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团圆饭、红包、新衣裳是新年期间人们都会进行的活动,这些表面上的工作往往春节的表层,对于春节内在的精神意义才是它具有永恒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新春佳节的意义非凡。尤其是面对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如今许许多多外来打工的人们,也往往只有在春节才回一次家,享受家庭的温暖。
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新的一年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查看全部内容随着世界的变化,春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在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春节习俗,也因为时代的制约同我们渐渐拉开了距离。虽然有些习俗已经不见了,但是新年还是有很多习俗需要人们了解和掌握的。
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就是新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查看全部内容新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而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的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过年贴春联贴门神是文化,春节挂花灯放鞭炮是文化,至于穿新衣、吃好的、小孩子拿红包都有很深度的文化内涵。春节不只是吃的狂欢,也不是物质的大消费大浪费,还有一种文化在其中,这才是春节的真正内涵。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