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草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的功能。用于吐血、衄血、经闭、崩漏、跌打损伤等病症。据《中药志》载:这是一个分布较广,外部形态具有较多变异的种。故近代发现不少混淆类似品。
《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又称:“苗根生山阴谷中。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蜀本草》称本品为染绯草,并描述:"叶如枣叶,头类下阔。
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皆有,八月采根。"对照《证类本草》中的“茜根”附图,可认为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椒草。
在古代,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椒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证,轻者单用,重者可配小蓟、白茅根、山栀子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椒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其升高白细胞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带芳香环的酚羧酸甙,该有效成分的衍生物椒草双酯已有人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