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北欧风的联排墅是她要一心回归的质朴生活
户型四室
面积190m²
花费50万以上
位置北京市
风格 北欧
前言
这个家的故事,开始于去年入冬前。

虽是临冬,但天气已经较冷,设计施工没有停工,而是加了电暖气一直再赶工进行施工。冬季施工难度较大,可是我们却要继续施工,因为业主期望能在这个新家度过春节,上了岁数的父亲身体不好,她盼望能在这个春节接父亲回来一起团聚。

家的故事虽有不同,父亲的角色都足够温暖,他曾经把你举过高高的头顶,把你抱在自己的臂弯,时光,像一部岁月洗礼的胶片,把你举过高高头顶的人,在暮年,已经坐在了轮椅上。
· 户型图
▲户型图首层平面图
▲户型图二层平面图
▲户型图二层平面图因结构墙体问题,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一些细小空间做了很多细节的处理,让居住更加合理更加舒适。
· 客厅
去年冬天捡来的松子,成了家里的装饰品。客厅靠近窗户的位置,做了原木的隔板方便在这里换鞋子,衣服就挂在简单的衣架上,有一些物品可以放在木板下面的整理箱里,除了这样的功能还可以用来做客厅的配套沙发使用,这样的半开敞式,既方便使用,又能兼顾空间感。
客厅里就是这样,简单的搭配了一张棕色皮质的沙发,这是原来房子里的家具,沙发的后面是阅读灯,小鹿的书架上放满了随手去读的书,鹿角上还挂着春节的红灯笼。
· 厨房
厨房的墙面更是简洁,采用了水泥抹灰处理的方式,并没有进行瓷砖的铺贴,后来的日子里,业主孟老师告诉我,感觉现在的水泥和小时候的水泥不太一样了。时光流逝,记忆里很多清晰的记忆似乎都变得模糊起来了。那时候水泥地还叫“洋灰地”,常年的走来走去,水泥地变得铮亮起来,后来的瓷砖和大理石倒是“贵气”了不少,只是远不如水泥地来的温暖。时光流逝,清晰的记忆变得模糊起来了。有时候家的温暖不是物质可以代替的,时光交错,走走停停的生活里,日子并没有停下她的脚步,仿佛越走越快了。水泥的墙面再也不是洋灰的墙面,不在锃亮了。父亲的肩膀再也不是有力的臂弯,渐渐老去了。随着时光都慢慢的老去了。
· 餐厅
餐厅算是这座房子的灵魂了,这里是德国柏丽的吧台与餐桌链接起来的组合形式,有吧台的石英石,有原木的桌板,很是舒适。
透过餐桌,把楼梯的U形拐角的位置,改成了西厨的设备间空间和双开门冰箱。
灰色的吧台饰面板,在空间的组合中显得很安静,原木的桌板让餐厅平添了几分温暖,搭配了白色椅子,一种近乎于空间构成的组合,很有质感。大面积灰色的堆积处理,小面积白色的点缀,点线面的构成元素,在国内的处理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 卧室
一层的卧室没有拍摄,这个周末,年迈的父亲在这里休息着。想起来朱自清的《背影》,上了岁数的父亲翻爬车站的月台,明明很费力气,却不言于声色,故作还是年轻力壮的样子,在车厢里朱自清,看到这一幕眼泪在脸颊翻滚而下。我从侧门和孟老师打了招呼,在花园的东入口进入了房子。这一个晌午,母亲都在户外的花园摘着些小菜,知道我们要来拍摄,在后院菜地里,刨出来一小碟新生的萝卜果子,用来招待我们这些后生。这样简单生活的样子,大概就是几十年光阴里最温馨的样子了。那一刻突然觉得,家的温暖,是无法去用设计表达的,显得生涩。
· 走廊
走廊里只有一件木色的家具,却足够温暖。大概是早些年,大多数的家庭里能摆放的家具都能数的出来,也大概因为少,才显得不同,很多上了岁数的人,记忆里总有一个家里最贵重的家具,贵重不是说价值,而是唯独可以拿出手来的家具吧。上层的隔板里可以放书,台面上是大一建筑系女孩子的素描画,简单的搭在了后面玻璃的扶手上。
建筑系女孩子的素描作品,是最近才开始的绘画,我隐约想起来最初学画的样子,和那些年一起的玩伴,从高一开始不停的去画,画完了高三的暑假,闷热蝉鸣的夏天,一纸高考志愿,我们便各奔东西。这两幅画或许会放置很多年,我想了想自己留下来的素描画,不过是一张给父亲画的素描画,他嘴里叼着烟,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他给我当着模特,大概因为时间太久了,下半身裹着棉被取暖,竟然慢慢的打起呼噜来。建筑系女孩子的画,或许也和我一样,会陪伴自己很久,直到多年后她会有自己的家。
· 其他
偏米色床单的这个卧室,就是女儿的房间了,布置的很简单,似乎不需要多余的一件家具。去年才读大一,女孩子建筑学专业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房子的卧室都处理的很简单。选了木上原木的家具,搭配的很规整,一张床两个床头柜,一个简单的床位榻。左边的书桌也是一个固定的样式,一张原木的桌板在砌筑水泥的立柱上,简单的处理,过去的生活在新的房子里,重现着往日的时光。
蹲在地上整理床单的时候,拍下了这个柔软质感的照片。
家里的搭配其实很简单,暖色的地板,擦色的白蜡木家具,一把桔色的椅子,点亮了这个色彩单一的空间。
我做过很多次对于家回忆的专访,柔软是在很多人记忆中出现的最多的词,清晨母亲温柔的呼唤伴着早饭的香气转身窝在柔软的床单里,回不去的青春和年少,最怀念和父母相处的时光里,柔软来的那么随意轻松,温暖着我们的余生。被雨淋湿的午后,一开家门,父母的宠爱与责怪声里,丢给你擦干湿发的柔软毛巾,时光虽然留不住,记忆却很深刻,这些温暖的回忆都带着柔软的质感。
按下快门拍下这张照片的这一刻,时间仿佛定格,设计机构里有人看到这张图片,告诉我:突然很想家。我笑了笑,不语。殊不知,在拍摄的镜头里,我就是这样的感受。记忆里,很多这样的午后,阳光透光窗帘的光感朦朦胧胧,在模糊的视线里,无数次这样的场景,都会在后来的记忆里重现。
这个独处的空间,处在二层房屋的北侧,布置的简单简洁,似乎有一些单一。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自我独处放空的空间,在这里发呆,三两件简单的家具,纱帘和布帘看起来也是十分的柔软,轻飘飘的落在地板上。
房子的卧室都处理的很简单。除了房屋的结构和二层的女儿卧室不太一致,都选择了相同的家具搭配,床单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色彩差别,壁灯的样子也有区分。
房子的卧室都处理这般简单,有这般简单的原因。【以下段落内容为业主专访部分】公众号推送之前,我与孟老师沟通,算是一次简短的微信语音的采访,她说这个案子大概就是:返璞归真如何?又带着商量的口吻,即便是我母校的老师,依然是商量的口吻与我沟通,这大概也是林大给我最重要的知识了。孟老师对家的理解是这样:应该是杂物极其的少、空间需要相对的大。家人呆在里面很舒适、舒服,但是物品和材质呢,希望精致。注:精致不是指的物品的价值。这可以理解为是对生活的一种期盼吧。
还有一个理解是对生活层面的理解,也是一个、其实也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种感觉。比如工作呢,其实是可能更多的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能有一个空间,能与家人陪伴在一起。家呢,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一张床、一张桌,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相互的陪伴,能聊聊天、喝喝茶、做顿美味,可能就是家吧。其实我觉得,当岁月伴随着我们,走到最后,到老的时候,都是想回到那种很原始的一种状态,或者很自然的一种状态吧。【以上段落内容为业主专访部分】
无须浮华,更不必过多装饰。既然是返璞归真,就该保持生活的质朴。质朴不仅仅是装饰的饰面材料的简单,更多是内心对质朴的需求。业主的父亲为林大的工作了一辈子,女儿孟老师在这个父亲工作的单位里,又矜矜业业的送走了数届毕业生。而我,就是这样数以万计的林大学子之一。
就像那段简单的微信语音专访,家呢,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一张床、一张桌,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相互的陪伴,能聊聊天、喝喝茶、做顿美味,可能就是家吧”。生活嘛,就是走走停停,日子如流水,不知不觉,却也一刻不停歇。家嘛,就是走多远,你都想回来,一张床、一张桌、推开门,飘来父母家常饭菜里的香,赖在被窝里,厨房传来忙碌饭菜的锅碗瓢盆的声音,那是一份安宁和幸福。本文案例故事整理:名墅冯老板微信:weizai3536作为一名私宅设计师,相比于案例的设计,我更注重挖掘、记录、整理这些家庭的故事,见证并记录这些温暖的故事。特别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聆听@孟老师家庭的故事

评论 0

还没有评论,快发表你的意见吧~

更多推荐

发表您的看法…

目录

户型图

客厅

厨房

餐厅

卧室

走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