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州国际设计周系列访谈——林学明
pchouse佚名 2012-12-06 16:50:25

  记者:说到集美组,自然会想到林学明;提到林学明,也会想到集美组。站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您认为当初创立集美公司的激情还保留多少?

  林学明:我们一直保留着这种激情。但是我们从学院迈出这一步起,集美组与集美公司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同。学校能把产、学、研这三部分都抓起来,是众多学院包括国外很多大学院所梦寐以求的事。在与国外学院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国外认为这种模式既新鲜也可行,对教学是有帮助的。如果两者关系理顺了,学院能与产业很好的结合,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国际先进的模式。

  记者:从集美公司演变到集美组,外部的环境变了,那么集美组的运作模式还能走多久?集美组内部如何顺应环境的变化?您认为集美组的瓶颈在哪?

  林学明:以前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而现在就大不一样了。但是目前我们竞争的压力是来自于国际大公司。面对入世带来大大小小的国外公司,我们要虚心学习,并在这种竞争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很多项目我们也在跟这些国外公司合作。随着国力的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也在思考设计、文化的方向。以前在生存的阶段,我们或多或少的屈服于市场的要求,但站稳脚跟后,也应负起社会的责任:文化的传承和自然的保护。

  记者:如何让集美组更大产业化?

  林学明:如何让创意、团队、公司真正产业化?这是目前困扰我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培养自己设计航空母舰最好的时机。如果我们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市场还是会被别人抢占。把创意转化成生产力,就是要有一定的规模,这不是个人劳动所能完成的,因此集美组的扩张是必然的。中国设计师不能再埋头做自己有兴趣的一点点事,如果我们做的能转化成一种动力,扩大自身平,为更多人服务才是最好的。

  记者:作为一个民族产业,集美组有考虑过跻身国际市场吗?有什么策略?

  林学明:我们一直在努力,但由于欠缺对国外法律法规的了解,有不少约束。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与西方发展机会的比较中,很难想象中国市场份额的比例有多大。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严格意义来说已经是国际市场的一分子。如果我们不坚守这个阵地,就会被别人占领。不管在哪,都是国际的,所以我们都努力在做。

  敬畏自然,了解自然

  记者:作为一个设计师,您一直提倡崇尚自然。然而这次的经历,对您的信念有影响吗?

  林学明:这次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在这之前我一直很热爱大自然,然而现在看来,这种热爱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是非常片面的、浅薄的。作为一个设计师,只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自然,往往忽略了大自然内在的力量。经历了这么一次生死攸关的事后,我学会了以一种敬畏了解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我还是很想再去西藏,只有钻到大自然的灵魂中去,我才能感受它的点点滴滴。

  记者:设计师对生活、社会、自然该肩负起一种什么样的责任与态度?

  林学明:设计师应该对生活、社会、自然有责任感。但是目前来说,设计师的力量还是很小的。现在所有对自然的破坏,都是两种人驱使着我们去做他们的帮凶:一种是权力的拥有者,另一种是财富的拥有者。作为设计师,我们要坚守最后的底线。

  肩负社会责任,提出现代中国的概念

  记者:您既是企业管理人员,也是设计专业人员,那么在坚持自己艺术内涵与市场需求的问题上,您是如何作取舍的呢?

  林学明: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内部一直争论的话题。作为企业管理者,追求最大的利润是目标所在。但是我们做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文化、艺术搅和在一起。寻找设计师的兴趣、对艺术的追求与公司利益的平衡点,经常成为我们讨论的焦点。这种讨论起源于国内的业主审美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不能解决的。因此我们暂时寻找的平衡点:再好再艺术的设计也要为市场服务,在市场接受的前提下,我们要努力做得更好。

  记者:大家都在说社会责任,那么您认为社会责任包括哪些?

  林学明:一个是经济性:好比说一个项目,如果做出来导致别人破产,这种为了满足艺术的私欲的做法,是没有良心的。作为设计师,我们至少要努力做设计能为客户获得效益,或者有很好的回报。这也是我们坚守的主张之一。

  第二是文化责任:我们社会已经有很多垃圾,不要再做一些垃圾出来,这是对子孙后代永久的伤害。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在充满垃圾的环境中成长,对人的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都会有不良的影响。

  第三是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把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到一定高度,最终会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记者:每个设计师都在寻找自己的思维碰撞点,然而很多人很固执地坚守自己所潜心研究的某一风格,而忽略了面对不同客户所应有的多面性,您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林学明:我的成长经历使我很早就确立了我自身的文化标准、品位。但是不同的时期,要让商业与艺术的境界结合在一起是很难的。但从生存到发展的这个过程中,经历屈从于市场到挑适合自身艺术需求的工作。我们都应该有“根”,也就是我们内在的东西,集各个时期各家所长,结合自身文化,慢慢清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而我的“根”,称之为“现代中国”。

  记者:您所说的现代中国具体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林学明:十多年的发展,使我们站稳了脚跟。但我们从不满足于现状,我们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关注我们艺术事业的进步。在过往,我们还没有一件对我们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研究探索方面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作品。但作为新时代的设计人,我们应该以做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为目标。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设计实践美好未来的机会。我们应共同探索一条于中国本土有机结合的,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设计之路,开创一种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富于东方的有现代特色的设计风格,这就是“现代中国”,像北京北湖玖号、中山清华坊、河南联盟新城三期等作品,都是我们对中国生活方式的探索。这些作品都体现了现代中式的特点,这个“式”更侧重于生活方式,而非流于形式。社会上的回应也相当热烈,其中河南联盟新城三期的400多套住宅,还没开工,就已售罄。这为在摸索中前进的我们,带来非常大的鼓舞。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七彩盛事 2012广州国际设计周

2012广州国际设计周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