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四年前,一场仿瓷餐具有“毒”风波席卷全国,上百家仿瓷餐具生产商因莫须有的“罪名”深陷其中,损失惨重。之后,仿瓷餐具的也屡屡陷入危机,到底原因为何?仿瓷餐具屡屡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为你剖析个中原因。
标准漏洞 作坊式生产
导致脲醛树脂之所以在仿瓷餐具中泛滥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问题产品可以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如此广的地域内一路绿灯呢?这些问题产品又是如何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的呢?
董金狮分析说,脲醛树脂之所以在仿瓷餐具中泛滥,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标准的漏洞与缺失。这些问题产品使用了国家明确禁止使用的有害材料生产的问题餐具,却通过了相关标准的检测,在市场上堂而皇之地销售,究其根本,是不法企业钻了国家标准没有要求检测脲醛树脂项目的空子。就如同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般,政府对餐具的监管也往往是末端监管,主要检查产品。然而,《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并未要求检测脲醛树脂,所以脲醛树脂便如同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一般,在仿瓷餐具中“大行其道”,政府部门却无力发现。
按照正规企业的说法,因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脲醛树脂作为仿瓷餐具的原料,所以目前国标中并没有要求检测脲醛树脂项目。此次被查出问题的台州市某家庭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理直气壮地直接表示:“质量监督部门给我们的产品报告都是合格的。”
董金狮进一步指出,现行《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90—1988)20年未修改,已相对落后。例如,一些劣质的仿瓷餐具,在一定条件下,如与食品接触时,可能会释放出三聚氰胺,这样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物质量,叫做迁移量,而现有国家标准并未要求检测三聚氰胺的迁移量。
据悉,经过一年多起草的密胺餐具的第二次修改稿已上报到卫生部。新标准的草案主要对旧标准进行了四方面的修改:强制检验三聚氰胺迁移量;要求在仿瓷餐具上标明“禁止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用密胺”等字样;甲醛析出限量由原先的30毫克/升进一步严格至15毫克/升;明确禁止使用脲醛树脂。但是,对于是否需要强制检测脲醛树脂,目前还存在争议。因为检测脲醛树脂需要使用核磁共振等设备,政府部门的检测机构尚未普及该仪器。
其次,董金狮指出,目前我中国生产仿瓷餐具的企业,只有10%-20%是资质能保证的大型企业,其余都是中小企业、黑作坊或工艺落后的企业,生产不规范。
由于脲醛树脂比三聚氰胺树脂价格低廉,前者每吨约4000元左右,后者每吨约14000元,使用脲醛树脂便成了不规范企业压低成本的手段。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从2008年1月1日开始,食品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但截至12月16日,全国近千家仿瓷餐具生产企业,只有23家获得生产许可证。
专家呼吁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但具有营养价值,同时还应具有安全性。食品安全在我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即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供应;二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应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既包括食品本身安全,也包括包装材料安全。董金狮呼吁,在我们一致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要对食品的包装安全加以重视,树立“食品包装等同食品”的安全观念,为食品安全多加一把锁!
如何来加强食品包装安全呢?董金狮认为,这其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质量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的问题,而是构建一个长期有效的食品安全体制的问题。通过健全政策、完善标准以及提高检测技术来确保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对质量监管系统进行改革,转变职能,吸取终端管理无法保证食品安全监管的教训,实现关口前移,加强对原材料、生产配方和生产过程的监管,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绝“仿瓷餐具风波”类似事件的发生。只有对违法者进行重罚,让他们尝到苦头而不是甜头,能让他们心心生畏惧,才能从根本上规范食品行业、保障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