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师
设计师独家专访
Master Interview
设计师独家专访
Master Interview
事实上,对于他的身份总是难以概括:不是摄影师,却有众多宝贵的摄影作品;不是建筑师,却熟知潮汕建筑的构造特征;不是专家学者,文化造诣之深厚无人质疑。与蔡海松交流,总能被他为保护传统建筑而奔走的执着感动。
缘起·生于斯长于斯
蔡海松小时候就住在大楼旁边,便利的条件让他和兄长蔡焕松从小就了解并接触摄影。“开始学摄影是受兄长的影响,感觉很新奇,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没有特别关注的题材”,然而他并没有像兄长一样走上专业摄影的道路,而是在1974年随着分配从事了建筑行业,摄影与建筑便在冥冥中连结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脉络……[详细]
守护·为后人留存而拍
为了正确地理解潮汕建筑,他翻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田野调查,走访民间艺人和知情者;为了还原一座建筑的真实原貌,他来回奔波收集信息;为了更好地呈现建筑物,经常在同一位置守候一整天,反复拍摄寻找最佳的光线……[详细]
传承·写书授课薪火相传
24年里,蔡海松举办了多次个展,传统祠堂、村寨、土楼、木雕等图片打动了不少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赞赏,作品《建筑上的潮州木雕》更是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文献奖……[详细]
一个镜头可以见证传统建筑的盛衰荣辱,可以体现传统建筑的灵魂,可以在建筑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可以让后人因为一个人的镜头而记住一些传统建筑。潮汕传统建筑在蔡海松的镜头底下得以永存,但他只愿能够利用镜头忠实地记录曾经的真实,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爱惜并拯救宝贵的潮汕老建筑……[详细]
PChouse
第一次拍摄是什么感受?后来拍摄对象为什么会专注于潮汕传统建筑和装饰?
蔡海松
小时候我住在汕头市永和街,全国闻名的公元厂就座落在家的旁边,从小就知道照相。受兄长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就学会拍摄,第一次摄影的感觉是很新奇的。刚开始学的时候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没有特别关注的题材,后来因为职业的关系开始拍建筑。1984至1989年,单位委派我前往南昌驻点工作,1989年回到汕后发现汕头旧城改造将许多近代建筑拆毁了,深感万分可惜,于是萌发了用相机将那些剩下的建筑拍下来,留做资料的想法。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坚持至今。
PChouse
在拍摄建筑的过程中,您觉得哪点最难以掌控?是如何克服的?
蔡海松
拍摄建筑最关键是要读懂建筑,只有读懂了才能拍得好。另外,建筑是固定的,它与其它门类的摄影有所不同。故之,拍摄建筑要有耐心去观察,观察建筑的外观、造型、神韵与周围的环境,以及选择最佳时间,最佳角度。
PChouse
您对潮汕传统建筑的拍摄和研究已有24年,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坚持?
蔡海松
20多年,目睹了潮汕大批传统建筑遭受自然界的摧残、人为的破坏,许多构件被拆下卖到外地去,如金漆木雕、石雕饰品,剩下的已不多了。我自己无能为力,没法去改变,只能拿起相机拍下来,为后人留些资料。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王辉 佳佳 文字:佳佳 设计:钟庆标 制作: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