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樽背景墙以“以美启真,真即是美”的理念深耕行业市场,十年一剑,专注背景墙定制,成为定制背景墙原创品牌。作为行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云樽背景墙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设计团队,引领着行业向前发展。PChouse有幸与云樽背景墙总经理范小刚先生深度对话,听听大咖如何解读背景墙行业的发展趋势,解码云樽原创品牌的经验。
采访嘉宾:云樽背景墙总经理范小刚先生
【PChouse】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下背景墙行业?以及云樽目前的发展情况?
【范小刚】云樽创立至今,见证了背景墙从奢侈品到刚需品的转化。背景墙最初的形态是艺术砖,当时价格很高,终端的价格高达2000元/m2,消费群体普遍是高端消费人群。这就把背景墙抬高到了奢侈品的层次,但背景墙对于消费者的装修需求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它的代替品也有很多,因此覆盖的消费群体并不广泛。那么,行业发展到今天,背景墙已经逐渐成为了刚需产品。由于一线城市的房型以小户型为主,消费能力和居住空间有限,所以目前我们的终端客户集中在二三四五线城市及县城。现在走到四线城市或者是县城,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装修了背景墙,这已经成为他们家装时必须考虑的产品了。
从奢侈品到刚需品的演变,说明着这个行业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产品也在跟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从过去花开富贵、富贵有余等典型的中式风格到现在各式各样的样式,如黑白灰系列、新中式系列等等。未来,背景墙还会有更多符合主流消费者审美观的产品出现。
【PChouse】现阶段消费者对背景墙领域都是比较陌生,未来云樽有计划去提高行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吗?
【范小刚】C端品牌主要面向终端客户,着力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从目前的品牌定位来说,C端品牌还不是我们的发展阶段,我们现在主要是专注于建设行业品牌和渠道品牌。C端品牌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广告投入来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我们提高品牌的认知度有两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经销商。背景墙等这类低频消费品的品牌最大的传播在于经销体系,所以要想提高认知度首先要做的是追求体量,增加专卖店的数量,让更多终端消费者接触云樽这个品牌。我们也希望通过经销商在当地打造好云樽品牌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无论如何发展,最重要的是口碑传播,因为口碑传播是可信度较高、效果又快又好的宣传方式,比如朋友家里装修了云樽的背景墙觉得品质优秀、设计高端,想推荐给你,那么你在装修的时候可能就会考虑云樽这个品牌。口碑传播就是基于亲密关系带来的高信任度从而达到极好的宣传效果,所以我们要做依靠品质、口碑去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另一个渠道就是与青年艺术家合作,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如果产品能够获得设计师认可,那么品牌在渠道体系中就会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口碑度,从而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附加值,让品牌更富有生命力。
【PChouse】据了解,目前云樽背景墙的模式是连锁O2O,请问目前运营效果如何?
【范小刚】目前O2O模式的运营效果是很好的,因为消费群体在迭代,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而O2O模式和这个变化是吻合的。背景墙行业刚刚起步时,消费人群是我们的父辈这一代人,现在已经是80后、90后在主导整个消费市场。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百分之八十的消费者在装修时会先在线上了解产品,百分之三十的消费者会直接在线上购买。像我们这种建材类的产品,消费者看重的是体验,他们往往会在线上了解产品信息,之后去线下体验,再做出购买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O2O模式下的经销商是很受益的。我们在线上给消费者提供一个365天永不打烊的店铺,供80后、90后消费者了解产品,也为线下的专卖店引流,将线上的流量转移到线下。我相信O2O模式会是未来的趋势所在,未来5G时代来临,这个趋势会更加显著。
【PChouse】云樽跟家装教父余工余静赣、青年艺术家凳子、叶可思、万里明等大师联袂打造新品,接下来是否有更多大师合作计划?
【范小刚】我们和余工余静赣先生和青年艺术家们都会有着持续性的合作关系,每一年都会联合他们推出一些新的产品。例如我们3月推出的魔术师系列就是和青年艺术家万里明大师合作的。魔术师系列的产品采用大理石和铝合金材质,中间核心部件以陶瓷和铝合金为材质,耐久稳定且坚固,其造型使用无胶固定技术,无需师傅,消费者可以自助更换四种造型,一年四季都不重样。另外,今年我们也会和余工旗下的德国设计师交流,并且将当下流行的绘画手法融入设计中,致力打造更加新颖、更有艺术感的背景墙。
【PChouse】云樽对未来3-5年内发展中有什么计划和展望呢?
【范小刚】目前我们的重心依旧在二三四五线城市,我们期望先做好下沉市场,再转向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大多数消费者都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偏好简洁干净又有设计感的产品,注重个性化需求。相对来说,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也更加看重服务,需要专业的装修师傅为其安装,而我们的产品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要求高。因此我们的产品要想进入一线城市需要解决快速安装的技术问题,需要实现这一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