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热引发家居思考:中国何时走向世界
pchouse佚名 2010-6-22 18:23:20

  中国元素与中国制造待遇悬殊

  世界时尚之都在意大利,意大利的灵魂在米兰,本界米兰展向全球诠释着自然、混搭、经济耐用、玩乐和中国元素的家居新风潮。伴随着米兰国际家具展“极简主义”的脚步,世界家具设计在古典奢华风格中突破自我,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以传统手工艺起家的中国家具,也在文化复兴中向世界崭露头角。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家具文化得到重新回归,中国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计界。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文化越来越被世界了解,博大、神秘、丰富的中国元素在全球流行起来。早在2008年米兰展上,在中国拥有无数追随者的意大利时尚品牌ARMANI在其展示的经典ARMANICASA(阿玛尼家居)场景,其中,就不乏若隐若现的中国结、水墨画、刺绣等中国元素。

  除了在米兰展可以看到中国元素受到广泛追捧,在北京国际家居卖场居然之家国际馆“家之尊”内展出的很多国际家居品牌,如kenzo、fendi、kartell、B&B等等大牌的产品,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的痕迹。与中国元素被热捧的待遇形成强烈反差对比的中国制造,不但被米兰展拒之门外,中国的设计更是被打上“抄袭”、毫无创意的标签。国外顶级设计师热衷中国文化,他们能微妙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在家居产品中,而中国的设计为什么不能深谙中国文化的精髓?美国布鲁斯特、york壁纸总经理李凤华曾经告诉记者,她在多年做进口品牌经营时发现,很多进口的品牌正广泛使用中国的元素,她认为中国元素还有谁比中国人更能理解和参透,于是正努力建立自己的创作设计队伍,来更好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可以想见,中国制造需要的不仅是去米兰学学抄抄,更需要的是创新和发掘 尚处混沌时期的中国家居界

  今年春季在广东三城举行的“家博会”虽然与米兰展的规格相差甚远,但似乎比米兰展更多派系纷争。京派抱团亮相家博会,抢占有利地势海铺广告,粤派家具随龙凤之家入京,抢滩北方市场,沪派、川派、浙派也不落人后群雄并起,中国家具界一派枭雄争霸的态势,但却难有能独挡一面号令群雄的品牌。这种现象在地板、瓷砖、卫浴等等家居域同样存在。卫浴市场被TOTO、科勒等外来品牌占去半壁江山,陶瓷本是中国人的骄傲,行业领军之位却一直空缺,更不用提成为世界品牌。

  目前,中国存在人口多,市场大,但企业也多,但没有龙头企业,处在一种混战状态,品牌无法在国内成为航母,与国际性大企业的距离更远。但换一个乐观的角度看,家居行业又是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化行业,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必然将成为中国家居航母,也必然能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家居企业。

  中国家居走上世界之路还有多远

  国际性的展会对于品牌来说,意味着品牌在行业的地位和声音,也意味着能有更多的商机和渠道。而如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博洛尼亚陶瓷展,中国企业常常被拒之门外。中国家居企业如何从追随者和观赏者的身份一跃成为表演者和展现者?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到底有多远?追根朔源,目前中国家居至少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

  一是加入更多创意和思想。VDS德国卫浴协会主席Mr.RAJensJ.Wischmann先生在参加2010北京国际浴室设计趋势论坛时向中国的陶瓷企业建议到,中国企业要挤身国际前列,须要有更多自己的创意设计。

  二是发挥制造优势,打造自主品牌。成霖高宝中国区总经理陈宗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一个有着庞大制造力的国家,很多国际性的品牌都把中国做为生产制造基地,从制造水平和工艺上,中国与国际水平是接轨的,我们需要的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百年品牌。

  三是学会将设计融入产品贴近市场,由艺术型转向实用型。“观唐”户外家居首席设计师、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潘杰先生告诉记者,每次他从米兰回来内心都十分苦闷,他看到许多国外的家居设计展示着中国的设计元素,而中国的设计师却无缘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中国的企业宁愿去国外抄别的人设计,也不认可国内设计师的优秀创作。他认为好的设计要与应用紧密结合,而目前国内大多的设计师都偏向理想化和艺术化,也造成了这种设计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米兰家具展引发新一轮的全球家具时尚热潮,也再次让中国企业敲响学习进步的警钟。中国品牌何时能走向世界?中国设计与国际相差几何?但愿中国的家居企业在国际盛会中不断地学习,在市场竞争中继续成长,终有一天国际展会也将成为中国家居企业展示的舞台。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