放心许多。<详细>

  

同一款式、同一材料的一套红木家具有很大分别

同一款式、同一材料的一套红木家具有很大分别

        低劣红木家具流入市场的两大手法

  手法一: 以次充好,外表是假皮

  从外表看,同一款式、同一材料的一套红木家具,价钱有很大分别,有的相差十倍八倍,有的相差近百倍。在陈师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新会红木基地的发源地新会仁义村。陈师傅说,有“木中黄金”之称的海南黄花梨由于木材的稀缺性,价格越来越高,好的材料每吨已突破1000万元,而印度小叶紫檀从去年初的20多万元一吨,至今达到100多万元一吨。许多红木家具作坊为了节约成本,采取了外表包假皮手法,欺骗消费者。

  陈师傅说,去年5月,一位何先生以20万元买了一套越南黄花梨画案,何先生说:“仅半年时间,市场价格已突破100万元。”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张画案半年后就散架了,专家检查后发现,这张画案由碎木料拼装而成,像是同类的越南黄花梨家具,市面上也有卖三五万元的。

  陈师傅说,有的黄花梨表面看上去十分高雅,但是很轻,在接缝处明显有胶水粘贴痕迹,外表是贴皮的。

  据陈师傅介绍,现在的红木家具以次充好、造假贩假严重,目前红木家具暗藏的猫腻有两种:一是材质上以次充好,一是工艺上粗制滥造。另外,一些以越南黄花梨充海南黄花梨。

  手法二:偷工减料,未晒干没入榫

  记者采访发现,在几十家红木家具作坊中,从价值几百万元的小叶紫檀罗汉床,到1000多元一套的非洲黄花梨官帽椅,品种繁多,价钱各异,有的同是一套大红酸枝皇营椅,价格相差10倍。陈师傅介绍,这里所出售的红木家具,许多都是红木家具中的精品。

  然而,也有不少劣质家具,陈师傅指着一套标价8000多元的大红酸枝官帽椅说:“这套家具不是按照传统的工艺,以严格的比例尺寸和卯榫结构来制作的,未经晒干,容易爆裂,里面没有入榫,而是采用胶水粘贴和金属连接,过了5~6年,木头和金属就会互相排斥分离,变成一堆烂木。”<详细>

  专家支招:如何选购红木家具?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伍炳亮告诉记者,评价一件家具应结合以下几点:

  一、造型特征。比如说明代家具的靠背椅,靠背呈100°,倾角呈“S”形曲线;清代家具的造型特征趋于宽、高、大、厚。

  二、材质特征。明清家具所用硬木多产自热带,比如紫檀、黄花梨、老酸枝等名贵木材需几百年上千年才能成材。明式家具一般以黄花梨为主,用其制成的家具文雅纯美,书卷气十足;而清代的家具多用紫檀。

  三、工艺特征。据介绍,中国传统家具分三大流派:广作、苏作、京作。广作家具不仅用料大气,甚至讲究“一木连做”、“整木挖做”,且装饰花纹雕刻深峻,刀法圆熟、磨工精细。

  四、神韵特征。明、清家具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

  Pchouse结语:虽然因为红木价格的不断升高,不法商家为了牟利想尽各种办法来以次充好、以劣代优,使得红木家具市场混乱一片,消费者往往上当受骗却又无可奈何。通过总结低劣红木家具流入市场的各种手法,了解家具市场的状况,掌握选购红木家具的法门,我们可以尽可能避免买到劣质产品,选购到让我们称心如意的红木家具产品。<详细>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