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访谈:邂逅“艺术•陈设•美学”
pchouse吴佳佳 2015-12-21 18:06:25

  PART1 “艺术·陈设·美学”在设企中的应用

  【主持人】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活动!今天特地邀约了两位女性设计师和三位男性设计师作为访谈嘉宾,希望通过交流了解到男女设计师在关于艺术、陈设和美学方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角度和火花。

  首先我们来采访一下伶居的代表刘珂女士,伶居是由四个子品牌组成的,包括伶居艺术陈设空间、伶居丽布、伶居生活及放学回家。而且未来会以“放学回家”作为发展方向,所以想问一下伶居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公司整体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构的?

嘉宾主持人:杨浩澜(左)、顾文静(右)
嘉宾主持人:杨浩澜(左)、顾文静(右)

  【刘珂】在2012年开始,伶居就完成了将近1000个工程项目。在座可能也有室内设计的朋友,所以对我们“伶居丽布”也十分熟悉。因为在各位大师的设计师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伶居的各种风格的产品。而“放学回家”其实是伶居首次步入一个文化领域的原创品牌,这次广州首个为都市人提供居家美和人情关怀的场所。“放学回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小朋友和家长周末选择的场所。我们所倡导的理念就是摈弃千遍一律和急功近利的快节奏模式,为小朋友和家长创造一个自由的生活乐园。这是我们三个品牌的介绍,谢谢大家。

  【主持人】邓丽司女士作为我们行内公认的美女,平常也把美学教育作为己任进行推动,那现在更是把步伐迈向了文化推广这一块。您是怎样从一个设计师走向文化推广的道路呢?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心路历程?

  【邓丽司】其实听到这个问题,我是挺诧异的。因为从本质是上来说,我还是一个室内设计师,至于文化整合与推广这方面的工作,其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跟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

邓丽司
邓丽司

  首先我们室内设计已经走过了十二三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直在坚持室内设计的本质工作——把项目做好。但后来发现,室内设计其实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向上来说是建筑空间的延伸;向下来说是家具产品和人的生活情感的延伸。它其实是一个桥梁,单从专业角度出发,它也许可以做得很好,但不一定是打动人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例如产品的、人性化的情感注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成立了卡络思琪陈设艺术来专整合室内软装的工作。

邓丽司作品
邓丽司作品
邓丽司作品
邓丽司作品

  后来我们发现在一个团体里,室内硬装设计和软装设计的配套还是需要有大量的产品配合。所以我们也开展了产品开发的工作,成立了玲珑堂等品牌。这个过程其实真的不是刻意而为之的,相信在座的很多设计企业也处于这样的一个进程。我作为公司品牌运行的代表,其实是被行业的发展推动而进入了这个领域。而如果我们想要把设计做好的话,还需要在艺术上有所提升,不单是产品或者室内设计的专业设计。所以其实这是一个行业整合,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就成了二位刚刚提到的文化推广,但是我们在根本上还是一个设计师。

现场听众
现场听众

  PART2 “艺术·陈设·美学”的国内外差异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艺术陈设与美学”,在座的也是这个行业的大咖,有很多的代表作品,你们也经常游走于世界各地,见多识广。那想请教各位,国外陈设作品与国内陈设作品有哪些差异呢?

许诺
许诺

  【许诺】国外其实对这三个主题已经进行结合研究很多年了,所以是不会区分得这么清楚的。而且他们很喜欢DIY,他们喜欢自己寻找艺术品填补室内空间,我觉得这就是跟国内的分别。软装产品对于客户来讲还是比较方便的,外国人“喜欢寻找艺术品”这个喜好其实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许诺作品
许诺作品
许诺作品
许诺作品

  【陈武】在国外,从建筑、室内设计到软装其实都是不区分对待的。在我看来,陈设艺术对设计师的要求会更高。首先他要懂空间、灯光、色彩、美学等,所以需要的功底是很深厚的。我现在虽然是室内空间设计师,但我也不敢说我可以做好一个陈设设计师。

陈武
陈武

  设计师需要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虽然很多人会好奇我为什么参与那么多餐饮娱乐的空间设计,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喜欢而已,只有喜欢才会把一件事情做好。我们也有投资的家具公司和餐厅,但我不认为这是跨界,它们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从生活中提取到市场需要的设计元素,才是最重要。

陈武作品
陈武作品
陈武作品
陈武作品

  【杨竣淞】我有一个姑姑是嫁到英国的,前两三年我到英国找她,也在那边住了十几天。那段时间段的生活体验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他们的家每一款家具、每一个摆设都是自己亲自挑选回来的。他们挑选的画作,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或者了解到的历史,从而喜欢这个艺术家的设计才买的。所以,这些陈设和布置都是根据他们的生活体验选择的。尽管里面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整个空间看起来非常有味道,非常有时尚感,能给人很大的感触。

  而在国内,一般家庭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我觉得还是有所欠缺的,我们没有办法从生活中找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所以这条路还是要依赖到我们这些设计师的。设计师的功能其实就是协助推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或者体会到设计是什么,能够去提升生活的品质。能够做到这一点,那陈设和艺术自然也不会被分开。当大家的美学认知得到提高,生活的品质也会跟上。

  【林子洋】 我是在西方的环境下成长的,我认为艺术、陈设、美学三者是合一而不是分开的,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文化的差异而是对生活的体验。中西方都有很多设计元素可以作为参考,但它们本身是不做区分的。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是在于设计师自己如何去演绎这些元素。

  PART3 “艺术·陈设·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主持人】大家刚刚有提到,在国外是把艺术陈设美学作为结合理论进行探讨,而国内三者还是各自断裂的。我们刚刚讨论的大部分是理论问题,回归到实践上,请问在座的各位设计师是怎么把艺术,陈设,美学三者结合,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呢?

林子洋
林子洋

  【林子洋】我认为美学是很空泛的一个词,它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去界定;艺术是一种呈现,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陈设是实体的概念,可以把艺术与美学融入其中。三者结合后才会有一个好的展现方式,才是我所说的艺术陈设与美学。

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作品
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作品
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作品
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作品

  【杨竣淞】我觉得艺术和陈设本身并不是一体的。因为艺术是艺术家的范畴,而陈设是将所有东西进行整合从而摆设出最好的一个状态。而且陈设会牵扯到人喜欢的事物,因为每个人都有情感,这是跟人的本身相关的事情。当我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设计师来协助了。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外国人的居住状态,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这就是设计师存在的价值。我们需要帮他们去认识自己,找寻自己最深层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服务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帮他们做什么样的设计,这些设计的样貌最后要呈现什么效果,这都是我们设计师进行内化后得出的结果。

  【陈武】我认为这三样东西是设计师很重要的工具。但因为我们不是艺术家,所以我们对这三个元素的把握要尽量把握好。设计师是为商业服务,但这三个元素需要有合适的比例。我觉得我会先从商业功能出发,再考虑加入艺术和美学的元素。一个空间离开商业功能去谈艺术、陈设和美学,我觉得这是空谈。所以,设计师如何运用这三个工具才是更重要的。

  【许诺】做陈设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有些人做设计只是为了填补空间而硬塞东西,但我觉得每做一个项目,都需要了解客户的喜好与需要去选择陈设品、艺术品。而且其中的比例是很重要,你是让陈设品做主角还是空间作为主角,都要需要考虑。做不同的空间,需要有不同的切入点,但最重要的是陈设和空间的比例要做好平衡,不能太过火。

刘珂
刘珂

  【刘珂】其实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思考艺术、陈设和美学的区别,但我们的公司理念是一直强调艺术是设计的核心之一。因为我们对于陈设的理解是,它不仅是反映起居空间里的感受和状态,更是反映当代生活模式和居住方式。而且我们选择把艺术带入空间,是希望业主可以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对话,以及对家的情感、温度的感受。在前面的话题里,我们也讨论到国内对艺术、陈设、美学这三个词的认知,而在国外的话,这三个词之间的联系会更为简单和自然。

  【邓丽司】我借用昨天与业界朋友聚会时听到的一句有意思的话:“我们设计师或者设计传媒,一直是拿着有限的收入去教一些身家千万甚至身家过亿的人怎么样去生活。”我觉得这句话总结得很好,这是我们做设计最有价值的地方。但其实这也是个矛盾,我们如何才能教会社会上想要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群人生活得更好呢?我们作为设计师,更多时候是一个设计眼光的延伸,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去体验各式各样的文化的艺术氛围。

  我个人每年都去世界各地去游走,去看,去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生活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这些高收入的人去信任我们,引导他们过更好的生活。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教育,我们每天都向普罗大众展示美,我们不是在教他们要做什么,而是更多地教会他们要放弃什么。因为我发现现在对于美,很多人的看法已经偏颇或者被设定了。有时候网络上一些很奇怪的审美会被引以为豪,这其实是一种病态,设计师有责任去纠正这一种错误。所以我们更多地是去整合、教育和传播。

  PART4 “艺术·陈设·美学”的设计法宝

  【主持人】其实讨论到现在,就可以看出男女嘉宾在思考这个命题时的差别了。男嘉宾是偏向从逻辑和定位上探讨这个话题,而我们的女嘉宾更多的是站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上探讨。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围绕艺术,陈设和美学,各位大咖老师给出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或者法宝。

  【林子洋】对我来说,我还在这个领域中发掘。美学是很个人的东西,而把文化融入到美学当中,可以把设计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另外一个方面是实用功能性,因为它会影响到把美学融入到产品的环节,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把美学和艺术融入到设计里面。

  【杨竣淞】我在湾的时候会做一些演讲,我有一个观点是,美学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它本来就是设计师应该拥有的素质,怎么会一直挂在嘴上呢?能设计出好看的东西是我们本来就应该做到的。

杨竣淞
杨竣淞

  那么说到做设计的法宝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要了解三件事:第一讲事情是要了解空间本身的价值是什么,第二件事情是要去了解使用者在空间里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三件事情是要了解设计师本身是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这三个方面说穿了就是设计的本质,我们了解透彻的话就可以把它们融为一体。

  举个例子,我们今年在德国得得到IF红点奖作品是一个商业空间项目,它是一个茶行。在设计过程中,业主不断告诉我们,他们要做一个高端精致的茶叶店,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包装成一个中国风的华丽的茶行。如果我是一个商业设计师,我可以很直接地答应并开始设计。但我们并没有,我们是认真地去了解茶文化及他们的品牌历史,发现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华丽的茶叶店,而是一个买卖方式和可以呈现它们品牌精神的方法。所以我们最终给他的方案,是用香港老式的杂货店的传统去设计这家茶行,这跟他们想要的豪华与高级的感觉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当我们完成这个项目之后,他们的买卖就会变得非常轻松,但其中重要的是我们抓到了这个商业空间本身的价值和业主所需要的东西,再给出方案。

杨竣淞作品
杨竣淞作品
杨竣淞作品
杨竣淞作品

  【陈武】设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所以陈设艺术和美学需要保持一个度,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中性的设计师。他既要有女性的细腻、敏感,也有有男性的空间和逻辑性,这样子的空间才会大气。所以我觉得这个话题是一个中性的定位,里面的元素都是为设计服务,而不是过分地展现自我。

  【许诺】我觉得软装对于我来讲是个难题,因为我是一个建筑师。在做室内项目的时候,我喜欢将建筑的语言融入到室内设计。有的时候为了配合设计,我们会帮客户设计成套的桌子椅子,所以基本上就没有空间让我加入陈设的东西。因为我们觉得在做整个空间的时候就是一个艺术品了,但我们依然会很挑剔地选择一些艺术品摆放到空间中。

  【刘珂】软装陈设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对话。理智是我们在做项目时对于空间的解读,我们应该尊重建筑与室内空间的关系,理性地对待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情感是我们对美的解读,如何将生活的态度、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设计让它自然和谐地存在一个空间,这两个点的平衡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软装陈设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邓丽司】我觉得设计没有法宝。我公司的一些小伙伴有时候会跟我讲“我没有灵感了”,“我找不到合适的资源了”!但我觉得设计没有灵感是一个借口,只能说明我们的累积还没到。我是从室内设计走到软装陈设,再到现在的整合设计的,至今我没有找到一个捷径或者法宝的东西。我可能只是比小伙伴们看得比较多一点,做得比较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要做好一个个案,真的不要期望一夜之间找到设计的爆发点。当然,天才的设计师除外。

  我们可以做的是多做多看多想,但看和做都只是一个过程,最后最重要是我们要用心去理解你所看过的、所做过的案例,而不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要先理解,再把设计的眼光传达到设计里。

来宾合影留念
来宾合影留念

  更多资讯,敬请点击:

  第13期设计对话·沙龙篇专题直击>>>>>>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