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体验:低碳环保 生态智能
pchouse佚名 2010-6-22 18:23:20

  到2008年底,全球已经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未来这个数字还在膨胀性增长。我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幸福时,也在“咽下”由工业化驱动城市化带来的苦果,诸如人与环境的矛盾、交通的压力等等。既然城市化的步伐不可阻挡,就必须从城市文明的发展中汲取智慧和生存的艺术。城市最佳实践区 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展台,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得见未来生活。

  实践区不是秀台,而是分享之地

  乘车通过卢浦大桥,或者乘轮渡游弋于黄浦江,看到世博园区一支耸入天际的温度计,如同孙悟空耍弄的金箍棒。温度计系烟囱改建而成,它是上海世博园区最高的建筑。这里原是上海南市发电厂厂房,如今烟囱和厂房一起被改造成城市未来馆,成为城市最佳实践区体量最大的建筑。

  

1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还保留有很多类似的建筑,展厅通过原先的厂房改造而成,锈迹斑斑的梁柱与超前风格建筑光鲜的外墙共生,宛如时空交错中的对话。

  在世博园区设置城市最佳实践区 是本次世博会的一个创举。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是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总规划师,据他回忆,上海世博局向国际展览局提交注册报告草案时,提出要做一个“城市实验区”。国际展览局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建议把“城市实验区”改作“城市最佳实践区”。“世博会不是‘秀’,而是‘分享’,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大家是来交流的,而不是让某一个国际大师来‘秀’什么东西。实验区展示的是一种实验项目,可能也反映了未来的趋势,但只表达了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对未来的看法;实践区展示的是已经取得成效,并且获得国际公认的实践。‘最佳实践’是国际通用的说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好的案例来分享、推广。”唐子来回忆说,一字之差,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76个案例都有自己的原型,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社区、一个村庄,都有自己值得推广和分享的经验,而且有一套成熟可行的方案。

  而在未来城市馆,陈列了数十种高科技产品,其中包括可弯曲折叠的电子纸、激光微型投影仪、可通过便液检查身体状况的马桶等,工作人员告诉小编,这些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将来,而是即将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与发明。

  换而言之,城市最佳实践区已经超出了观赏的“标本”意义,而是可以通过相互借鉴和学习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挑战。

  生态家:追光百叶 自动转变角度采光

  “家”不仅是一个避风遮雨的场所。城市未来的“家”是怎样的呢?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有一幢不起眼的灰白相间的四层小楼,这就是上海案例馆“沪上·生态家”,走进这幢建筑,第一感觉是楼内有宜人的温湿度。

  “沪上·生态家”是根据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量身打造,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将风自然导入室内,并通过植物过滤净化系统,使得四季室内空气保持畅通清新。这幢房子的屋顶可以自由开合,它可以起到加强自然通风和增大室内采光的效果。屋顶安装了追光百叶 ,跟随太阳角度的变化而自动转变角度,并起到遮阳的效果。

  当室内的光线达不到照明标准时,窗帘百叶会自动调整,同时室内灯光也会自动亮起。所需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板、静音垂直风力发电机等所产生的清洁能源。阳面窗台上部分披上了一层植物墙,它可以在炎热的夏季减少强光直射,同时在冬季增加采光。

  在“沪上·生态家”的一面墙壁上,有几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展示。这些建筑材料正是建设该建筑所用的材料,它们都源于“垃圾”,一种是石库门的砖头,一种是用“长江口淤积细沙”生产的淤泥空心砖,还有一种是建筑废料和粉煤灰制成的砖头。石膏板是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脱硫石膏板 ,木制的屋面是用竹子压制而成。它“变废为宝”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态环保并不都是奢侈品。

  各种未来高科技生活产品的陈设也是它吸引人之处。肉眼3D电视、会炒菜的机器人,能自动照顾病人的医疗床,会测尿酸的“健康马桶”和“乳腺癌家庭监测仪”,这些正在走进我们生活的产品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据介绍,这幢建筑比同类建筑节能60%以上,设计者试图通过“生态技术”优化,让人居住得更温馨、更舒适。

  虽然城市最佳实践区 的诸多案例都有原型,且按1:1比例复制,但它们搬到上海后,都是重新根据上海的自然条件和地域性特点重新调整。

  零碳馆 :吃完饭,零碳餐具可吃掉

  未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又将如何呢?不妨到零碳馆 看个究竟。“沪上·生态家”一侧有两幢别墅式建筑,是世博会零碳馆。“过去,我们的建筑都是单向地产生垃圾,现在,我们要让建筑从资源消耗转化为资源搜集型,使它不仅不需要借助外部能量,还能对外供给能量。”世博会零碳馆协调人陈硕告诉小编。

  “零碳馆”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伦敦南部贝丁顿“零碳”社区,但位于浦西园区零碳馆的建筑取材全来源于上海。

  零碳馆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比如,多元化利用太阳能,使之不仅用于发电、供暖,还与被动风能和地源热能共同带动室内通风,调节屋内的温度和湿度;屋顶的22个彩色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黄浦江水源给进入室内的新风降温除湿。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利用食物和有机废料发酵产生沼气能源。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夏可遮阳,冬可保暖。

  同“沪上·生态家”一样,零碳馆的建筑材料也充分变废为宝,墙壁所使用的混合型水泥中含有50%的建筑废料,它采用整体外保温的策略。墙壁是用绝热材料建造的,减少了室外热渗透,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

  观众在零碳馆内可以将餐具吃掉,这些餐具都是用每天营业结束后多余的有机饼干,经过特殊处理制作而成。客人喝酒剩下的瓶子也被店家收集起来,做成店内吊顶、地灯、烛台等装饰。

  零碳馆为访客提供了既环保又舒适的未来生活体验。不过,这不是陈硕的终极目标,他认为建筑只是碳排放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在低碳这个系统工程里,建筑、交通、生产等都在产生碳,必须运用新的城市模式来降低“整体能耗”。未来城市理想的布局是:人们都能在1、2楼办公,再回到3、4楼居住,真正实现“零碳”。“我希望每一个来到零碳馆的人都能获得这样的体验,碳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每个企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运营方式,为零碳作出贡献。”陈硕说。

  未来馆:太阳能电板解决屋内照明

  我们城市的未来会怎样?城市未来馆里运用了许多声光电一体化技术,为我们描摹了未来城市的诸多美好图景,那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也值得人们期待。

  不过,对未来城市最好的诠释还是城市未来馆这座体量巨大的建筑本身。这座过去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作为高能耗的代表性建筑,在不破坏建筑架构的前提下,如今被改造成了一幢节能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城市未来馆的屋顶装上了很多太阳能电板,发电能力达到0.5兆瓦,能基本解决屋内的照明,另外,它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让黄浦江水成为室内自然空调,夏季节省40%以上的运行费用,冬季节省30%以上。

  “保留古老建筑是我们对世博会最大的贡献,在展馆方面,大概1/3的展馆是由老建筑改建而成的。”上海世博园总设计师吴志强曾对外界透露。

  现在人们知道,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园区将永久保留一轴四馆,而小编获悉,作为街区改造范例,城市最佳实践区 也将被保留下来。

  “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居于城市。”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用此来解释人类为何创造城市。

  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发展在积聚人口、提高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所带来的“城市病”也一直如影随形——— 城乡差距扩大、资源透支、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公共设施及住宅缺乏、人际关系冷漠……

  面对城市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们在尊重市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科技的价值取向上找到了一些对症之药。如果你想了解这些人类的智慧,城市最佳实践区有最直观的展示。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