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不规范促销 血拼春节家纺市场
pchouse佚名 2012-1-15 23:33:07

  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不规范促销行为有:

  1.虚构原价:促销前销售600元的商品,在把原价抬高到850元后再打七折,实际上并未让利。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

  2.语义模糊:如“买一赠一”,按照消费者的理解,应该是买什么商品赠送什么商品。但经营者却往往是买四件套赠送一条毛巾而已。

  3.宣传不实:有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而打出了全场几折的宣传,但到了柜台前才发现,多数产品不参加活动。

  4.返券限购:部分商家的返券促销活动,设定许多限制性的条款和条件,甚至对促销产品不提供退换服务,明显违反相关规定。

  5.免费圈套:免费体验等等,也往往是部分商家设下的陷阱,其最终仍是有价消费甚至是高价消费。

  6.最终解释:部分商家在打折、降价、赠券等各种促销活动中,打出了“本店(商场)保留活动的最终解释权”的话,任意解释活动内容,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针对以上不规范行为,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应理智购物,自觉抵制;2.对赠品则要当面检查清楚,看是否过期或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要求销售人员在有效票据上注明赠品名称、型号;3.参与购物抽奖活动前应问清规则,以免掉进多重消费的连环套;4.在接受免费服务时,要了解活动内容和具体哪些免费、哪些不免费;5.注意保留好相关购物凭证,以便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6.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主张权利,及时投诉或举报。(亚太家居网)

  推荐阅读:

  【淘家记】:新春卖场优惠 体验“静睡眠”概念

  【专题】业界频道开年特献:感恩2011 瞰望2012

  【专题】年末聚焦:[南游记]之取经香港 破家居涨租之困

  不同人群对床垫各有所需 搜寻最高性价比精品

  “大家居”风潮衣柜展协同共谱时髦新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