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网 展会频道】深圳首个官方意义上的设计周终于来了。作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在举办设计周这件事上似乎并没有像后来者北京、上海积极,显得有点不够“深圳速度”,但欣慰的是,姗姗来迟的深圳设计周,交出了一份极有“深圳精神”的答卷:务实、开放并且包容,关于未来街区、居住的设想,可以很有趣、很落地,很民生。
虽然是首届举办,但无论是嘉宾的重要程度还是活动的力度,都能看到官方的决心与魄力:包括国际设计理事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世界设计组织主席路易莎·波切托、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执行官弗兰克·彼得斯、法国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德尼斯·岚明等等世界级重磅设计人物,都将出席盛会,担任演讲或观摩嘉宾。
围绕“面向未来的设计”这一大主题,设计周期间举办的活动多达45场,分为创新、生活、交流、视觉、体验等五大类,分布在南山、福田、罗湖、宝安、龙岗等各区,几乎遍及全城,并覆盖了工业、时尚、室内、建筑、平面等主要设计门类。如果不提前做好功课与规划,则很容易在纷繁的活动中迷失。
以下是PChouse梳理的重点活动一览:
【年度主题展“设计·未来”】
•活动时间:4.21-28
•活动地点:蛇口海湾路8号价值工厂筒仓
•活动内容:“设计·未来”主题展是立足当下对未来生活发出大胆设想和共同提案的开放性展览。围绕“教育、流动、居住、沟通”四个板块,汇聚优秀和具有前瞻性的产品及案例,也挖掘深圳本土的设计力量,共同探寻未来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PChouse点评:最让人惊喜的观展互动体验
领取手环记录自己的心率数值
逛完后有工作人员为你生成完整的记录
在筒仓,采用新媒体互动和数字可视化的方式收集和呈现数据信息,让看展的观众携带数据手环,记录每个人的心率,监测个人看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在每个不同类型的情绪区块停留记录你的个人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在游览的同时又作为参与者实时构建着自己的“观展作品”,最终每个人的游览动线将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觉作品。
【设计•未来主题展论坛】
•活动时间:4.22 9:00 – 17:00
•活动地点:价值工厂(报告厅)
•活动内容:设计•未来主题展论坛是主题展的关联论坛,就主题展话题展开实地的探讨,让观众能近距离与参展设计师互动,了解成功案例的设计发想与项目落地的故事。
•PChouse点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大会
论坛活动日程
设计师们对城市环境、民众需求展开调研,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给出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构建出设计师、城市和大众之间的立体关系。
【蛇口国际创意论坛】
•活动时间:4.24 10:00 – 16:30
•活动地点:南山区荔园路9号G&G创意社区
•活动内容:意大利建筑、室内设计大师Samuele martelli,台湾好样集团VVG创始人汪丽琴(Grace),香港跨界创作人欧阳应霁,德国建筑设计师Andreas Thomczyk等重量级嘉宾,在论坛期间发表演讲。
•PChouse点评:最多元的城市与生活创意提案
台湾好样集团VVG创始人Grace分享她的设计案例
美食流动市集“好吃集了”
Grace与欧阳应霁到场参与好吃市集的试吃互动
论坛围绕两个主要话题:“设计 重构与城市的关系”、“设计 重构与生活的关系”展开分享,从建筑、空间、时尚、艺术、电影、产品创新、创意美食等多个专业,探讨设计对城市、对人和生活的改变。
|亮点发现|
一起看看这些值得探讨的城市设计话题
话题一:你有没认真观察过你所在城市的变电箱?
发现地:价值工厂报告厅
“我们在投资一个环境,其实也是投资我们自己"。你是否认真观察过你自己所住城市里头的一座变电箱,一面招牌? 变电箱上读不懂的数字,整理之后就会变得丰富,有趣,那些拥挤得毫无美感的招牌,只要对字体稍作改变,就能告别粗暴的视觉压迫,菜市场的陈列原来可以这样和谐,告别粗制滥造,走在街上的你脚步都慢了,街道温馨,阿嫲的摊位变得更受欢迎,家长带着孩子们在城市中间荡秋千,勇敢走出事先划定的舒适圈……
关于你如何在这座城市吃得更好,玩得更开心,过得更有人情味,周育如的团队有着一百种好奇,一百种讨论。在价值工厂报告厅,周育如向我们分享了水越持续十一年的城市创意改造项目——“都市酵母”的成功案例:
台北市有九千座让人看不懂的变电箱,它们被涂得乱七八糟,身上贴着小广告,影响了台北的城市形象。(城市变电箱改造前)
改造之后的变电箱标识清晰,色彩和谐,让街道看起来更加整洁(城市变电箱改造后/图来源:水越设计)
影响你逛街心情的街区招牌(小招牌制造所改造前)
经过设计后的招牌变得更加有趣且符合店的个性(小招牌制造所改造后)
水越设计发起的都市酵母计划(图来源:水越设计)
以废弃资源与再生材料,与在地居民共创邻里公园(台北邻里公园翻转计划作品泡泡站)
在这些改造计划中,设计师通过主动与民众对话沟通,发掘设计改造的对象,通过一个个小的,关乎民生的衣食住行体验的细节,传达一份关乎城市生活美学的责任心,让居住在其中的人爱上所在的城市,与城市产生更深的连接。
话题二:未来城市可以变成什么样?
发现地:价值工厂机械大厅
刘晓都设计团队对未来都市的设想“Dencity”
制约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是著名建筑设计师刘晓都在伦敦设计双年展深圳馆回顾展展出的作品“DenCity·一个可见的深圳乌托邦”。深圳从一个30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1700万人口的大都会,在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下,日益膨胀的人口不仅使这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捉襟见肘,还使之面临不断增加的住房压力。这个快速增长的大都市将如何突围?刘晓都的团队给出了他们的构想。
在刘晓都设计的“巨构”里,未来的城市被设计成一个个模块化的乌托邦形式,居住系统是流动的可循环的,家长里短可以在“公共空间”里完成,通过分离出某些可以共享的职能空间,高效利用土地,从而减轻房价高企对夹心阶层照成的冲击。无论人们对这种高密度空间接受与否,巨构毕竟是为未来城市的居住形式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它也许只是代表一群人的某个生活阶段:既然不得不扎堆生活在拥挤的居住空间里,那为什么不为他们构建一个相对更舒适的群居系统?
话题三:怎样做才能提升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发现地:价值工厂机械大厅
扬•盖尔事务所为观众解说案例
你所在的城市,通勤交通是否顺畅,城市标识是否清晰,街道规划是否合理,都将影响着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果除去必要的上下班时间,我们每天剩余多少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丹麦的扬•盖尔事务所指出:"人们以每小时5km的速度体验世界”,扬•盖尔事务所与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能源基金会联合进行了长达9年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考察,通过调研数据和试点案例的展示,他们提出了5个帮助市民、规划师及政府实现在中国建设宜居、可持续城市愿景的步骤,并对这些步骤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话题四: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读书
发现地:价值工厂筒仓
社会课本
国语课本
怎样可以让上学变得更快乐更有意思?台湾一群交大生创办的美感细胞团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多少人在翻看《教科书再造计划》里陈列的小学课本之后,会产生“如果我小时候的课本长这样就好了“的想法?夜市里的摊位包含着什么样的饮食文化,孩子时期就应该树立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描述才能避免官腔产生抵触情绪?原来你我熟悉的小伙伴的名字,是学习百家姓中文字的最好教材,生动活泼的插图形式,让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塑造他们的美感之余,让他们不再对课业产生压力。
发现地:价值工厂创客实验室
包包形态的书籍
“Here is Zine”手工书创作展论坛
“Zine”其实是杂志magazine的缩写,由深圳、东京、香港三地发起的“Here is Zine”手工书创作展,已经成功举办 13 届。这次深圳展览除了邀请40位不同背景的跨界艺术家创作作品,更同场展出 30 份来自香港及东京展的精选作品,原来书籍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翻看一本本充满作者个性的“真人图书”,让大众对创作、设计的想象无限扩大。
采访后记:整个设计周期间,百分之九十的演讲和展览均对普通民众免费开放,且不对人群划分座位区域,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只要你提前了解官网发布的活动时间,就可以听到一个个获益匪浅的讲座,展区的装置艺术具有互动趣味,让看展体验变得更加鲜活。设计的价值是什么,正如周育如所说,“设计的价值不仅是改变,更重要在于唤醒,设计不一定能改变,但设计能成为改变的种子”。不必赋予一场展览太多的责任,深圳是包容的,设计周是开放的,民众能来参与,能引发思考,能激起讨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