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无锡大剧院
项目地点:中国 无锡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面积:78 000 m²
设计时间:2008年一2012年
竹材使用部分:竹吊顶天花板、竹吸音墙面、竹地板铺地、户外景观
竹材内饰细节设计: Pekka Salminen, Martin Lukasczyk, Yrjö Kukkapuro, Fang Hai, Julia Hertell
摄影师:Jussi Tiainen, Kari Palsila, Martin Lukasczyk, Yuan Xuquin, Willem van Bolderen
无锡大剧院在竹材料运用上具有创新性,芬兰著名建筑师佩卡·萨米宁携手大庄竹材共同研发了竹材在剧院建筑的多种用法。
无锡大剧院的主要设计理念基于它的区域位置。剧院选址在太湖南岸地区的人工半岛上,附近有一座高速公路大桥,这使得该基地的位置可与悉尼歌剧院相媲美。该位置决定大剧院成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建筑如同巨大的雕塑从基地升起到50 m高处。建筑的8个巨大的屋顶如翅膀般远远伸出墙外,使剧院看起来像一只蝴蝶。从外观到室内装饰均采用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材料,剧院大量运用玻璃幕墙,从地面、座椅、墙面均采用了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竹材。
建筑设计理念是独一无二的:在钢翅膀内是上千只LED灯,可以根据演出剧目的特点变换翅膀的颜色。由于翅膀底面覆盖的穿孔铝板让此概念得以实现。另一个特别之处是由50根高9米的光之柱形成的“森林”,光柱从主入口的广场开始,支撑起中央大厅的屋顶,并通过沿湖侧的入口延伸至湖中。
一个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特性贯穿于整个建筑:大量地使用既是中国传统材料也是现代材料的竹材。近来一些新的竹材制造和使用方法,使得剧院主要观众厅被15 000块由声学需要与建筑形象决定,且各自不同形状的实心竹材块包裹成为可能。
剧院还采用了一项具有芬兰特色的材料,即剧院观众大厅沿湖一侧的弧形墙上将近两万块经过特别设计的玻璃砖。芬兰的自然,湖泊与冰是建筑设计的灵感。
佩卡·萨米宁专访
UED:您为何在无锡大剧院中选择使用竹材?材料的选用对建筑有何影响?
萨米宁:在无锡大剧院材料的选择中,我们从很多方面来考量,竹材都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就在建筑设计竞标开始之前,我已经认真考虑要将竹材应用到我的新帆船的室内装饰中,这是由其美学上以及生态上的性质所决定的。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欧洲代表提供给我大量的竹材单板样品。主观众厅内选用竹材的原因是基于木材,因为总的来说木材是一种理想的声学材料,并且它与美丽的木制乐器相关联。另外,对竹材的选用还有两个强有力的依据:它的生态性和它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材料。在写竞标的项目说明时,竹材就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UED:剧院建筑对材料有哪些特别的要求?无锡大剧院的设计过程中,您是从哪个阶段开始考虑材料的选择?
萨米宁:在歌剧厅/音乐厅中,墙表面材料的重量至少应为35kg/m²,并且所有的表面都需要对声学要求有精确的应对,比如在某些地方需要将声音反射,而另外一些地方则需要将声音进行扩散。经现代技术加工的竹材是一种易于塑造形态的较重的材料,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已经被考虑。
UED:整个剧场内几乎全部用竹材装饰,您希望带给观众怎样的感受或者说想向观众传达什么呢?
萨米宁:主歌剧厅观众大厅的室内完全由实心竹材板包裹。我们的目标是要为观众创造一个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我们也想通过仅使用一种材料来设计一个拥有连贯与真实感觉的观众厅,这在建筑上将是有趣的,并且首先将符合声学上的高要求。
UED:为何想到要将竹子改造成似红木般高贵气质的外表而不是其本色?又是通过哪些技术条件实现的呢?
萨米宁:在设计的开始阶段,竹材的最终颜色还不确定。我们从几个公司得到了不同纹理与颜色的样品,我们在赫尔辛基的设计团队从两个方面得出了选择的结论:1. 经典的“clue-lam”竹材。使用更为普通的纹理和颜色的竹材,给人以竹子的感觉,但颜色不是像自然竹子一样黄;2. 最近正在进行技术开发的“重竹”,使用竹原材料产品的剩余部分。使用重竹实心竹材,我们可以达到更深的颜色并创造更为欢乐的气氛。高压碳化的方法是获得我们想要的深琥珀颜色的最好方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与竹材制造单位一起做了大量的颜色测试,以确定颜色的使用是正确的,在材料中颜色的分配是平衡与同质的。当我们发现重竹是唯一的达到防火级别的材料时,在这两个选项中的最终选择就相对比较容易了。较深的颜色也更适合剧场的演出。
UED:剧场内曲线设计和异形结构设计很多,您是通过哪些技术手段让这些坚挺而笔直的竹材能够任您所用?而在这过程中,大庄的技术人员又是如何配合从而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萨米宁:室内竹材复杂的几何图形拼接与制造过程是基于现代数字技术。我们使用Rhinoceros 3D建模,对每个平均900mm长、100mm宽、80mm厚的竹材块,采用CNC技术进行切割。一共有将近17 000块竹材块,每一块都是不同的独特形体。我们也对装配技术进行了研发。每个竹材块有两或三个由CNC机器切割的12mm的孔洞,金属杆件穿过这些孔洞被固定到竹墙的次级结构上。我们在室内设计的最初阶段对这个技术进行了研发。在粉碎竹子纤维并将它们压制成块时,竹子会失去它本身的形态并变为一种新的材料,可以被并塑造成任何一种能够想象到的形状。对于我们,最关键的是能够拥有一个好的产品合作方,顺利地推进并完成所有必需的实验。
UED:干燥是竹材塑形的步骤之一,但干燥后的竹材可燃性提高,您是如何使其达到防火安全等级标准的?
萨米宁:感谢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开发,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材料加入了防火阻燃剂,使得防火安全标准得到了满足。
UED:施工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变原有设计来迎合材料的运用的?
萨米宁:我们不需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更改原始的设计。我们唯一关心的是为主观众厅安装竹材块的时间非常短,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我们那时已经注意到在中国设计和建造国际高质量的细部是可能的。由于主观众厅的室内部分是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自然对竹材的室内效果有很高的期待。
UED:无锡大剧院的建成为竹材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之前竹材在国内一直没有被广泛地应用,能否结合您的经验为我们分析一下原因并提出建议吗?
萨米宁:当我们第一次到访大庄集团在杭州的总部,在我与来自业主方面的高级代表范春雨和周鉴握手时,我们确认了该建筑所使用的所有的“木材”都将是竹子。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伟大时刻之一。竹子是一种在中国被忽视和低估的室内材料。原因可能是在中国几个世纪以来,竹子一直被认为是“文人之木”,并且不适合展示在公共空间或重大场合。我相信我们已经在中国开始了一场“竹子风潮”,促进了竹材的使用,因为我们认为它在许多方面将成为未来的材料,并且我们试着复苏它的美学品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加工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连接和发掘中国的传统木工艺。
UED:除了无锡大剧院,您觉得竹材还适合用在什么建筑上?最后能否结合您对竹材的运用为其他建筑师选用竹材提供一些建议?
萨米宁:在各种演出大厅的室内设计中,都有各种精彩的可能性去创新地使用竹材。当然,竹材地板或墙面也都能很好地适应任何公共建筑或是私人住宅。Yrjö Kukkapuro教授是现代设计标志之一—“Carousel”椅的设计者,他引导了PES建筑设计事务所进入中国,向我们展示了竹子的很多新的使用方式。在我们上海的办公室中,所有的家具都是用竹子做的,都由Yrjö Kukkapuro教授亲自设计。他还提到桦树是“芬兰的竹子”,而现代的竹材产品同样可以被应用于家居生活的任何地方——正如我们在芬兰使用桦木一样。
UED将会带来更多关于“竹建筑·竹生活”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