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生活在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白天在细枝上熟睡,受惊后立即跃入水中。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蝌蚪、蛙、小鱼、蠕虫。产于广西大瑶山。瑶山鳄蜥为中国特产。1928年-1929年间,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前往广西大瑶山,在今广西金秀县罗香乡琼武村采得28条似蜥蜴,尾巴却像鳄鱼的爬行动物。其中2号送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1930年由德国人Ernst Ahl发表为新科、新属、新种,拉丁学名是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1930。属名由Shin和saurus两字组成,Shin是当时野外工作领队教授辛树帜( S.S.Sin )的姓氏,saurus是蜥蜴,表示对辛树帜教授崇敬之意。种名crocodilurus以此种蜥蜴外貌颇像鳄鱼而名。
查看全部内容
变色树蜥可以说是变色蜥中价格最便宜的了,宠物店一般六七十块钱就可以买一对,网上就更便宜了,一般二十就可以入手一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淘宝看看。变色树蜥晒太阳的的时候脖子以上的不会才会变成红色,而且它们非常喜欢晒太阳,还要直晒,隔着玻璃晒都不会变色。这就对湿度要求很高,所以比较难养,小编觉得变色树蜥这么挑剔环境还是应该在大自然中生活,其实它也没有多大的观赏性。
平时很少活动,每天清晨和傍晚出来活动和觅食。食物包括蝌蚪、蛙、小鱼、蠕虫和昆虫等。发现猎物后,便鼓动着眼睑,伸出小舌头,悄悄地接近猎物,然后迅速扑上去,用嘴咬住猎物,再慢慢地将猎物整个吞下去。如果猎物较大,还会用前肢按住,以防止其逃脱。同类之间还经常争夺食物,互不相让,直到将猎物撕开为止。在它清醒的时候,如果受到威胁,就会立即张口,摆开准备应战或攻击的姿势,也有咬住不放的习性,被捉后常以假死来保全自己,甚至将它腹面朝天,都不活动。同类之间也时有因为饥饿所引起的相互搏斗和嘶咬现象,甚至咬断尾部。尾能再生,但再生的尾较为短圆,呈黑色,有小的鳞片,但没有棱嵴,而且不具齿状的边缘。它虽然行动不够灵活,但能捕食陆生的蚯蚓、蝗虫以及水生的蝌蚪、小鱼等。
查看全部内容
刺背鳄蜥的人工饲养并不多见,但也有人成功饲养过刺背鳄蜥,建议饲养刺背鳄蜥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夏季最好做好降温工作,冬天当气温低于15℃时他们也会进入冬眠的状态。刺背鳄蜥的繁殖是颇为困难的,不过困难的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于它们的成长速度恐怕是爬虫类当中最慢的,甚至比龟类还慢,幼体长到成熟通常要15-20年的时间,而雌性平均每4年才会交配一次,但好处是它们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60年以上,因此它们的成长速度与人类很匹配,很适合做为人类终身的宠物。
刺背鳄蜥算是爬虫类中最古老的一种,如今,人工饲养刺背鳄蜥并不是很常见,野生环境下的刺背鳄蜥会以海鸟的雏鸟或鸟蛋为主食。那么人工饲养刺背鳄蜥应该喂食什么比较好呢?刺背鳄蜥以一般无脊椎动物,蜥蜴或海鸟的雏鸟或鸟蛋为主食,夜行性,多数栖息在岩石海岸由海鸟凿出的的洞穴中,幼龙倾向在日间觅食以免夜间被成体猎食,在人工饲养下可以用蟋蟀(详情介绍)当主食。当地的气温比较低,因此饲养刺背鳄蜥的温度最好不要高过25度。台湾的夏天对它们来说温度偏高,要注意降温,冬天低于15度时它们也会进入冬眠状态。
查看全部内容
刺背鳄蜥可以说是最古老的爬虫类之一了,属于夜行性的刺背鳄蜥多栖息在岩石海岸由海鸟凿出的的洞穴中。刺背鳄蜥是比恐龙类还要早出现的爬虫类,他们见证了恐龙的灭绝和哺乳类的兴起。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湖南-可能灭绝)和越南。是中国的特产物种,在地理分布上极为特殊,中国最新曾在广西大瑶山一带的贺州市里松乡姑婆山、昭平九龙乡、北陀乡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乡的平竹、罗莲、罗丹、罗香、琼伍大队部分冲沟附近,以及广东韶关曲江罗坑镇发现鳄蜥,而广西大瑶山发现的鳄蜥又名瑶山鳄蜥。2007年,坐落在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双垌范围内的茂名市林州顶自然保护区里,当地居民开始陆陆续续发现疑似野生鳄蜥的踪迹,2008年经过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及多方研究人员的鉴定确是鳄蜥。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生活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鳄蜥,这一重大发现使鳄蜥的种群数量及分布图被重新改写。当地有关部门立刻着手展开救护工作。在已救护的250多只鳄蜥中,还发现了约50只鳄蜥“准妈妈”,因此该区域的鳄蜥数量还将有大幅增长。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