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渗透到实体空间里面
主持人:欢迎来到搜狐访谈间。今天来到我们访谈间的是两位设计大师,分别是石川先生跟何健翔先生,先跟我们的网友打一声招呼吧。
产品设计师石川×建筑师何健翔
石川:大家好,我是石川。
何健翔:大家好,我们是何健翔。
主持人:两位大师都比较轻松。首先问一下何健翔先生,你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建筑设计呢?
何健翔:建筑设计实际上这个话题挺大的,简单地说来,实际上目前整个中国城市状态的建设速度跟建设量很大,整个城市都处于一种快速的建造过程中,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从事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出发去看更多的问题,反而更关注的不是工程,或者技术本身的东西,而是工程或技术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空间状态。所以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每个项目,通过设计来观察这个城市,来思考我们生活的走向,也同时思考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主持人:这就是说你现在所要做的事情。那石川先生呢?您从事的艺术设计有哪些呢?
石川:我主要是在工业设计的方面,包括产品设计,家具和家具用品等一系列的设计。其实主要的关注还是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一些消费上面的研究。
主持人:您觉得互联网现在对艺术创意设计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石川:其实蛮大的,我们这个项目其实很大的一个部分是接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我们觉得网络媒体,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很多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包括人的组成方式,整个社会的构建都不一样。因为好像在十几年前,我们还没有网络的时候,整个的生活状态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包括做创意、做设计的时候也更不一样,我觉得信息的这种革命性的更改,的确对人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当然也会包括创意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有很多讨论的话题是关于以后的发展,也会怎么样对创意和设计产生更大的一个影响。
主持人:那何健翔先生呢?您认为互联网和艺术创意设计怎么样互惠互利的发展呢?
何健翔:互联网这个东西的出现,或者信息工具的出现,实际上极大的影响了,或者改变了我们整个对设计,对艺术,对建筑,包括从美工的方法,也包括从传播的方面,刚才石先生已经说到,现在就是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介入,实际上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实体空间里面,而且是互相的。没法设想现在的人能生活在一个没有虚拟空间的地方,已经很难去设想这样的状态。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主持人:怎么会使虚拟空间怎样融入到实体的空间里面?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何健翔:最近我们也在做这样的一些思考,就是在我们的城市空间里面,特别是在快速发展,快速建造的城市里面,不像那种传统的城市,或像欧洲的很多小城市那样子,那么有层次,那么有立体感,有沉淀的空间,它是一个很快速的有城市化。在中间,实际上这种传播,或者媒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填补了很多的空隙。简单来说,市面上看到的广告,大型的屏幕,大型的广告这是一类。另外在我们自身的生活空间里面,今天如果没有互联网,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包括我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很难进行。而且传播这个东西,信息传播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能够影响艺术创作。
因为以前我们做建筑设计,基本上纯凭手来画图,描图。然后建筑盖起来之后,仅有的几张照片也很难。但是现在通过媒体,实际上这些信息,照片的信息,图象的信息被很广泛的、迅速的传播。所以这个是非常大的影响,影响到了建筑跟艺术设计的一些手法。
主持人:石川先生呢?
石川:特别是在web2.0以后,其实有更多的双向互动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实际上他等于是给予了很直接,很丰富的渠道,能够把每一个存在的个体的意见和想法都在一定的平台上面出现。我觉得有一种革命性的改变。70年代的时候,有位名人说了,每个人可以做5分钟的明星。而我们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活中的主角,他都会有他们的想法。可是当这些想法聚集以后,又会变成一个很奇妙的一种公众的意见,或公众的代表。我们觉得会按照个体的想法,并且和形成的这种公共的意见和态度,或者倾向的关系。
产品设计师石川×建筑师何健翔
学建筑的应该到欧洲去看看
主持人:说一下你们两位的一些经历吧。先问石川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那里读书呢?
石川:英国还是一个比较老牌的发达国家,我们觉得它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先进的,包括他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到经济水平,到文化各方面都是有很多的领先性的方面。我觉得特别是对于创业设计这些产业来说,他们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我当时的考虑,我们需要看到现在,就是最前沿的一个情况,所以我选择了伦敦,选择了圣马丁,因为他是全世界最知名,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地方。这个选择其实也是让我终身受益。中国现在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高速跟惊人的发展情况,我觉得其实会很需要一些前瞻的信息。
主持人:那何健翔先生呢?您是在比利时那边读大学的,好像我们这边出去留学也很少会选择比利时。
何健翔:从一个最大的国家到一个最小的国家。
主持人:也不能这样说,可以介绍一下吗?
何健翔:相比石川来说,他实际上之前都非常有针对性,还是比较有想法的。对于我来说,实际上我那个时候出去是另外一种状态,目的性不是很强的。
主持人:还没有选择搞艺术,搞建筑的吗?
何健翔:有选择,但是选择比利时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有点偶然。因为念建筑的话,那个时候实际上是90年代初,信息也不是那么发达,特别是在我们大学的圈子里面,这种信息还是相对比较少,相对于国外的信息。另外一个就是学建筑的话,也考虑到各种原因跟条件。因为之前也有很多前辈去美国,一开始是往那个方向。但是到后来,真的是一个比较偶然,就是当时我们学校的一个教授推荐。
主持人:你在国内的时候就是学建筑的吗?
何健翔:是的,我们那个教授就说学建筑的,应该到欧洲去看看,他就这么建议,而且他同时推荐了比利时,就一个不是很大,但很著名,大家都很关注的地方。
主持人:比利时是说什么语言?
何健翔:荷兰语跟法语。到了那里才发现,实际上我们大学是欧洲最难的几所大学之一。当然建筑这块,相对来说是边缘的,但是他整个大学里的氛围跟传统是很深厚的。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