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pchouse佚名 2017-8-15 17:02:10

  李宜鸿 | 品牌运营 《嗅觉》

  观点:不同的嗅觉才构建了精彩多元的世界。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大家好,我是Pinki Edu2015年首届特训实习营的李宜鸿,1998年生人,现在是从事品牌运营工作。前段时间刚好在张达利老师提到的艺象·满京华美术馆统筹策划了2017首届造梦者流动创意文化节的活动。许久没有演讲,有点紧张。我演讲的主题是“嗅觉”。通常我们对嗅觉的理解是,五感层面的嗅觉,对事物的嗅觉。我理解的嗅觉就是敏感。

  因为敏感,所以多情和热爱,也因此有了一些周遭的人贴在我身上的标签。小时候,因为对音乐敏感,我学习了美声,去歌剧院唱歌表演,周围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小小的歌手;后来因为对鼓声敏感,我又学习了非洲鼓、康加鼓等许多种鼓,大家又认为我是一个小小的鼓手;第三个标签是设计师,因为对视觉敏感,我又学习室内设计,现在从事视觉和品牌设计。第四个标签就是我自己,一个因为敏感而多情多元的我。我觉得我身上的这些标签都是源于我对事物的敏感,而这种天生的敏感就是我所理解的我的嗅觉。

  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嗅觉,而热爱并去创造不同的新鲜事物,所以才构成了多元精彩的世界,也才构成了多元精彩的我。谢谢大家!

  张达利:我觉得她这个浓缩总结的非常到位,实际上嗅觉是每位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再转化过来就是好奇心,因为我们是设计领域,所有有创造力或者有追求的人,都保持着非常好的状态,也就是好奇心,不只是对设计、对其他行业也有敏锐度,她讲得挺到位的。

  梁启成 | 理财规划师 《理性》

  观点:理性更偏重于专业度的表达与匠人精神体现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张老师、各位在座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梁启成,不是梁思成,也不是梁启超,拼起来就是这几个字。今天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也感谢异点演讲给予的这次机会。

  我的职业是人生风险的设计师,说白了就是卖保险的。因为跟张老师的一面之缘,然后就偷偷上网查,这么有名的人是谁呢。然后就查到这次演讲活动,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次演讲,让我们这样的普通大众有机会了解和学习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艺术,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

  张老师给我的第一次印象就是一个很理性又很平易近人的人。我觉得理性相对于感性来说,一个是向外的,一个是向内的。一个人肯定会具备这两个面向,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偏向性地展现其中某一面。比如:在深圳这么多的建筑和高楼大厦,从外形和结构层面来讲,是设计师偏向理性的表达和设计结果,而室内的装饰部分则可能更加偏重于感性的诠释和设计,这是我的理解。好的设计师会把理性和感性完美的结合起来,呈现到我们每个大众的面前。

  我觉得理性可能更偏重于专业度和刚刚说到的“匠人精神”,不管做什么行业,先把自己的专业度提升到一个高度,才能表现出那个行业的匠人精神。谢谢大家。

  张达利:我觉得他虽然不是学设计出身的,但是他对这个话题的理解,理性和感性的转换,我觉得讲的非常清晰,挺好的。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跨界,你是从事保险的,能听这样的讲座,我觉得非常好。

  黄叮波 | 设计师 《热情》

  观点:学会总结去发现自己对什么东西抱有热情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大家好,我叫黄叮波。我是一名平面广告设计师,前两年的认知是当看到某位设计师的作品非常牛逼,就跟风学习,思维比较混乱。也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如何去转化。这两年,通过实际参与一些项目设计,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我认为设计师要学会总结,要总结就需要进行回顾和梳理,而回顾和梳理的过程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哪里,对什么东西抱有热情。 最后想请教张老师,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三十年从事这个行业,持续三十年的对设计行业抱有热情?谢谢大家。

  张达利:我是对设计发自内心的热爱,这可能是每个设计师的根本和原点,如果你对设计不热爱、没有感觉,你坚持不了,因为三十年有很多机会,可以从事这个行业、那个行业,有对设计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谈到转化、理性、嗅觉。热情是一个阶段的东西,在我这三十年肯定也有苦闷的时候,也有对设计怀疑的时候,设计师到底对社会能有多大的作用。在我刚来深圳的时候,也觉得设计师没有被认可的价值,所以也有想放弃的时候。最后,我觉得是源自于内心的热爱,对艺术和设计的前景,这样才有热情、起伏、理性和其他的东西,在这个时间中融合进去。

  PART4 现场采访

  媒体:太平洋家居网

  【太平洋家居网】您刚刚演讲中讲述了深圳作为曾经的一个“小镇”,一个没有设计概念的城市,发展成国际设计之都的过程。您作为深圳设计之都的发起人之一,您认为有着同样称誉的上海和深圳,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和各自的优势?

  【张达利】这个问题挺好的。之前提到现在国内有三个设计之都,第一个是深圳,其次是上海,再下面是北京,许多人经常拿这三个城市来比较。先说上海,我觉得上海国际化程度更高,更像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但是她也有不足,本土的设计师力量相对要比深圳的弱,室内和建筑我不是特别了解,平面设计这一块跟深圳就不是一个级别。我觉得服装、时尚等等潮流的东西上海是不错的,上海主导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一般是海归这个层面,所以国际化更强,而且国际化大牌的工业设计公司、国际大牌的4A公司都在上海,跟深圳的生态不太一样。现在国际最潮流的东西在上海,这一块我觉得比深圳做的好得多。不足的地方,我觉得上海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的城市,呈现的形态是上海人看不上自己本土的设计师,首先是欧美的设计师,其次是日本的设计师,再接下来是湾和香港的设计师。所以是典型被殖民化的地方,我觉得这是跟深圳相比下的差距。但是她在其他方面,在艺术方面和其他领域,我觉得做得都比深圳要好,国际性的展览,包括双年展和艺术展这些东西就很国际化。

  深圳是挺有活力的一个城市,她没有历史的包袱,本土的创新能力要比上海的好。在设计的层面上要比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更全面一些。在产品设计这一块我觉得跟上海相比还是有距离,但是其他的设计方面,可能本土的公司还是比较强的,本质上来说是海归和外资公司发展得强,被一些大的集团公司所垄断,这是和上海不太一样的地方。

  【太平洋家居网】设计有界限和分区,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和演变后,当今的设计界开始提倡“匠人精神”,呼吁专注与专一。您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设计师的多元性”,您认为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会更趋向专一性还是多元性呢?

  【张达利】这个不矛盾,多元是并行的,所有行业都需要匠人精神和敬业精神。匠人精神就是把一个东西用技术的手段或者用记忆的手段做到极致,设计师在观念上应该更超前,在思想领域更开阔。好的设计落地需要匠人精神,设计概念同样需要匠人精神,能把它做到非常好的状态和非常好的高度,这是完全不矛盾的。

  【太平洋家居网】您刚刚提到平面设计师常有转向室内设计师的趋向和蜕变,对于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相融合,您的看法是什么?您认为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及怎样的眼光,才能在设计行业谋求长远的发展?

  【张达利】未来是一个泛设计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设计师、都有可能成为创意人。事实证明,特别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设计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是他有非常好的天生的感觉和敏锐。平面设计的靳埭强也没有学设计,做过学徒当过裁缝。还有木匠成为好的设计师,原来可能是做皮革的手艺人,可能成为大品牌的设计师。我觉得人人都可能成为设计师,就像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不同点在哪里?你为什么成为艺术家,别人为什么不是艺术家,比如别人拿一个小便桶放在那里是艺术家,你再拿一个放在那里还是艺术家吗?如果你去模仿和跟风,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好的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领域有属于自己的观点认识和体验,这是不同设计师的差异。你可能都是设计师,也可能是艺术家,但一定有好和坏,有的是好的艺术家,有的是一般的艺术家,有的是好的设计师,有的是一般设计师。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主持人】您讲到好艺术家和一般艺术家,就涉及到一个评判标准的问题,您对于好的艺术家或者一般艺术家评判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

  【张达利】这个问题有点大,我觉得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一定是有标准的。首先是经验,他的审美经验的判断、他的见识,他见识过一流的作品,他的境界不一样,可能一眼就看出这个东西好坏。就像美食家一样,他吃遍天下的东西,你做了这个东西,他可能没有品尝就知道好不好。我们设计纯粹是一个视觉艺术,第一就是考验你的见识,核实你的动作和眼光,其次是技术层面。首先见识是你知道这件东西是不是雷同的东西或者学习的东西,学习的程度怎么样,是不是有思想的东西,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其次就是好看。好看的标准很难界定,什么样的东西好看?有些人觉得这个杯子好看,有些人觉得不好看,审美的东西很多哲学家也很难说得清楚。当然,我觉得创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学习借鉴,艺术也有拿来主义和挪用,设计也可以是挪用,你说到现在这个时候完全创新是不可能的,你说你是原创,可能性没有,哪一个东西你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们讲的原创是观念和思想的原创,这是考验艺术品和设计师很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异点演讲这个项目本身就源于张老师讲的“观念”这个词,是一个以演讲的形式展开的开放型的观念交锋的社交平台。那您认为什么样的设计师才能称之为大师?我们经常说某某大师,以前“专家”是正面的词,现在专家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词。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大师,您介不介意媒体或者别人称您为大师?

  【张达利】我觉得这是我最反感的,我觉得“大师”当下是一个贬义词,比如济公大师、算命的大师。这个时代,有思想和对行业起到颠覆推动性和开创先河的人才能成为大师和宗祖。现在“大师”滥用、泛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大师,这是国人认识的误区。当下这个时代,假如说是颠覆性的东西,获得专业高度评价的东西,他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领袖,所以这个时代是没有大师的时代,就是作品好坏的时代。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现场观众提问

  【现场观众】您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吗?我们现场都是年轻人,刚刚张老师提到上海人认可欧美设计师、日本设计师,对本地设计师认可度不高。我们讲米兰、巴黎,甚至我们做设计,用哥特建筑、罗马建筑,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做到设计里面觉得很高大,前两天电影《战狼2》很火,电影里也更多的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国越来越强大、很热血。还有现在越来越多时装周在设计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是不是说当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加考虑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去,让世界都来推崇我们?

  【张达利】谈不上喜爱,但是我愿意了解,因为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的东西,但是也有非常糟糕的东西,尤其是现在抱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的人,或者照搬挪用中国传统符号的东西,我非常排斥。传统文化有特别不好的东西,比如人无横财不富,包括管好自家的事、不要管别人家的事,有很多这种不太好的观念。中国文化领域,很多人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我觉得对未来和当下没有任何创造性。在很多落后和守旧的城市就是抱着老祖宗的事情,那是先人的伟大,不是当下的伟大。我觉得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一些概念,但是好多传统文化的糟粕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占的比重非常大。对于做创意和设计的人,真正好的设计师要把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思想融入到当下。

  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精彩的东西,比如说王羲之的书法,狂草达到一定程度,再超越他的没有,除了毛体另外独树一帜。我是特别反对抱着传统文化不放的,没有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齐白石讲学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学我的技法可能走向死亡,学我创新的精神可能可以生存、自立户,主要是讲这个。现在经济强大了,并不代表文化强大,你强行的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只是昙花一现。国外很多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就像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只是符号和表面的东西,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不是这些表面符号的东西,真正好的东西是去符号的东西。日本的设计为什么好呢?日本也走过这样的时代,很多设计师把民粹化和浮世绘的东西往世界去推,但是很多不被人接受。现在优秀的设计师,没有挪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完全是去符号的,像很多中学还是把中国的空和境界带入设计,体现不同的感觉。

  【现场观众】张老师您好,我是做室内设计的,之前对平面方面非常感兴趣。刚才您讲到做空间方面的,再回顾我做室内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思考方式好像不一致,您在整个空间思考的时候跟我思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一直在做室内的过程中,思维波动性没有那么强,所以想问一下您,您从平面设计到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带着平面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整个空间的?这个过程里面应该有很多我们做室内的设计师值得学习的东西。

  【张达利】我们都学过三大构成,我是这样思考这个空间,比如说这个体面,除了平面功能划分之后,解决一些功能需求以后,立面我就当成一个平面的去做,当然这种平面空间做的过程中不是考虑到单独一个问题,这个平面跟那个平面的关联性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师尤其平面构成的语言用的很多,包括方块的重复、异形的重复、三角的重复或者不同重复的运用,现在好多空间的连接是非常单一的,这当然是一个趋势,不能说哪一个东西一定是好的,有很多空间做得非常好,这是不矛盾的。平面设计师把一些界面的东西可能看成先看成平面的东西,构成它的大小,然后在空间尺度上融进去,当然有时候对尺度的认识性有障碍,就需要对空间尺度有认知的人来配合。

异点演讲实录丨张达利:设计师的多元性

  【现场观众】您演讲中分享的公共项目占比较多,商业设计项目您接触的多吗?

  【张达利】商业设计也有很多案例,但是商业设计有一些做得不太好,有一些特别商业的、完全按照客户想法的东西,我们就放弃了,也不去做。我理解,把商业设计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要做到雅俗共赏,专业的人对你认可,客户和消费者又觉得不错,这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好多设计可能是非商业设计的东西,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展馆是商业的东西,就看你对商业的理解。

  【现场观众】除了设计师的身份,您还是公司老板的身份,肩负着管理和帮助团队伙伴发展的责任,大象设计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规划是怎样的?

  【张达利】最初我的公司是张达利设计,之前主要做品牌和平面的。后来好多客户说可以尝试做一些空间,有一些客户说是不是把空间也一起做了,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公司发展要拓展更多领域,这样就成立一个大象空间,大象空间是合伙人的团队。从成立到现在也摸索尝试了很长时间,看到底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我们抱着这样一个态度,有机会尝试不同的领域。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有前瞻性,要求比较高的,可能是带着前景的客户带着我们走。我们设计师有时候跟不上这个时代,有的客户在这个专业里面可能见识更广、思想更超前,我是希望大象空间能够往这个方向发展。另外,我们现在也会请跨界的人参与讨论,可能不是学设计的,我们设计师时间长了容易固化,不知不觉就落入俗套,就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这个空间就这样做才对,但是实际上不是做空间的人可能想到另外一个点,你可能就茅塞顿开,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得东西。

  【现场观众】 很多平面公司会往品牌或者策略方面转型,一般转型做策略都会提及“定位理论”,不知道您对“定位理论”的看法是怎样的?实际执行项目设计过程当中是否会运用到?您认为“定位理论”在中国未来品牌发展过程当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张达利】定位,有一个精准定位,还有一个模糊定位。未来我们肯定更侧重模糊定位,不会有特别明确的定位,未来我们的方向一定做什么,一定做什么样的展览,展览里面分科技馆、规划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等。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项目,我们希望提供非常有品质、非常好的产品,所以我讲是模糊的定位。

  异星人说

  一是主讲老师专业水平高,在设计领域有多元化、跨界的优秀作品,让我感受到年轻设计师发展趋势---多元化;二是主办方在活动中设置了听众参与环节,让讲座不再一言堂!三是对一个话题,从主讲人到不同领域的听众,每个人不同观点的讲述,使活动从平面化转化为立体化的感受。 让听众收获到一个事物,要用立体化的思维看待!收获另一种观念的感受!

  以视觉传达毕业的我,今天听了我偶像张达利老师的演讲,感觉清风扑面、豁然开朗。他对于视觉设计与空间设计有一种新的融合方式与思想维度,也感谢异点给我们提供这个平。以给予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视野,让我们不单单局限于某一种思维,而是扩散性思维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也是我对异点的理解。异点能让我认识更多的大佬,向行业大佬学习的机会,也能和大家亲密的互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非常感谢张达利老师的分享与异点演讲平台。

  今天有幸,在PINKI EDU品伊国际创意美学院-異點演讲第16辑聆听了张达利老师的分享-设计师的多元性,其中张达利老师有一句:设计师本身就是敏锐的,敏锐造就了设计师的多元性。我非常认同,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多元,并拥有多元的个体,因此丰富自己,也是在丰满自己成为多元的个体,感受颇多,期待下一次的异点演讲。

  异点演讲有干货分享又轻松好玩刺激,给我们每一个行业里、不同的平凡人都有跟艺术、创意碰撞的机会,给每个参与者平等上台表达自己、认识朋友的机会,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参加!感谢张达利老师,感谢异点,祝越办越好!

关于异点演讲

知識公益+演講社交

让演讲成为新的大众体验

书读百遍 其异自见 路行千里 必有异见

主讲人对战大众 1 VS 40 主题演讲

大众演讲人对战主讲人 5 VS 1 即兴演讲

媒体+主持+大众对战主讲人 1 VS 1 即兴访问

以持续对人文与创意的不同见解爲理念

从2013年在上海开始,2017年3月扎根深圳

每年邀请6-12位人文与创意相关领域演讲人

举办11场月度演讲 + 1场年度演讲会

PCHOUSE太平洋家居网独家合作报道

每一场都是知识见解与观念思想的狂欢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