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破损检测模式将终结 新模式面挑战
pchouse佚名 2014-11-28 09:14:14

  近日,在廊坊召开的家具标委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暨全国家具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朱长岭透露,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委下达的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20073020-Q-607)、2008年下达的《软体家具 床垫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6-Q-607)和《软体家具 沙发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7-Q-607)三项家具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专家审定,最快将于今年底公布,明年有望实施。新的检测标准不仅能测定甲醛,而且能测定同样具有危害性的VOC含量,更重要的是,采用全新的气候箱法,把整套家具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不用破坏产品,“这种变化将是家具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

  指导生产与消费

  据了解,气候箱法是指将整套家具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出的空气通过盛有蒸馏水的吸收瓶,空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量。专家认为,这种新的检测模式是将国际领先技术结合中国实际研发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能指导生产,而且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健康产品。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认为,标准可以变成提升企业高度的利器,从而鞭策企业进步。现在家具行业普遍存在一个怪象,家具企业只有在质监机构抽查执法检测出产品不合格时,才会想办法去整改,那时许多不合格的产品已经流入市场,造成了危害,对企业的品牌声誉也带来了损害。不过,很多企业产品不合格并非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难以掌控。比如,在中国家具协会最近举行的一次弹簧软床垫质量调查中,有一个颇为知名的企业产品不合格,多次检测依然不合格,根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将其解剖并检测每一种物料才发现问题出在一种海绵上,换掉这种海绵,产品就合格了。“无损检测有利于将产品质量监控前置,查明各项物料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指导企业杜绝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消除质量隐患。”朱长岭表示。

  无损检测在指导生产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消费者怀疑家具有质量问题也不敢贸然检测,担心破坏产品后检测不出问题得不到厂家赔偿,就算集美等企业承诺出具检测费用,依然让消费者觉得麻烦。新国标实施后,一旦出现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无需破坏家具产品的任何部件,可以把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整套运到质检机构,进行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帮助分析原因,在进行消费维权时也可以有的放矢。

  新模式实施面临挑战

  既然气候箱法有这么多好处,国标早在2012年完成了制订,并完善了相关细节,为何这么久没有推广?据业内人士透露,新检测模式的实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成本的提高,企业怕增加负担,有些抵触;二是各级质监机构检测手段不统一,致使检测结果不一致。

  成本提高是新检测模式推行面临的现实挑战。参与多项家具国标制订的华日家具技术中心经理陈凤义表示,气候箱法需要将整体家具放入仓中,检测机构要更换现有设备,使成本增加,华日家居这种企业是坚决支持的,但有些企业不愿意。朱长岭认为,行业要进步增加成本是值得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进行消化。

  目前各级质检机构检测手段与方式不同导致结果不一,也是新检测模式推行可能受阻的重要因素。在现实检测中经常出现同一款产品的初检和复检结果不一样,原因是检测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家具标委会已经协调全国九大省级检测机构,统一检测标准,这将有利于每个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互认互通,也方便企业掌控质量。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可引导家具行业从事后质量补救变为事前产品质量认证,不合格的产品根本不能入市,真正规范市场。

  来源:北京商报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