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滞后扼住家具“咽喉” 企业呼唤职业经理人
pchouse佚名 2010-9-06 17:57:11

  东莞松山湖,刚刚经历了人才的流失。为了发展松山湖高科技园区,东莞科技局官员用优厚政策从上海吸引IT精英,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优惠的税收,丰厚的资金扶持,让他们在景色优美的松山湖风景区工作。但是,美景最终敌不过人之所需的周边“宜居”环境。IT精英本月初无奈撤走,他们无法忍受下班后只能联网打机的日子,呼吁莞城完善必要的文化生活场所。

  与IT高新科技行业所享有的舒适工作环境以及行业高门槛的入门标准所不同的是,家具行业因为低门槛、低收入回报以及不明朗的未来因素,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正遭受严峻的人才危机考验。

  “庞大”生产链对人才需求大

  “家具行业很多是家族型的企业。”在家具行业打滚了26年的广东省家具协会秘书长王克表示。

  几兄弟,圈定生产地,建设工厂后,分别负责工厂生产、跑市场找客户,这样就形成了一家加工型的小工厂。没有市场推广的策略、没有渠道建设的概念,一间间家具工厂遍布广东。

  据了解,家具行业从1996年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广东省家具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省的家具销售额总值达到1600亿,登记在册的广东省家具企业有6000多家。目前在中国,家具行业还是进入门槛低的行业。

  因为进入门槛低,不少家具老板从小木匠起家,逐步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企业。“在这过程中,问题就产生了。”志豪家具营销总监张君严表示。“你跟老板讲管理他不懂,讲市场他也不懂。老板没有能力考核底下的员工,没有给员工制定正确的考核标准,很多人就这样浑水摸鱼了。”这是正在家具行业蔓延的风气。

  家具行业,已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竞争,如今比的是竞争的过程。设计、研发、物流、销售,这些生产链的每一过程,都是竞争的重点。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尤为明显。而这些竞争的背后,是靠人才来支撑。

  “从原材料选择,到设计生产、运输物流,家具企业全部一条龙包揽,需要的人才能不多吗?”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国外的知名家具企业,一般负责生产链的"两头"设计以及终端品牌建设,中间环节全部外包给性价比高的企业,这样保证品牌能够提供便宜优质的产品,又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而中国,家具企业一条龙生产服务。企业全国建立的团队,需要一群又一群的人力支撑。庞大的生产链,分散了家具企业的精力,也成为企业的“包袱”。

  据行业人士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具企业将会向“梯形”发展,而不是像家电等行业形成“三角形”发展。“三角形”发展,即几大知名品牌企业垄断大部分市场。而“梯形”发展,则不能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少而多的家具企业充斥市面。“家具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型大,不可能向家电企业看齐。”行业人士分析。

  人才遭遇“拿来主义” 靠频繁跳槽获“提升”

  行业发展的背后,是人才的付出。

  “家具行业‘将才很多,帅才很少’。”从事家具行业5年多的志豪家具营销总监张君严表示。在他看来,从事家具行业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称之为人才的少之又少。

  “不少家具老板都头疼没有人才,甚至包括副手如行政总裁这些高管。”老板忙不过来,但是没有可以委以重任的助手。要建设渠道,没有营销人才;要推广,没有好策划;要生产,没有适合的厂长……这是从事家具行业长达26年,对家具行业有深厚感情,时刻关注家具行业发展的王克眼中的家具行业人才现状。

  缺乏完整的用人、培养人才机制,处于产业升级过程的家具行业越来越“嗅”到人才危机的到来。在王克看来,家具行业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才“拿来主义”。家具企业老板意识到人才的短缺,但是不愿意培养,普遍采取同行之间的“挖角”来应对危机。使他倍觉可悲的是,人才被不断“引进”后,却不得其位,没有被委以重任。如今,这种风气越来越严重,行业为了避免"挖角"发生,甚至避免连同行之间的交流。同样,被“挖角”后不得其位也不断产生负面效应。

  “这山望那山高。”业界人士如此总结。家具企业作为中小型的制造企业,人才在自身企业得不到重用后,靠“频繁跳槽”获取工资的升高,背后牺牲的是自身实质素质的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也难以提升。

  行业呼吁“海纳百川”的老板

  有家具设计师无奈表示,行业缺人才,说到底还是需要老板从根本上改变思路,整个行业才可能获得质的的提升。

  广东省家具协会是我国第一个将家具设计师列入职称评定的协会。为提升行业人士的技能及知识,广东省家具协会定期举行培训,为各家具企业提供沟通的平台。王克透露,面对广东省家具协会的家具设计师职称申办以及相关培训,有老板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万一我公司的员工参加培训,拿到职称后,凭借这个证书向我要求加人工或者跳槽怎么办?”

  在不少家具行业求职者眼中,老板除缺乏“海纳百川”的心态外,甚至连考量的标准也不清晰,于是,浑水摸鱼的日子也过得快乐悠哉。

  “每个家具企业都有市场部,有营销总监,有业务经理。但是并不是每个营销总监都有资格或资历去管理这群业务经理。”张君严表示,家具行业里面,低学历的管理者普遍存在。作为管理者,底下员工的工作如何考核,必须有考核的标准。但是“作为一个业务经理,应该做什么工作,工作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或优秀,这些都没有适合的人去审核和考察。”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人才,面对发展迅速的家具,其实正日渐受到重视。企业在申报中国著名商标等名誉时,人才是不可忽视的考量标准之一。拥有多少具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拥有多少高学历的人才,是否建立研究机构,有多少经费投入研发,这些都是量化的标准。而这些要求,似乎与家具行业实在的发展形成了反差。

  社会力量力促人才发展

  珠三角产业升级进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程中,家具行业也在不断摸索前进。人才作为家具行业发展的一道瓶颈,行业协会也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并采取行动。

  据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执行秘书长王猎透露,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本月初挂牌成立名家具研发院,目前正在整理资源。而成立名家具研发院的目的,正是为设计师、高校研发力量与家具企业的需求搭建沟通的桥梁,为人才提供输出的平台。

  而广东省家具协会,一直以来把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定期举行论坛,让同行能够有头脑风暴的机会。

  另据媒体报道,中国家具经理人俱乐部发起的"中国家具经理人发展基金"于本月中旬组建设立,该基金除用于中国家具经理人俱乐部日常运营开支外,全部用于提升经理人素质培训、经理人论坛、企业参观与交流、行业变革提升等方面的事业。

  种种措施,伴随家具行业产业升级的大浪潮,人才的洗牌格局或许将现。(文章来源:家天下)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