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土茯苓的注意事项
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
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的功效。常见于以下几种用法。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 服用土茯苓注意事项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查看全部内容
土茯苓的鉴别与应用
土茯苓片为长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淡棕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间略具维管束点,仔细观察时可见砂砾样的光亮。纵切片常见花纹。导管不规则,富粉质,微有弹性,用水润湿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根茎,又名光叶菝葜。攀缘灌木,1~4m高。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叶互生,叶柄长5~15,具狭鞘,有纤细卷须2条;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或狭卵状披针形,长6~12,宽1~2,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形。生于林下灌木丛中或河岸、山谷中,产于甘肃南部、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海南等地。另外,尚有暗色菝葜(又名白茯苓)及同种肖菝葜属植物肖菝葜的根茎也作土茯苓用。
根茎近圆柱形或不规则条块状,有隆起结节,长5~22,直径2~5,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根茎坚硬,难折断,断时有粉尘散出,以水湿润有粘滑感。饮片为不规则类圆形薄片,表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多数小亮点(粘液质),周边黄棕色或灰褐色。气微,味淡、涩。
查看全部内容
土茯苓的研究与常用药方
土茯苓产自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
本种粗厚的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健脾胃,且富含淀粉,可用来制糕点或酿酒。采用土茯苓水煎剂(剂量:每鼠每日相当生药1g和0.5g两种),土茯苓稀醇制剂(剂量:相当生药1g和2g),土茯苓粗黄酮(剂量:50mg和100mg),土茯苓多糖(剂量:0.5ml和1.0ml),硫酸亚铁(剂量8mg),每组用药3d后分别igl次纯棉酚650mg/kg、850mg/kg和100mg/kg,观察解毒作用。结果,土茯苓水煎剂、稀醇制剂和粗黄酮均具有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P<0.05,P<0.001和P<0.001)。一般棉酚中毒时可用硫酸亚铁拮抗,但能影响抑精作用。土茯苓稀醇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的同时不影响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
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查看全部内容
土茯苓的种植技术
土茯苓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具短分枝,有结节状隆起,长5至22厘米,直径2至5厘米。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突起的尖端有坚硬的须根及残基,分枝顶端具芽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状及多数小亮点,水烛后粘滑感,气微,味淡、涩。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土茯苓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荫蔽。砂质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用种子繁殖,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按行、株距各25cm开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应搭架,将茎藤引上,以利生长。注意松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土茯苓片为长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淡棕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间略具维管束点,仔细观察时可见砂砾样的光亮。纵切片常见花纹。导管不规则,富粉质,微有弹性,用水润湿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查看全部内容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叶菝葜的干燥块茎。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1、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2、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
3、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
4、抗癌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治疗恶疮痈肿作用,各家中医肿瘤学家把土茯苓列为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药物。但土茯苓单方对BBN(致癌剂)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
5、利尿作用:从土茯苓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落新妇甙(Astilbin)能明显增加大白鼠的排尿总量,且有剂量-反应关系,给药后lh能增加尿Na+排出量,但对尿K+排出没有明显改变。
查看全部内容
土茯苓简介
土茯苓干燥的根茎为不规则块状,略呈扁圆柱形而弯曲不直,多分歧,有结节状隆起,长约5~15厘米,直径约2~5厘米;表面土棕色或棕色,粗糙,常有刀伤切口及侧根残余部分,上端具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粗糙,有粉性,淡棕色;气微,味甘淡。
土茯苓片为长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淡棕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间略具维管束点,仔细观察时可见砂砾样的光亮。纵切片常见花纹。导管不规则,富粉质,微有弹性,用水润湿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下列几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在少数地区亦作土茯苓使用:
1、暗色菝葜SmilaxlanceaefoliaRoxb.Var.opacaA.DC.,产四川,又称白土苓。
2、无刺菝葜S.maireiLevl.,其根茎在西藏作土茯苓用,在云南则为红萆薢,参见“红萆薢”条。
3、防己叶菝葜S.menispermoideaDC.,产西藏。
值得注意的是茯苓与土茯苓是二种不同的药物,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土茯苓是常绿攀缘状灌木。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