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蜥属Sceloporus是一个相当大的蜥蜴属,主要都分布在美国和中美洲国家.牠们最大的特征就是身上的鳞片都呈棘刺状,十分特殊.大多数的体色都是接近沙土的棕褐色,并不出众,少数体色鲜艳的种类就比较会出现在宠物物市场上,其中就以孔雀针蜥算是最出色的代表. 分布于美国南部,栖息于干燥岩石区。日行性,地栖。成体长21~28厘米,体型较大,鳞甲粗糙,有一个明显的“领圈”,周围镶以白边,尾部有清晰的暗黑色横纹。体色褐橄榄色至微红色。喉部和腹部缀有蓝色的碎片,但雌性没有。幼体和雌体有更多清晰的横纹。卵胎生,于六月至七月间,产下7~11只幼体。岩针蜥躲入石块和岩缝时动作很快,它们捕食昆虫,偶尔也会吃被风吹落的花叶。虽然是地栖性的蜥蜴,但是孔雀针蜥却经常在树上活动觅食,夜间才栖息于地洞或枯树石块缝隙中,由于活动量大,所以需要比较大的饲养空间.以树皮屑或培养土为底材并布置沉木,石块枯枝等,加上水盆就完成基本的环境配置.灯光以UVB最适合.饲养箱中要保留温度较低的角落让牠们可以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温区,这一点对于长期的饲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查看全部内容
孔雀针蜥价不高.公450 母380 孔雀针蜥,美洲鬣蜥科动物。栖息于森林或湿原岩区,全长19-26公分,头部两侧具有项圈状斑纹。体色会随身体状况而变化。全长19——26公分,头部两侧具有项圈状斑纹。体色会随身体状况而变化。雌蜥以茶色为主,雄性呈绿金属光泽。在交配后约2-3个月,雌蜥便会产下3-6只的幼蜥.幼蜥可以喂食小蟋蟀,约一年以后就可以成熟.幼蜥体色与雌蜥相同,要饲养5个月以上雄性才会逐渐显现体色.孔雀针蜥的寿命比较短,一般都不超过五年.台湾每年也多少都会进口一些成蜥,使得孔雀针蜥的热度也逐年增高. 属于日行性的树栖型蜥蜴,适温25~33℃,习性与绿鬣蜥十分类似,但是更倾向以果实为主食,以各种昆虫类为辅食。它们不太饮用静止的水,主要以叶片上的露水解渴,所以保持高湿度的环境对它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饲养箱需要以高度为主,因此在幼蜥阶段以单独饲养较好,成蜥则成对饲养较好。雌性每窝可产3~7颗卵,大约需要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孵化。幼蜥的饲养难度不高,以类似成蜥的方式饲养就可以养得很好。
查看全部内容
在食物方面就比较没有问题,孔雀针蜥以各种小昆虫为主食,蟋蟀,蚱蜢,面包虫等都是理想的食物,偶而会吃点水果,但是接受度不高.基本上牠们是比较温和的蜥蜴,但是两雄相遇还是一样会打斗,所以最好不要同时饲养两只雄蜥.比较特殊的是牠们的繁殖习性,孔雀针蜥是以胎生来繁衍后代,与一般蜥蜴卵生完全不同.雌雄性的体色差异相当大.体色为鲜艳的翠绿色,头尾加上少许蓝色,十分华丽,雌蜥的体色则偏向黄棕色,朴实许多,也因此雌雄的辨别十分容易.到了繁殖季,雄蜥腹部与头尾的蓝色色泽会特别增强以吸引雌蜥. 主要在于条纹的宽窄,前者的条纹很宽且颜色为灰蓝色;后者的条纹很细颜色为白色。同时斐济带纹鬣蜥体型比较小,背上的鳞鬣也比较细小,斐济大鬣蜥体型至少要大上10厘米,背上的鳞鬣呈现黑色而且比较粗大。此外,斐济带纹鬣蜥雌雄异色,雄性才具有带纹,雌性并没有;而斐济大鬣蜥则是雌雄同色,雌雄只能依赖股孔来判别。两个种类都具有类似守宫的变色能力。在宠物市场上斐济鬣蜥属于能见度最低的蜥蜴,不过印尼的爬虫繁殖场已经着手进行商业化的繁殖,不久的将来这种梦幻鬣蜥应该会逐步出现在市场上。
查看全部内容
孔雀针蜥是一种日行性的小型地栖蜥蜴,分布在中美洲包括墨西哥以南到巴拿马之间的国家如贝里斯,宏都拉斯,瓜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等.牠们主要栖息在400公尺以上的山区森林中,所以比较倾向较凉爽的温度和较高的温差.由于多数是野生个体,牠们适应人工环境的能力较差,初期需要比较密切的照顾才能够度过适应期,否则比较难活过一年以上.虽然是地栖性的蜥蜴,但是孔雀针蜥却经常在树上活动觅食,夜间才栖息于地洞或枯树石块缝隙中,由于活动量大,所以需要比较大的饲养空间.以树皮屑或培养土为底材并布置沉木,石块枯枝等,加上水盆就完成基本的环境配置.灯光以UVB最适合.饲养箱中要保留温度较低的角落让牠们可以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温区,这一点对于长期的饲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饲养时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砂砾,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因为它们喜欢掘洞,所以垫底物的厚度应该最小5~10厘米。日行性,12~14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例如:紫外光管 5.0,强力紫外光灯)。湿度30%~40%。躲藏处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