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文化产业规划出台
pchouse佚名 2010-11-02 10:41:19

  除公布规划外,禅城区还一并出台了四个配套文件,明确资金、人才、督办督察等工作机制,以保障规划的全面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记者10月29日就该规划及相关问题,走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市民。

  产业布局

  “一轴五片区”打造智慧禅城

  核心轴——季华路文化时尚产业带

  东西走向的季华路是佛山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它直连佛山“一环”,也是从广州进入佛山中心的一条关键纽带。季华路上高楼林立,聚集了许多金融机构、商场,有“佛山第一街”之称,近年来,祖庙街道着力将季华路建成“总部第一街”。

  《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依托季华路的区位优势,以建设“总部第一街”为契机,以“珍珠成串、长藤结瓜”的形态,逐步建成时尚流行、娱乐消费与研发总部集聚的文化时尚产业带,打造佛山文化产业的CBD(中央商务区)和RBD(休闲商务区),成为体现文化品牌和时尚流行的核心轴。

  历史文化街区——佛山清明上河图

  佛山清明上河图的整个区域就是原来的佛山古镇,规划范围北至海五路(禅城-南海界),南至卫国路,东至文庆路-市东路,西至汾江路。其中汾江河两岸、中山桥、筷子路、祖庙路、福贤路为核心区域,面积约2700亩,整个项目将在3~5年内完成。

  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市民可以在这里赏秋色、行通济、游祖庙、览梁园、喝早茶、品粤菜、唱粤剧、听粤曲、练武术、舞龙耍狮等诸多岭南文化元素,重现佛山古镇昔日繁华,打造一个5A级的中国旅游名镇。

  高科技产业集聚区——智慧新城

  智慧新城的主体位于张槎街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季华二路以南、禅西大道以西、东平路以北,总面积约为2000亩的范围内建设一个起点高、文化内涵丰富的智慧新城。

  高新区内将建立和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开发和推进动漫、游戏、多媒体开发、数字化艺术等多个服务平台,并推动建设张槎国际针织博览城等会展服务设施。“这是一个既有生活形态,又有生产形态的超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张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实现“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南智慧新城”的目标。

  陶文化产业集聚区——石湾千年陶都

  石湾千年陶都发展战略提出了“一核两翼”的陶瓷文化与产业规划格局。“一核”由佛山大道以西、季华路以南、东平水道以北合围而成,区域内包括南风古灶、大师研究院、河宕贝丘遗址博物馆等,是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的集中展区。

  “两翼”分为“西翼”与“南翼”。“西翼”是凤凰路以西的一片区域,承接佛开高速的便利交通,将沿着季华四路打造陶瓷中国走廊,汇集鹰牌等高端陶瓷品牌,形成陶瓷总部区。

  “南翼”是指魁奇西路以南的一片区域,现有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沙岗批发市场等,将形成国际化的零售批发平台,打造成一个以陶瓷为核心的泛家居产业集中采购区。

  新兴产业园区——南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南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包括三大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以锂动力电池和全电动公交车项目为龙头,该项目规划面积为2500亩。目前已与国内外多家公司洽谈并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佛山照明已经初定将锂动力电池和全电动公交车项目落户此地。

  LED产业园以国星光电的芯片、封装和背光模组项目为龙头,园区规划面积为1000亩,首期160多亩已开始着手总体规划,港宏公司投资建设的港宏科技大厦已进入实质设计阶段。

  新材料及生物能源产业园则以生物能源生产和装备、燃具、锅炉制造一体项目为主。目前该园区已向广东省申报“省市共建循环经济基地”,力争五年内实现300亿元以上产值。

  低碳生活功能区——岭南生态水乡

  南庄镇水体面积约占该镇总面积近三分之一,《规划》提出,要以各种文化产业开发形式,打造水乡古镇文化旅游热点。充分利用南庄河滩地和水系资源的天眼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运动、生态娱乐、旅游度假、美食茶艺等度假休闲体验项目,推动龙狮、太极、书法等文化艺术项目融入南庄的景观和园林,建设“观、玩、训、研、展、食”等六大功能具备的养生集聚区,打造珠三角著名的休闲旅游基地。

  配套政策

  设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

  资金: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

  为更有力地推动禅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禅城区特别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明年起,区政府将设立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区财政总额的增长比例逐年递增。并设立禅城区文化产业项目库,在项目投资完成后,由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项目启动补贴。对技术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文化企业,进行一定的租金补贴。

  专项资金将重点扶持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陶瓷、武术、剪纸等非遗项目,经审核认定,可申请领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人才:实施“315人才带动工程”

  另外,关于人才配套方面,禅城区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分三个层次,在社科理论、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培养出一批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实施“315人才带动工程”。

  优秀人才承担重点课题、重点演出活动及科研创作等可获得专项经费的资助。入选5名重点培养的人才,每人每年可申请专项扶持经费5万元;入选25名拔尖人才,每人每年可申请专项经费1.5万元;入选125名优秀人才,每人每年可申请专项经费5千元。

  此外,每年安排10万元,鼓励和支持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大师工作室”、“名人工作室”和“艺术家之园”等。

  专家视角

  未来禅城将是文化产业先进城区

  智慧之花会绽放禅城

  陈可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四川水磨镇的传奇,不如说是广东的传奇,佛山的传奇。佛山人的理念、佛山人的情怀、佛山人的激情,演绎了这一现代传说。如今,禅城人力图用10年的时间,续延、拓展千年的神奇和昭示现代文明的硕果。

  经济、环境与文化三者构成了城市的竞争力,而城市价值的竞争说到底是智慧的竞争。佛罗伦萨老城区保留了文艺复兴时的城市形态,巴黎则把老城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一点,禅城区可以适当借鉴,在最核心文化价值区域,花大力气,有一个“高起点、世界级、震撼的”规划设计。

  佛山清明上河图,尽管将考验禅城区政府的“规划及拆迁的组织落实能力”,正如陈云贤书记所讲的“看准了大胆往前做”,岭南风尚,筑梦禅城,通过10年的努力,佛山的清明上河图一定更有魅力,智慧之花会绽放禅城。

  创意铺展新图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佛山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在佛山市委和市政府关于“四化融合,文化先行”的战略部署指引下,佛山各区的文化产业正形成你追我赶的景象,《规划》的出台,是一件十分振奋人心的事。

  《规划》立足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依托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确立了“以文化为魂、产业为根、四大功能区为支点”的发展路径,以彰显文化对禅城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的引领作用,以突出历史遗产向文化产业实力转化的提升作用。未来的禅城区,将是以岭南文化为特色、以陶瓷创意为优势,以科技金融为动力,以休闲时尚为辐射,以生态养生为亮点,形象鲜明、规模集聚、效益优良、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先进城区。

  《规划》体现了重点板块和核心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建设“佛山清明上河图、石湾千年陶都、华南智慧新城、南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四大文化产业功能区作为重中之重,体现了资源聚焦、政策扶持、创新推动的重点攻略。

  重点项目

  “一核两翼”建成千年陶都

  昨日上午,鹰牌、东鹏、箭牌卫浴、欧神诺、新中源等五家知名陶瓷企业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与石湾镇街道签约,标志着石湾打造“千年陶都”正式迈出第一步。未来几年,石湾将按照“一核两翼”设想,完善陶瓷文化和产业功能布局,建成一个集陶瓷历史文化、工艺创作、总部会展于一体的国际陶都。

  陶瓷中国走廊

  汇聚高端品牌

  按照石湾镇街道“一核两翼”规划,昨日签约的企业将布点“西翼”,即在凤凰路以西的区域,沿着季华四路建设陶瓷总部,未来这一带将汇聚鹰牌、东鹏等高端陶瓷品牌,形成一条陶瓷中国走廊。

  石湾镇街道办主任黄建文介绍说,如果以现在的中国陶瓷城为起点,位于南庄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为终点,这条陶瓷中国走廊重点要建设的就是中间这一段。“这条走廊打破了石湾与南庄的行政界限。”黄建文表示,目前虽然聚集了不少陶瓷企业的展厅,但素质参差不齐。此次调整布局的目的就是集约利用土地,留住高端陶瓷企业总部,提升石湾陶瓷产业发展水平。

  “知名陶瓷企业参与的热情很高,这也为‘西翼’率先振翅高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建文表示,“千年陶都”规划征求陶瓷企业家意见的时候,纷纷称赞“干了一件很多年都在期待的事情”。

  规划让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陶瓷看佛山,佛山陶瓷看石湾”,石湾有着5000年的陶瓷文化,千百年来,陶瓷一直是石湾的一个支柱产业。石湾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只拥有建筑陶瓷或日用陶瓷或美术陶瓷,石湾拥有美术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多样品种,还有殷实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丰富的陶文化资源。

  几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陶瓷产业整治行动让不少陶瓷企业经历了阵痛。“虽然根还是留在了石湾,但是一个产区没有规划,企业也迷失了方向。”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告诉记者,陶瓷人对于“千年陶都”的理解是最深刻的,这个规划可以说是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着36年历史的鹰牌陶瓷今年由石湾镇街道全资收购,在海外游荡十年的“游子”回家之后,参与建设“千年陶都”的热情异常高涨。林伟说,鹰牌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将利用这一契机对技术、管理、人才和品牌影响力等进行升级。“‘千年陶都’需要产业支撑,一大批具有知名度的陶瓷企业不断成长将成为其中的亮点。”

  同样,石湾这片神奇的土地先后孕育了11位国家级陶艺大师,被誉为“岭南民间艺术奇葩”的石湾公仔名扬海内外。此次石湾提出建设大师研究院,土生土长的石湾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称,在陶瓷产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时候,下大力气发展陶瓷艺术犹时未晚。他表示,“千年陶都”项目将赋予石湾陶瓷行业和陶文化产业新的活力和色彩,必将迎来石湾的新辉煌。

  市民声音

  规划勿因人替物移而改变

  说者易行者难

  某广告策划公司首席策划师刘振兴认为, 佛山千年古镇,文化的沉淀确实有待开发、利用、光大,“不失传承、不废文遗”与“兴时尚、崇现代”有机结合,展示现代禅城的千年丰韵,是一件造福当代,传承子孙功德无量的事。

  他说,说者易,行者难。四大功能区,以“佛山清明上河图”、“千年陶都”为最主要,2.2平方公里的建设、改造,其确需要金山银山来堆积啊。在对禅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他又有些担心:这么浩大的工程,这么大的规划,禅城区的财力行吗?

  咬定目标 万众一心

  自称是“佛山情愫”的网民吴矩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既然定了这么一个目标,就咬定它,万众一心,奋勇前行。

  他说,许多事就怕大志漂不定,行动无终结。祖庙东华里改造之初,也是沸沸扬扬、杂音喧腾,但后来坚持住了,摆正了各种利益关系,现在也可谓是只待其成了。

  “当然,在文化产业规划的10年间,会有领导更替、时事变迁,只要规划和蓝图是科学的、严谨的、实际的,就一定要用一个好的制度和形式,把许多目标固定下来,而勿因人替、物移而轻易改变。”他如此建议。

  文章来源:佛山日报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