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设计更精彩
擅长大型商业空间设计的殷艳明,曾经也为几十平方的小展厅做过设计。当时的甲方因为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展示设计,特地找到殷艳明,希冀通过空间设计师的别样眼光,为品牌形象带来创意和突破,而结果是双方都十分满意。这件事促使他更坚定于不断寻求突破,敢于挑战不同的空间设计。
殷艳明认为,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设计功底,还要有独特的商业见解。设计师所能创造的空间感觉一定是会超乎业主想象的,因为设计师会将灯光、色彩等方面的艺术积累和专业解读融入到空间中,懂得为空间策划和“讲故事”。他说:“如果能把业主的商业眼光和这些元素做一个碰撞,往往就能产生好作品。”
“我不敢说自己很时尚,但我的思想很时尚”,这是殷艳明对自己的时尚解读。包容性极强的他喜欢研究不同的生活方式,善于发掘平凡事物中美好的一面。近年来,设计界兴起了“跨界”,殷艳明也开始研究起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只能针对一定的空间,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不一定能够量化生产”,他目光坚毅地说,“产品设计的前景会比较广阔,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满足更多的需求。如何把设计价值转为更有生产力的东西,是我们要往下研究的方向。”
殷艳明
实时对话>>>
【PChouse】您的设计类别繁多,如样板房、酒店、办公空间、商业空间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游走于不同空间有什么感想?
【殷艳明】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定位不同,设计要求也就不一样。这些不同带来不一样的挑战,需要我们去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设计师有时候就像一个导演,需要专业的定位,比如说擅长什么类别。在最初阶段,大家都会给自己做一些标签化,好处是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专长,专注于做某类项目,且能做精做专。但到了一定阶段就发现会遇到了瓶颈——因为同质化的项目做多了以后,就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寻求突破。这个时候去看看其它东西,反而会对设计有启发。
我当初做设计的时候之所以会包含不同的项目类别,跟曾经在香港设计公司工作的经历有关系。我们是一个大团队,有些人专攻酒店,有些人只做办公空间,有些则做商业空间。我们相互之间会交流探讨,经常在对方那里获得启迪,最终做出来的作品反而会更具吸引力。所以我认为设计是相通的,面对不同的项目类别,可以运用你的知识面、你的阅读量、你的日常积累,最终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视觉。
【PChouse】在做设计前,您通常从什么角度来考虑定位和风格?对家居生活的主流趋势是否有研究?
【殷艳明】做设计之前,其实委托你的业主最开始肯定会有一些基础想法。我们公司大多数业主都是商业地产类别,他们在商业定位上会有清晰的认知,在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有大概的想法。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念,设计师所能创造的空间感觉一定是会超乎业主想象的。因为设计师会将灯光、色彩等方面的艺术积累和专业解读融入到空间中,如果能把业主的商业眼光和设计师的专业解读做一个碰撞,往往能产生出一个好的作品。
当然一个好的设计师不能只是基础性地操作,你必然要提出独特的商业见解、懂策划、会讲故事,这种故事性恰恰是业主所需要的。
【PChouse】设计师一直被认为代表时尚和潮流,您认为“时尚设计”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
【殷艳明】我觉得时尚设计是一个可变化的东西,比如说在流行简约的时候出现一个复古的东西,它会非常时尚,因为它有差异化,在同样的东西里面呈现自己独特的气质。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不能说古典的就是过时的,现代的就是时尚,如何在这里面寻找一个平衡呢?再古典的东西也要有新意,再新鲜的东西也要接地气。所以设计还是离不开生活,当下你做得再复古,你的人是在现代生活的,就一定要让设计场景出现在生活里面。
我不敢说自己是外形时尚的人,但我的思想很时尚。思想上的接受程度很重要,我们可以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但不一定就要照着那种方式生活。其实能在不同事物中看到好的一面就是做设计师最重要的一点,就像一个不漂亮的人也会有美的一面,那么设计师就是要发掘这一点。也像是摄影,很普通的一个空间,你选的角度不一样,拍出来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
【PChouse】您擅长利用中式风格诠释传统,同时又极具国际视野。那么您认为,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它的国际化应该是怎样的?
【殷艳明】“国际化”就是“走出去”和“拿进来”,多沟通和交流里的碰撞对于我们未来的设计作品能否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句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想传达的就是,你能把自己的本土文化展现出来,实际上你就是独有的,当然民族的前提首先是要先国际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你要表达或解读的时候,要落实到一个点上,从点来突破,会比你在面上讲东西更准确、更有冲击力和突破性。就好像我们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设计,是基于一个点上来讲故事,它有很多属于中国的元素,但我们不可能什么方面都去展现出来,这不是大杂烩。所以我们在做中式设计时,都会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来思考,或者运用当地的一些材质,把它的独特性展示出来。
【PChouse】现在设计界十分流行跨界,不少设计师在奠定了自身专业基础后,尝试着做一些跨界设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殷艳明】其实近年来很多设计师都在跨界,比如原来做产品设计的跨界到室内设计。其实他们做出来的作品很多都不错。我们也有跨界的想法,且有做初步接触,但还没具体的产品化。室内设计会有一个瓶颈,即设计只能针对一定的空间,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不一定能量化。而产品设计的前景会比较广阔,会影响更多的使用者,会满足更多的需求。所以未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如何把设计价值转为更有生产力的东西,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方向。
色彩要有对比才有特色
在设计上,殷艳明十分注重人与空间、形态与色彩的平衡关系,对于用色总能独具匠心。由他负责的深圳艺展中心外墙改造项目,就因为大胆创新的大面积色彩而惊艳众人。他介绍说:“当时因为周边都是工厂,如何在整体低沉的氛围中凸显这个建筑的‘魔力’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最终,殷艳明以“城市森林”、“绿洲”等主题为结合点,主楼整体设计以黄金分割的手法,通过体量的凹凸大小、绿色色彩的渐变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他强调,色彩一定要有对比才有特色,在整体灰色系的环境里就没必要采用暖色系了,那只会让空间显得很“热”。而黄色、绿色、深绿色的层次变化,既凸显了色彩,又显得春意盎然,令人心情舒畅。
殷艳明认为,设计离不开自然,否则人在当中生活就如进入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没有生活情趣。而自然类的色彩一般是冷色系,保持空间中的冷暖平衡、碰撞,突出主色系即可。在家居设计中,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对设计的需求也不一样,但可以通过色彩、造型上的变化来满足不同的空间感,只要有一二个相同的元素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就可以让整体风格协调。
放下设计,殷艳明喜欢外出旅行。他说,设计师的心是自由的,适时放空自己,其实也是为了吸收更多的东西,创造更好的作品。设计是无处不在的,旅行路上,也许大家看的是风景,而他看的是历史文脉。这些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思考,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力。
殷艳明
实时对话>>
【PChouse】从色彩的冷暖、纯度等方面看,您在室内设计中比较偏爱什么颜色?
【殷艳明】从商业项目操作来说,暖色系或米灰色系相对会多一些。即使是一些办公空间,我们也会尽量做得温暖一些,因为人在这个空间里的心理感受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个冷暖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不是说要温暖就全都是暖色系,一定要有冷色来互补。
我们在色彩体系中会保持一种冷暖的平衡、碰撞,但也有主色调。一方面是为了视觉效果,如果全部都是暖色会造成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冷色系是一种自然色,设计离不开自然,否则人在当中生活,就如进入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没有生活情趣,冷色系的点缀可以让空间更舒服。
【PChouse】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也会通过色彩呈现出不同的空间表情,您如何看中西方在室内色彩搭配上的差异?
【殷艳明】国外设计整体而言不会特别复杂,他们对空间的解读其实是很干净干练的,不会做太多装饰意义的东西。他们特别强调空间的氛围感,无论是造型和色彩的运用都不会特别张扬,更多的色彩会出现在软装的搭配上,通过这样来调节空间的层次感。
我们国内的设计大多数会想如何在空间中加入色彩,软装材料也都有丰富的颜色,这反而是一种本末倒置。其实空间中的造型应该作为其次,不应该成为进入空间时关注的焦点,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让人愿意沟通交流、感觉舒适的氛围。
对于空间中出现大面积的色彩,这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突破性的尝试,但要注意色彩的饱和度,过于刺激的话会让人觉得比较燥热,长期生活其中会产生视觉疲劳。用色需要考虑人的感受和协调性。
【PChouse】都市人工作压力大,设计上如何能让居者回到家中时,能放松身心,更好地享受生活?
【殷艳明】这个要分年龄阶段,比如青年人工作压力大,可能需要放松、清新、自然的空间,所以要让空间显得大一些,材质方面倾向自然元素,让他们回到家感受到一种温暖有爱的空间。
对于事业比较有成就的中年人或各方面比较稳定的家庭来说,可能会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会更注重材质和品质,比较喜欢金属类的有质感的材料;另外,灯光的应用上也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无论是什么风格的空间,里面都可以加入一些文化性主题,如有一定价值的饰品等,以此来彰显品味。
对于年长的人,可能需要一些安定稳重的氛围,这方面我们会选择一些无论是物料还是色彩,都相对比较安静、深色一些。针对这个年龄段,设计上更多的是考虑使用功能多于风格。
一家人往往有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一起,可以通过色彩去融合这些不一样的需求。比如说我们近期做的案例里,儿童房是以白色为主,但会利用蓝色和红色的点缀让其跟整体风格一致。不同空间的装饰可以根据需求来变化,但可以让部分色彩产生或者线条等来呼应,整体里面有一两个相同的元素即可。
【PChouse】您的设计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旺盛的创作力持续下去?
【殷艳明】我觉得来源不是固定的,灵感可能是我看了一部电影,在这个城市里行走时看到了某个东西,听了某个音乐或者是我睡觉时做了一个梦等等,这些都会成为灵感的来源。设计它是无处不在的东西,我的生活习惯是无时无刻都处于观察和思考。我曾经写过一本《用心去阅,用眼去读》的册子,里面提到的“阅读”,其实是指广泛的阅读,不单是要看书籍才能积累知识,浏览互联网、微信等也是一种积累,有很多的信息在里面。
另外一方面,做一些带有文化感的项目时,为了解读它的层次,我们就要大量而深入地翻阅一些史料,甚至是了解宗教类的知识。这个过程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往往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抓住这个灵感创造出有亮点的东西。
采访现场
【采访手记】
殷艳明是个开朗、亲和的人,除了擅长设计,还是位文学才子,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及设计文稿。但他最爱的始终是设计,从一开始便打算从事一辈子。他真诚地说,如果把设计当作一份工作,那么可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把它上升到一份事业时,目标就会放大,路也会更宽广,前行的道路上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成就,可能还要影响和带动周边一批人,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而今,他创办的创域设计已近十五个年头,这份事业正在不断地壮大和发挥着它的影响力。(采访记者:吴佳佳)
更多资讯,请点击设计对话·明星篇之专访殷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