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产品“掉包”屡见不鲜 诟病缘于利益驱使
pchouselujianyi 2011-3-09 17:55:50

  前言:定制的衣柜与样品不一、地面铺好的地板品牌不和......这样的投诉不在少数。在家居行业存在“掉包计”,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潜规则都显露无疑。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提防。

产品被“掉包”

  事件回放:定制衣柜被“掉包”

  在商家促销期间订购衣柜,到货后发现与样品不符,本想拿出合同来维权,却发现合同太“囫囵”,根本无法成为证据。日前市民李先生的遭遇反映了不少家具定制市场的“猫腻”。

  李先生上个月逛街时,碰见一家家具厂家正在搞展销,商家承诺“只要当天签合同交上全款,可以享受八五折的优惠”,动心的李先生当场就签订了合同,并付了2350元的货款。

  近日,盼望已久的大衣柜终于送货上门,李先生却发现根本不是自己看中的样品,并且内部结构明显偷工减料。李先生立即找厂家讨说法,可厂家坚决认定“这就是照‘样品’做的”。

  李先生拿出了当时签订的合同,希望能以此为证找厂家更换或者退款,可仔细一翻合同李先生彻底没了底气,“合同太笼统了,家具的具体规格、结构只字未提,根本无法证明跟样品有差别,这合同等于白签。” <详细>

    家居产品调查
  • 1.你有过家居产品被掉包的经历吗?(单选)
  • 没有
  • 2.你认为家居行业出现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 监管不严
  • 利益驱动
  • 惩罚不严厉
  • 维权难
  • 3.你会如何避免此情况出现?(多选)
  • 到知名卖场购买
  • 购买前资讯
  • 不太小便宜

推荐阅读:

电子商务促使传统家居解决问题 行业前景依旧乐观
“报告”推动保障房建设 智能家居借势发展
家居保修不得人心 售后承诺成“一纸空文”
3.15维权信心待挽救 家居品牌非诚勿扰
房产家居成最不满意行业

 品牌地板被“掉包”

  品牌地板被“掉包” 供销环节出问题

  新房安装的品牌木地板,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现大面积起拱。他拨打厂商售后电话讨说法,得到的回复竟然是没有其安装登记信息,不能提供上门维修。

  投诉:新装木地板大面积起拱

  “难道我家的木地板在安装时被掉包了?”惊疑之下,他遂向红网“消费维权”栏目发帖投诉。帖中称,年初他与长沙金煌装饰公司签订了一份装修合同,装修价格为每平米460元,木地板定的是“汉挪威”牌。

  2月,他入住新房后,发现家中的木地板有起拱现象,“随着入住时间的增长,木地板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起拱。”期间,孙先生致电金煌装饰售后要求处理,对方却称木地板是由“汉挪威”供货和安装,出现质量问题应该找厂商售后。

  “汉诺威”:找不到该用户登记信息

  他只好又去找“汉挪威”地板长沙售后处,但对方表示找不到孙先生的供货、安装登记信息,所以不能受理该投诉。孙先生这下傻了眼,自己花费品牌木地板的价格,家中安装的却是没有保障的木地板,而且出现质量问题后还找不到负责的对象。

  今日上午,记者来到孙先生家中,看到其睡房木地板确实有大面积的起拱。至于安装的是不是“汉挪威”木地板,由于木板表面没有任何标识无法确认。 <详细>

销售样品有猫腻

  销售暗施“调包计” 样品信不过

  在兔年首个“质量门”、“甲醛门”事件相继发生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3·15”,家居行业又将迎来一次品牌诚信的考验。在购物选品牌的今天,抓质量、重品质早已成为许多家居企业的工作重点,为此纷纷喊出了“假一赔十” 、“无条件退换货” 等多项让人听起来就放心的口号。

  但是,这并不表示家居行业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我们今天首先关注的是家居行业“潜规则”的第一种形式——调包计,即用优质产品做样品吸引消费者签单,而后将“调包”后的劣质产品送到消费家中。消费者对此种伎俩根本防不胜防,吃哑巴亏难以得到任何补偿。

  样品和实际货品不符

  最近,在多次交涉并扬言要告到工商部门之后,家住三元桥的董女士终于收到了厂家更换的一套卧室家具。“没想到我看过的样品还会在生产过程中被调包,这以后买家居用品,难道都要带着专业人士去吗?”董女士颇为无奈。

  一个月前,董女士在一个小卖场里购买了一套卧室家具,当时她看了样品,感觉“长”得不错。按销售员的说法,纯白色的板式家具,边边角角全是清一色的刨花板,家具拉手全是德国进口五金,包括床头柜和衣柜全套,特价6000元,牌子是电视上见过打广告的某知名品牌。“颜色、价格都是我中意的,当时看到那套家具样品后立刻就决定购买了。”性格爽快的董女士付了全额货款,签下购买合同,按照商家的约定20天后等着送货上门。

  然而,让董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左等右盼送上门的产品竟然和看到的样品大相径庭。 “外面颜色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衣柜有3个抽屉底板的颜色和木纹都不相同。我觉得不对劲,找了一个懂行的朋友过来看,他一眼就看出衣柜底板材料和其他部位所用的木材不一样,前者用的是木粉加工而成的密度板,后者是木材碎料加工做成的刨花板,从木材整体性能上看密度板要比刨花板差。” 董女士说,这跟当初销售员介绍的“清一色的刨花板”完全不一样,抽屉底板颜色也和自己当初在店里看到的样品不一样。 <详细>

产品掉包都是利益惹的祸

  产品“调包”诟病缘于利益驱动

  为什么有些企业要铤而走险实施调包计?都是利益惹的祸。

  以目前家居市场在材料上进行调包较多的现象为例,进口板材和国产板材价差在20%以上,国产品牌板材与无名板材价差也在20%以上。用进口板材做样品,送货时用国产板材调包,或者用国产品牌板材做样品,送货时用杂牌板材调包,获得的利润就相当惊人。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调包行为的识别能力太差。以板式家具为例,表层都是三聚氰胺板,里面都是刨花板,不同环保级别的板材,必须通过专业机构的检测才能鉴别,而且甲醛释放量1.5克/毫升(E1级)和0.5克/毫升(E0级)都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看到的无非是花色、光泽、平整度等表面现象,而进口板材与国产板材在这些方面可以做得一模一样。如果厂家在家具的五金零件上做手脚,更不容易被消费者察觉。外表看起来都是光光溜溜的,用一年左右绝对看不出什么问题,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没有感觉了,欺骗性很大。

  防止商家调包,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品牌产品。要做品牌的企业,一般不会拿自己的信誉去冒险。不过,要是品牌企业实施调包计,以其品牌的影响力获得人们信任,就防不胜防了。 <详细>

  PChouse结语:

  在家居产品的销售阶段,商家都会把质量好的样品摆出来让消费者挑剔,但是往往送到家里的产品却令人大跌眼镜。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家居产品时注意仔细阅读购买合同,以防产品被“掉包”之后进行消费维权。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