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1、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首先从宏观环境方面着手,制定整体生态环境规划,对果园周围的大中小企业进行彻底的污染控制与治理。第二,对绿色食品芦柑基地周围荒山进行绿化,种植松、杉和毛竹,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形成果园良好的生物循环系统。2、创造良好的果园内部生态环境。疏伐郁蔽果园,矮化树体,培育开心型健壮树冠。对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80—100株的果园,留永久树30—35株,其余作临时树分三年予以回缩和间伐,配合冬季修剪对永久树逐年进行回缩,树体高度控制在3.0—3.5米,永久树去除中心主干枝,压制顶端优势,保中下部四周枝条均匀发育,周围留3—4根主干,使剪后树体中心成开天窗状,以增强通风透光性,协调果园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树体健壮生长,以形成多层次立体结果。
实行草生栽培,改善果园生态。树体1—1.5米处不留草,其余空地让杂草自然生长,每年割草3—4次,将割下的草覆盖于树蔸周围,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又缓解了夏秋果园地湿急剧变化,通过草生栽培还可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水分、养分流失,为天敌提供栖息地,达到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用药次数的效果。
二、疏松土壤,熟化土层。冬季芦柑采果后,根系进入休眠状态,采用新型土壤调理剂“免深耕”每667平方米200克加水60公斤喷施表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为翌年芦柑根系健壮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三、营养诊断,实行优化配方施肥。芦柑山地栽培,土壤PH值极低,依据植株叶片和土壤营养诊断结果,每年株施1—2公斤石灰或壳灰中和土壤酸性,再按优化配方施肥方案,每株增施鸡粪15公斤,补充土壤有机质,然后按照具体单株产量水平分别确定施用肥料量,施肥分三个时期进行,第一次在春梢萌发前,采用拉沟深施,用肥量约占全年40%—50%(N∶P∶K=1∶0.5∶0.7)。第二次在生理落果后,第三次7月中旬前,第二次比第三次施肥量占50%—60%(N∶P∶K=1∶0.5∶1.2),土壤肥力差,结果量多可增施20%—30%肥料,反之则少些。后期根据树势适当根外追肥,喷施Ca、Mg、S、B、Fe、Zn、Cu等中微量元素肥和快丰收、高利达光肥、农呵呵等,确保营养平衡,避免出现缺素现象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边际效应。
四、疏花疏果,控制树体挂果量。冬季修剪时控制结果母枝数量,还可在春梢萌发至开花时剪掉过多的开花枝梢,减少养分消耗;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2—3次疏果,疏掉过多的幼果、病虫果、畸形果、机械伤果、日伤果,促进养分集中供应果实膨大,增加等级率,使一级果(≥7.0厘米)达40%—60%以上。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冬季采果后进行清园,用12—15倍松碱合剂喷洒,消灭越冬虫口,以后根据季节和虫口基数确定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进行用药防治。8月至翌年5月份红蜘蛛、锈壁虱、附线螨、粉螨、蓟马等害虫大量发生时,每株树放养捕食螨1000头,利用天敌、害虫、植物构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关系,达到生物防治,每年可减少化学用药4—5次,每667平方米节省成本200元,施用农药过程中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大力推行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如杜邦万灵粉、杜邦克露、杜邦福星、万兴、易保、猛杀生等交替使用,效果很好。采收前40—50天停止用药,保证果实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六、保护水源,实行节水灌溉。生长期间要求土壤保持水量60%—80%,若低于60%,就应及时灌溉。首先,引进无污染的山涧流水或泉水,建蓄水池保护水源。第二,实行节水灌溉,减少土壤冲刷,发挥水效能。一般在开花期、生理落果后至果实着色前,需水分较多,可采用轮状沟灌或树盘灌水,也可进行喷灌和滴灌。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渍害。
七、适时采收。在11月底至12月上中旬,当全果有1/3—2/3果面出现橙黄或橙红色时即可采收,此时采收可溶性固形物与含酸量可达10—12∶1。采收时宜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小心轻放,避免碰伤,采后果实要及时移入遮荫的地方堆放。丰产树可分批采收,以减轻采后树体失水造成严重落叶现象,确保芦柑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