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摄影是一个技术活,它既不是专业也不是艺术,而是由使用它的人去决定拍摄出来的作品到底是艺术还是广告等形式。沈忠海对摄影有自己的标杆,如果一个摄影师对自己所拍的设计风格、设计师的文化背景或者属性不了解的话,是很难达到一致的。他个人比较偏向于德国包豪斯、杜塞尔多夫学院派的的新客观主义风格的拍摄方式,不会轻易地去改变空间的东西,完全客观地从透视的角度把作品呈现出来。
摄影师简介
摄影师沈忠海
沈忠海,资深建筑媒体及城市影像记录者,擅长从建筑存在社会中的历史、人文价值、建筑设计的学术角度,用影像艺术的方式记录建筑的“生长”以及建筑与城市的共生状态。在室内空间方面根据设计风格和设计师的文化属性,以及作为摄影师对这种文化的理解而系统地进行拍摄。用摄影作为工具去表现建筑、空间的美学。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摄影的可能性,通过技术拓展实现全方位的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对建筑、音乐的跨界创作实现多媒体、新媒体的实践。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 室内设计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 ,为期一年半。
木心美术馆外景
木心,乌镇人,诗人、作家、画家,他的人生与艺术经历充满戏剧性,文革时期前后三度入狱,狱中完成手稿66页。1979年获平反,任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移居纽约。重启绘画与写作。新世纪木心应家乡乌镇竭诚邀请,于2006年回乡定居。2011年逝世。同年,乌镇为之起建“木心美术馆”。在他去世后,他唯一的弟子陈丹青致力于整理木心遗作、手稿,先后主持出版了《木心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等作品,也让更多的读者结识、了解他的传奇人生。
木心美术馆外景
木心美术馆外景
“风啊、水啊,一顶桥。”这是木心临终前看着美术馆设计图说的一句话。摄影师通过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用一点透视的摄影手法,将三五方现代几何造型的外观呈现于镜头之中。横向的不规则表层和均匀的混凝土本色的外立面,在灯照下尽显静态之美。
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
在木心美术馆入口大厅拍摄上,摄影师把握准确的站点,精琢空间构造,近大远小的关系以及透视感跃然呈现在二维平面上。
美术馆内景
美术馆内景
馆内各展室以五种微妙而深沉的暖灰色构成基调,陈列的画作与文稿,不采用传统式排列悬挂的方式,七成作品,置于精致的金属或木制展柜。考虑到展室整体调暗、局部照明的布光效果,摄影师借由空间设计者传达的孤绝、超然的美学,将木心遗世独立的风神,做了完美的诠释。
1号展馆
1号展馆
馆内展出的100件左右绘画作品是从木心遗留的600余件作品中慎重挑选的,“尽量包括木心各个时期的东西”。在一号馆,其中一面墙全部是木心抽象的版画作品,对面的一面墙则全部是具象的作品,还有人像。
2号展馆
2号展馆
木心美术馆2号展馆(绘画馆)主要呈现了木心的风景题材作品。
5号展馆
5号展馆
木心美术馆5号展馆(文学馆)专门展览木心在囚禁中完成的手稿。
“林风眠与木心”展览现场
“林风眠与木心”展览现场,由上海中国画院提供林风眠作品十件与木心作品四件,共同展示,回顾六十年前这对师生的交谊。
阅览室
除了展览空间外,美术馆还特别开辟了一间图书馆/阅览室,陈列着对木心有过重要影响的古今中西作家的著作。这一空间设定,在国内乃至海外美术馆中均不多见。也是木心美术馆对历史维度的重视也由此体现。
波特兰社区艺术文化中心
波特兰社区艺术文化中心项目,设计师陈亨寰在建筑立面上用了“铜”这个材料,表达了一个有关光阴、有关时间的概念。铜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这里,它成为记录时间刻度的一种材料。摄影师沈忠海从摄影专业性和设计师的设计源点出发,感受作品空间,完成了这套作品的拍摄。
波特兰社区艺术文化中心外景
波特兰社区艺术文化中心外景
波特兰社区艺术文化中心外景
摄影师等待时间的变化和光轴的移动,精准地将“铜”外立面所呈现的状态记录下来。随着阳光与树影的变化,在建筑立面叠积木造型的“铜板”上记录了时间的痕迹,不仅留下了时间与自然的印记,更意欲能成为积淀和记录生活的场域。
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
在入口通道一侧以石材和压克利方块叠积木概念的留言墙上,透过LED灯光点亮了亚克力在石块中闪闪放光。
文化中心一楼
文化中心一楼
文化中心一楼
文化中心底层,摄影师把握“取景框”的概念,拍出了叠积木的厚重感和底层虚空意境,透过取景框的形式来记录生活于其中人们的欢笑和幸福记忆。
震旦博物馆
震旦博物馆是由震旦大厦裙楼改造而成的建,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沿袭了他一贯的极简主义风格,打造了一处能让人安详平静地思考存在物和历史的空间。摄影师沈忠海按照对建筑的理解完成了这套作品的拍摄,并为安藤忠雄先生所欣赏。
震旦博物馆外景
震旦博物馆内景
空间跟随着博物馆一侧盘旋而上的铁质楼梯而展开,摄影师立于垂直交点,空间如一把打开的折扇,充满东方意蕴。
震旦博物馆内景
震旦博物馆内景
摄影师用框景的手法将极简线条的楼梯圈入镜头,越往上,光线越明亮,视野也随着玻璃窗的加入而突然扩大。
震旦博物馆内景
震旦博物馆内景
设计师安藤忠雄的突破点是将层高限制问题作为改建设计的重点,将整个五层的空间视为一个整体,植入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作为展示区和缓冲区。摄影师加强纵深感,透视的空间画面之上。
震旦博物馆内景
震旦博物馆内景
震旦博物馆内景
在这个转变迅速的世界里,安藤忠雄认为,需要有让人能够平静思考的空间。设计师安藤忠雄在满足基本的展览功用之外,他为整座大楼引入光、引入外滩的景致,让它悄然从闭塞的商业建筑变身为公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