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45岁的李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作为Studio HBA 的主事人,他的行程永远很满,一年365天大概有200多天都在出差,要保持这样一种年轻状态实在不易。而工作之外的他其实是一个生活极为丰富而充满情趣的人,喜欢旅行、潜水,喜欢动物、摄影,也喜欢跑步。他一周保持2天以上的户外跑,出差在外的时候也不例外,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道路上可以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他认为那是跑步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
设计师李鹰
设计师简介
李鹰Leo,HBA董事合伙人兼Studio HBA中国主事人,在室内设计领域拥有20 余年的工作经验。1994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他在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之后,他带着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加入HBA旧金山办公室。 2010年,李鹰先生回到中国,在上海开始运营并发展HBA全新概念的子品牌Studio HBA。四年后,他领导的Studio HBA上海办公室作为HBA品牌位于中国的总部已经迅速成长为HBA全球第四大设计办公室,并且分别在中国地区创立了Studio HBA北京及Studio HBA广州办公室。
项目作品:华润济南万象城售楼处
做设计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一直做设计)对我而言并不是因为崇高的理想。做着做着发现自己蛮擅长这些事情,自己不擅长的其他领域也尝试过,觉得不行,那就留给有能力的人去做。时间久了在这个行业里面好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但确实没有在一开始就有一个刻意的目标。”——李鹰
从小随父母生活过很多城市,李鹰的成长背景中融合了多元、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为他之后的设计生涯打下了基础。
李鹰的中学是杭州最有名的学校之一,学习优异的他小时候也经常参加一些少儿绘画比赛;大学念的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那时的行业环境不错,在学校就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实际的项目和具体的设计,也亲身参与了施工现场,上大学第二个学期就已经完全经济独立。这些都让他之后美国之旅“曲折”又神奇的经历看起来顺理成章。
1999年,因为对国内市场的行情有些失望,希望在专业上有一些更多的突破,李鹰动了去美国留学的念头,当时的他大学毕业已经五年,英语落下很多,直接导致考研、考托福都没过关。考试结果让他有点沮丧,他接着安排了一次美国旅行,打算去散心,顺路也去看望大学时的外教——当时VCU(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弗吉尼亚邦联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但因为正好错开了时间,当时接待李鹰的是当年VCU艺术学院的系主任,见面那天他们聊了很久,最后李鹰忽然发现,自己的英语在美国已经完全够用,而内心其实也并未完全放弃留学念头,系主任也强烈建议他留在美国继续深造。就这样,李鹰开始了美国的留学生活。
从VCU毕业之后,李鹰在网上查美国排名前20的设计公司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最后他把求职简历发给了HBA圣莫尼卡(Santa Monica)的总部,那时并不知道HBA还有旧金山办公室,几经周折,几个月后,他居然被旧金山办公室录用了。在随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与并设计了多个跨国际项目,经历了从HBA设计师到董事合伙人的过程。
李鹰在Studio HBA 上海办公室
【PChouse】除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旅行么?每年有固定时间去旅行么?
【李鹰】希望每三个月溜出去一个礼拜。因为平时工作紧张。就是希望去没去过的地方放松一下。
手机摄于日本BY李鹰
手机摄于苏梅岛BY李鹰
【PChouse】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
【李鹰】我从来没有过“家就是以后老死的地方”这样的想法,我们家在上海的房子是租的,所以没有机会自己动手做一些改造,每次搬家有很多东西会跟着我搬来搬去。所以所谓的硬装很简陋,只有最基本的设施,家具艺术品、“没有用处”的东西很多,这个是我们阿姨说的原话(笑)——阿姨除了给我们家打扫卫生还给楼里其他人家打扫,其他那几家人八卦的时候会说起我们家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东西,阿姨就说我们家那些东西都是跟生活没有关系的,因为在别人家打扫卫生拿起东西来的时候都会知道这个是干嘛的、那个是干嘛的,而我们家东西完全是不知道用来做什么。
李鹰与爱犬Moca
【PChouse】具体多到什么程度呢?
【李鹰】我们家东西太多了,两居室有一个卧室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其他地方也到处都是。搬家的频率现在不高,在美国的时候差不多一年搬一次,都是一个集装箱拉回来的,曾经美国几次搬家经历:有一次箱子的编号大概编了七八十个,后来从纽约到旧金山,编号已经到一百四五十个。从旧金山回北京,装了半个标准的集装箱。最后再搬到上海。非常不符合“断舍离”,虽然说是没用,但这个没用其实是半开玩笑的,因为比如说你有一件手工做的东西,虽然符合“三年以上没用的东西应该扔掉”这个断舍离定律,但是你偶尔翻出来看,那是你以前生活的一段。
设计师李鹰
好设计应该服务于更多人群
“公司最早的初衷是想怎么样让我们的好的设计可以服务到更多的人,我们不是想为最有钱的那几个人服务。”——李鹰
2010年,李鹰回到中国,在上海开始运营并发展HBA全新概念的子品牌Studio HBA。四年后,他领导的Studio HBA上海办公室作为HBA品牌位于中国的总部已经 迅速成长为HBA全球第四大设计办公室,并且分别在中国地区创立了赫室北京及赫室广州办公室。
众所周知,HBA作为专注于酒店设计的国际性公司一直名声在外,Studio HBA作为其落地在中国的子公司在项目类型上却并不局限于酒店。从会所、样板房,到酒店、餐厅,再到如今新尝试的养老型住宅的设计,Studio HBA一直在为自己拓宽更新道路。而李鹰认为,好的设计如果可以服务更多人群,那才最大化了设计、设计师的价值。
【PChouse】从酒店设计到会所样板房等设计,目前也有养老住宅的设计,这种转变和现在国内的大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李鹰】养老住宅在中国是首次尝试,但是我在HBA时候在日本有接触过这种类型的项目,养老行业带护理的住宅公寓形式在国内慢慢起来了,10年前国内其实也有人尝试在做,但当时政府的支持、消费观念、配套设计等还不足以支持有这样的项目做出来,唯一能做出来的只是那些纯功能性的。现在消费观念开始有变化,现在能够接受这些观念的人也开始变老了所以以后这种类型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项目作品:上海泰康之家样板房
【PChouse】和以往项目的设计有何不同?有没有一些以往没碰到过的问题出现?如何解决?
【李鹰】国内是第一次,因为国内本身这种项目就没几个。所以我们做的功课要更多一些。以往做的很多的设计都是围绕使用者的需要。做酒店也好,做住宅办公也好,对于客户的研究每个项目大部分的惯常这些我们都知道,所以研究不会花那么多精力,可以很好地掌握。但是养老型住宅额外要做很多研究:老年人对色彩的敏感度、老年人到了这个年龄身高和普通人的身高就会有差别,这就需要考虑到家具的大小。有的老人行动不方便,这和残疾人轮椅需求还会有差别;地毯和石材,高差问题怎么解决,在这方面我们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项目作品:上海泰康之家样板房
【PChouse】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公司一直维持着20~30人左右团队这样运营,Studio HBA从成立到现在发展飞速,目前在国内有多个分公司,公司员工也远远不止20人,这样的团队对于设计公司会不会过于庞大?
【李鹰】这跟HBA的特点有关系。HBA和很多明星设计公司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明星公司会以一个设计师为个人主导,项目往往有个人的风格特点、习惯,团队只能是这么大。HBA最开始也是这个模式,但是公司很快意识到公司规模到20~30人已经不能再做大了,因为设计师以个性为主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公司最早的初衷是想怎么样让我们的好设计服务到更多的人,我们不是想为最有钱的那几个人服务。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那种个人的情绪性的喜好会避免,设计是一个理性的、有逻辑的事情,需要一个团队去做,去保证每个人的能力是完整的,其他一些好的设计师,我们将他们的好经验打造成好的科学工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团队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做,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是最优秀的项目,但是我们能保证每一个项目都不会低于我们的标准,当然我们的标准是很高的。后来我们发现,这么多项目、这么多设计团队进来在我们的工作模式下都可以做出好的设计,而且同时你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师即使离开了我们公司,对我们不会有影响。我们公司还在,品牌还在。我们通过好的工作方式,做出好的设计。上海办公室100多人,北京、广州相对较小,团队不到30人,但是同样的我们把他们当成一个大的团队,有系统地协调办公室之间的协作。
不要误解“设计师”这个职业
“有些新人设计师会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他们会创作出很多标新立异的东西,以创造出别人没创作过的东西为目的,并不是只要做得跟以前不一样就可以了,做设计师绝大部分时候我们要把别人已经有的好的解决方法加以融合运用。” ——李鹰
设计师大概就是那种看上去光鲜,实则辛苦至极的职业,很多时候,设计师的角色就是在每个项目中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那个人。“有些新人会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他们会创作出很多标新立异的东西,以创造出别人没创作过的东西为目的,并不是只要做得跟以前不一样就可以了,做设计师的目的绝大部分时候是要把别人已经有的好的解决方法吸收并融会贯通,再加以运用。”Leo表示。
所以对于选择年轻设计师进入Studio HBA团队,他也给出很清晰的要求:一、他热爱设计,从心里喜欢做设计;二他有责任心,做不好事情他会觉得不安。
项目作品:金地国际公寓售楼中心
项目作品:金地国际公寓售楼中心
【PChouse】每年多少次的飞行?
【李鹰】基本每年120次。
【PChouse】你会让新人设计师多项目、多流程去尝试、参与,得到全方面提升,这种对新人的培养方式对公司而言成本会不会太高?
【李鹰】成本是会高。好比在工厂,我们有流水线,一个工人只装备一个环节、两个环节和另一个工人会六个环节、甚至七八个环节他都可以去操作,完全是的不一样的成本投入和要求。我们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更多元一些,这样的要求对设计负责,也对设计师自己负责任的一种做法。我们的团队不是生产流水线,在公司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环节,他就有机会成长,最后要成为一个很资深的、能够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必须这些东西都要会,如果只是接触一两个环节,你是没有机会成长的,而这个对新人设计师来讲其实很不公平。
【PChouse】什么是设计?你觉得设计新人对设计师这个职业有认识误区么?
【李鹰】设计其实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设计师这个职业就是帮助别人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人。有些新人会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他们会创作出很多标新立异的东西,以创造出别人没创作过的东西为目的,并不是只要做得跟以前不一样就可以了,做设计师绝大部分时候我们要把别人已经有的好的解决方法加以融合运用。
项目作品:福州阳光城希尔顿花园酒店
后记:
作为被各大媒体竞相邀约做各类设计活动演讲嘉宾的酒店设计行业大腕, Leo行程满满:采访当天下午,他在上海浦东展览中心有一场关于设计的演讲和论坛。上午,在公司连着开完三个电话会议后,午餐没来得及吃就匆匆赶往演讲会场。
跟他认识就久了,你会好奇他似乎总是一个人出席类似的重要场合。事实上,公司有助理和公关安排他的外出事物和行程,“但那不是我的私人助理”,Leo说。他没有司机,无论身处哪个城市,他靠手机上的出行类APP完全就能搞定。甚至有一次在北京结束完会议要赶飞机,因为临时打不到车,打开导航,他用公交、地铁、机场快线的换乘方式赶上飞机。这在他看来只是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完全不值得一说,“我的出行通常都是选择最优的方案,如果地铁很方便,为何不?”
虽然很忙碌,Leo看上去总保持一种轻松而自在的姿态。45岁的他一周两次以上的跑步,无论是否出差。他不喜欢健身房,他更乐意在户外跑步,尤其出差在外的时候,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道路上可以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他认为那是跑步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策划_撰文_Chris;图_Studio HBA)
更多内容:PChouse设计师俱乐部:李鹰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