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巨蜥全长可达135公分,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睛至吻部的中央。头部方至颈背间的大型鳞片略呈圆状。刚孵化的幼体头部呈橘色,但会随其成长而逐渐变为灰色或暗灰色,躯体上具有4条明显的亮色横纹。杜氏巨蜥头部与颈部上方鳞片平滑,至身体后鳞脊状,四肢掌鳞呈黑色状鼓起。雄性的头较雌性大,尾部更宽。全长90~100厘米,尾部截面呈圆形,具盘绕物体的能力,长度约与躯干长相当或更长。具长尾、发达之四肢及趾爪等特征,有助于适应树栖生活。吻部细长,圆状鼻孔位于眼睛至吻部间。翡翠巨蜥的个性比较敏感胆小,所以通常都会躲避人类,也很难适应人工环境,饲养时会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适应期,相对的饲养的难度也比较高,没有饲养巨蜥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尝试。由于是以树上活动为主,翡翠巨蜥的尾巴相对的也比一般地栖巨蜥长很多,而且可以卷绕树木枝干,增加在树上活动的灵活性,同时体型也比地栖巨蜥修长许多,有助于在茂密的森林中迅速移动猎食。
查看全部内容
巨蜥体型大、食量大,体色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目前把巨蜥作为宠物饲养的情况很少,市场价值不大,所以也没有人工繁育的品种。目前国内没有巨蜥的售卖,要想购买只有去澳洲或新几内亚等原产地购买,而且都是野生品种。大概3000左右.虽然翡翠巨蜥的繁殖已经越来越多见,但是基本上繁殖难度是比较高的,主要是雌性比较挑剔,而且必须处于健康状态,才愿意交配。比较好的繁殖方式就是只饲养一对,不多不少。雄性翡翠巨蜥的头部和尾巴根部都会比较粗壮,不难分辨。交配后约30天,雌性就可以产下2~6颗蛋。不过孵蛋就是整个繁殖过程中最困难的部份,因为经常会遇到胎死蛋中的情况,可能还有某些盲点需要克服。在30度左右,正常的话约16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是比较长的。所以如果对蟋蟀面包虫等活饵不敢接近的话就要用肉类或死饵来引诱进食,等幼体可以独立进食之后再改为活饵会比较容易,否则幼体有可能10天以上都不进食。幼体大约两年后就可以成年。
查看全部内容
杜氏巨蜥是栖息于热带雨林内的树栖性巨蜥,昼夜均外出活动,但以清晨和傍晚最为频繁。虽然身躯较大,但行动却很灵活,不仅善于攀附矮树,也能在水中游泳。食物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所有的食物加以选择,以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主食,食物不足时也吃蛙、蛇、鸟、各种动物的卵、鼠及昆虫等,偶尔也吃动物尸体,还时常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每窝产4至10枚卵,20毫米长,直径为10毫米,重约3~4克。在蛭石或珍珠岩上孵化。温度应该在27至30℃之间,经过约120天孵化期。因为杜氏巨蜥体型大、食量大,成年后体色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所以目前把杜氏巨蜥作为宠物饲养的情况很少,市场价值不大,也没有人工繁育的品种。目前国内杜氏巨蜥的价格相比其他巨蜥来说比较低廉,通常一两百元就能买到,但是大多都是东南亚进口的野生个体,购买需要谨慎。曾经有数据表明野生的巨蜥身上至少藏有4种寄生虫,其中一条接受检验的巨蜥体内竟藏有676个虫体!小编相信博氏巨蜥这种生活在热带雨林复杂环境下的巨蜥身上的寄生虫只会多不会少,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购买野生的个体。
查看全部内容
前面我们了解很多巨蜥的种类,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种东南亚的巨蜥—杜氏巨蜥。杜氏巨蜥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栖息于红树林、湿地或热带雨林区,擅于游泳及攀木。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岛屿上,通常被认为是翠绿巨蜥的亚种,但是其体型比翠绿巨蜥大多了,体长约75-100公分,体色也不同,为通体的黑色。杜氏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dumerilii)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栖息于红树林、湿地或热带雨林区,擅于游泳及攀木。全长可达135厘米,位于眼睛至吻部的中央。头部方至颈背间的大型鳞片略呈圆状。刚孵化的幼体头部呈橘色,外形极为艳丽,但会随其成长而逐渐变为灰色或暗灰色,躯体上具有4条明显的亮色横纹。巨蜥为卵生,每窝产5至12枚卵,25毫米长,直径为13毫米,重约3~4克。在蛭石或珍珠岩上孵化。温度应该在27至30℃之间.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