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人眼里,万圣节被他们称为鬼节,它也把万圣节装扮上了古老而又传奇的色彩。为什么万圣节有鬼节这一说法呢?归根结底,万圣节起源于哪里,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在西方国,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在10月31日,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开始,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也有传说是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万圣夜到来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 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万圣节的服装起源于恶作剧,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驾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许打扰。另外讨糖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给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万圣节的服装,万人万相,不只是单调的大鬼小鬼。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裤,再在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长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相信没有人会陌生万圣节的庆祝形式,人们扮作妖魔鬼怪,所以它也被称作All Soul‘s Day(聚魂之夜)或All Saint’s Day(圣徒之夜)。最早的万圣节迹象要追溯到夏末节,也被称为凯尔特新年。
所谓的“索灵”就是孩子们挨家挨户敲门索要礼物,如果不给礼物,就要拿命偿还。为了达到这种传统仪式的效果,所以才把孩子们打扮得想要吃人一样。
对于那些古老的凯尔特节日的庆祝,人们穿着浮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还有就是保护自己不受鬼怪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