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富安娜品牌管理总监陈谨:潜心缔造艺术生活
pchouse佚名 2010-8-04 12:30:34

1

  富安娜用其一贯倡导的大家居理念,正在为人们演绎着现代生活方式的理想家居状态,她用一种近乎极致的艺术追求,引领着家居潮流的风向标;富安娜家纺艺术,正日益成为尊贵、舒适生活的代名词。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富安娜总部,和富安娜品牌管理总监陈谨先生一起分享了富安娜的发展历程。以下为访谈:

  渠道为赢 把握市场先机

  【记者】富安娜在行业虽然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但绝对是发展最迅速的,目前已经堪称中国家纺第一品牌,这么迅速的发展和扩张,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占了主导作用?

  【陈谨】作为家纺行业来说,过去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这个产业从他的运作、从他的职业化到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相对来说和其他的消费品比起来他是一个比较弱的产业。这个产业里面借鉴了奢侈消费者的一些作法,运营的规范化以后,应该说他会起到一个快速发展的作用。作为富安娜而言,我觉得可能有两个主导的因素拉动了他的发展,第一个是他的专营店的加盟系统,这种制度在过去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下,大家都是通过传统的国营渠道在运作,包括商场,包括一些传统的百货业在运作。事实上中国传统的百货业应该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期,这一个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传统百货垮,包括一些百货批发站都基本上衰败掉了,这种趋势到90年代的中期非常明显的。

  但是富安娜在当时受这个影响很小,因为那个时候他刚刚开始萌芽发展,应该来说非常有幸避过了这样一个渠道变革的一劫,当时自身的发展集中在渠道的自营包括加盟店的发展,这种发展正好照顾了行业和渠道的复还,所以相对来说他得到了一些更多的行业内的人士的支持。因为很多人、很多企业在当时受制于渠道的崩溃之后,有一些挖到第一桶金的人也在寻找这个行业一些新的渠道,原来有一些老的企业他因为渠道的变化占用了资金,他没有力量去发展。挖了第一桶金的人又了解这个渠道的操作,富安娜可能有自身成长的特点,所以很多人来加盟,这也帮助了富安娜当时在渠道上的迅速扩张。

  【记者】富安娜好像在这方面是开了行业先河。

  【陈谨】正好在大家来应付渠道的疯狂转移的时候,资金被压住、货品被压住,人才的流失的时候,这时候富安娜另辟蹊径,他走他的专营的模式,做了连锁的加盟经营,所以也迅速地获得了加盟资金,提速也比较快。这是在渠道上富安娜当时是走在渠道发展的前列。

  第二个大的因素,就是富安娜坚持自己的原创设计,在这个传统的行业里面,很多的企业设计是照抄,或者是推新品的速度很慢,一个花色5年到10年的速度,这发展的速度很慢的。富安娜当时有意识地吸取一些国外的大量的设计的资源和好的元素,然后自己来进行设计,扩大了自己的研发费用。在花色的开发和新品的推广速度上面超过了对手。应该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富安娜起到了一个提升的作用。所以,在这一块利用了新品的快速推广也拉动了整个消费需求的变化。

  另外一个方面,富安娜第三个比较好地有拉动能力的是,在床品行业大家都盯在低端,富安娜进入经营渠道以后开始盯住中高端的市场来运作,在传统的企业大量的在做低端的时候,富安娜用他的设计和新的工艺去抢占一些中高端,这个市场当时比较空白。这样进去以后基本上没有多少企业跟他竞争,国外的企业也没有进入到中国市场,所以给了富安娜一个比较好的空间。

  在这个中高端区域中一方面自己的发展也比较快,另外一方面也保证了企业的毛利,在利润上也积累了让他能够在专业化,包括品牌形象提升的对自己发展的支持。所以我认为基本上是这三种因素支持了富安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的快速发展。

  【记者】您刚才说富安娜做特许加盟也是开了这个行业的先河,现在富安娜在全国来说,包括海外,加盟店大约多少家呢?

  【陈谨】在国内的店超过了一千一百家,因为我们每个月都在变化,这个详细数字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签一些店的开通,所以今年来说超过了一千一百家,到年底可能会往一千三的方向发展。

  【记者】现在是加盟店和直营店的结合吗?

  【陈谨】对,我们的运作是在一线城市,包括一些个别比较发达的二线。这些区域作为加盟商在运作这些城市的时候他的资源是不够的,包括他的资金支持和推广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公司作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去做的话,在这个市场发展会更快一些。作为加盟商的优势是在当地有他的一些社会的资源,他有更多的人脉关系。在中国内地的渠道有些比较复杂,比如做直营的成本也是比较高,所以作为富安娜在中国内陆地区他是做加盟为主,这种加盟也让自己的运营成本下降,同时让更了解当地的人去做经营的发展,经营的质量和发展的速度也比自己做要更快。

  所以我们结合了两种,一种是一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地方就直营,二线需要一些人脉关系的地方,包括覆盖要做得更细我们交给加盟去做,这两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发展。

  【记者】富安娜现在在海外也开了不少的加盟店?

  【陈谨】我们也在做一些起步,因为有一些海外的人士看到富安娜的设计,因为我们的广交会包括国内一些大型的家纺展会,我们也把自己的品牌做的一定的宣传。这些人也在一线城市看到富安娜的一些专卖店,包括摆设的形象。所以国外的一些人也有兴趣在国外进行推广,同时我们的国贸部也在国外也协助他们进行一些推广。

  艺术生活 从富安娜的每一天开始

  【记者】富安娜的艺术家纺的理念应该现在是在国内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对于做品还有大家普遍关心的健康品质的问题,富安娜是怎么样把这两者结合呢?

  【陈谨】其实健康是一个基本的需求,作为床品企业来说,包括整个行业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对于在材料、在工艺这一块里面有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作为富安娜来说也是获得了国家免检的称号,在质量标准上是按照最高的标准进行看齐。还有富安娜能够获得大量的国外订单证明了自己在面料、工艺和品质控制上取得的一些成绩。

  作为这样的一个传统的产品,你要获得一个发展必须在一些新的感官和设计上有一个提升,传统的这些企业他设计在于他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来做新的发行设计,包括工艺上的创新。

  富安娜随着房地产的发展看到这个趋势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对于床上用品的要求也在做提升,一个从品种上面、从数量上面、品位上面有更多的一些需求了,舒适度上面也有需求了。另外一个,特别是在花型设计上面,包括一些面料工艺上的要求也提高得很快。传统的大家用到30、40支纱就够了,现在新的产品往60支甚至往更高位的发展,传统的发展来说更多的人去走提花类的产品或者是绣花类的产品,或者是一些特殊工艺结合的床品。

  随着这种审美需求和品位的提升,所以富安娜在这一块也下了很多的功夫,也用这个拉动了整个消费需求的增长。

  【记者】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富安娜产品的更新是非常快的,我们新品推出的频率大约是怎样的?

  【陈谨】新品推出的频率应该是很快的,因为我们的设计师团队是很强大的,从花型设计的研发在全中国来说我们的人数应该是最大的。

  【记者】这个队伍有多大?

  【陈谨】有好几十个人。其实我们每年做的新花型也不少,但是真正推向市场的我们做过一些精选择。比如说做了一百种,在内部做一个评估,内部评估完精选出来的我们和加盟商各销售各个负责人再作一个评估,公司结合市场的调研分析,我们会选出当地的主打花型和辅助的推广产品,虽然有很多的设计但是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发展去进行精选。

  【记者】就是说这个精品推出也是经过严格的筛选。

  【陈谨】对,经过严格的筛选,内部要有控制,一个是发行设计这一块能否被主流人群接受,另外一块他的面料、工艺、成本控制是否能够达到差异化生产的要求。

  【记者】我们好像也有一些潮流发布的工作在做。

  【陈谨】我们潮流发布也是和一些媒介单位做一些合作,比如每年我们都会在内部的订货会上做两次走秀的活动,来发布新品、新的花型设计。比如说网络、平面媒体我们会来进行一沟通,在这一块我们也来做一些宣传推广的工作。

  另外一块比较大的推广,我们是在我们的专营店和转轨,每一季度我们会发布新的橱窗,包括在店面的装饰营造上面突出一个新闻发布的水平,用这个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就像百货作为他每次换季和季节性的换季一样,和百货推广的模式有点接近。

  富安娜家纺艺术 社会主流文化的精彩诠释

  【记者】我们当时为什么想到提出“艺术家纺”这个概念?

  【陈谨】前两年在作一个市场研究分析,大家也可以看到一点,很多的品牌提出要么是“爱家”,要么就是“品位生活”的感觉,基本上大家这么多品牌里面其实个性里面做得非常没品,基本上自己的个性化都看不出来,把很多品牌的产品拿出来对比,都差不多,产品的花色设计差不多,店面的装修感觉差不多,产品整个推广的风格表现也差不多。你那个店放在那个地方,明天把那个牌子换掉照样可以销售。所以大家的同质化也做得非常严重。

  我们想富安娜的优势在于在销售、设计上做文章,我们的优势包括我们的表现家居店的风格,包括店面的推广和其他的品牌形成了很大的差异,更多我们是在设计上的提升。所以我们也觉得我们跟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的战役,包括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一块对于这个品牌的定位我们做了提炼以后,把他定位为一个“艺术家纺”,也跟自己常年积累下来的沉淀是相符的。

  然后这种“艺术家纺”定位在中高的感觉,同时符合自己推的产品因素,包括从设计和推广的形式基本相符,也和所有的竞争对手走了一个差异化。因为竞争对手大量用的是一个大众化的。

  【记者】我看雅兰开始推环保的概念,也在走一些差异化的路。

  【陈谨】大家都在找点,从推广品牌定位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家纺行业和其他的消费品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因为家纺行业比如说雅兰拿到的面料,或者是雅芳婷可以拿到的面料我们也可以拿到,大家做的产品其实都差不多。从面料上,从他的原始的东西是差不多的,不像其他的产品。饮料更多的来自于情感的接受权和对新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的功能上面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分,有的是补充能量的,有的是果汁类的,有的可能是补充维生素的,从不同的方向去整合。家纺行业是差异化,有时候从原始的材质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异就在于你的设计。

  【记者】后加工?

  【陈谨】后期都走设计。包括我们去走很多的店,包括我们去看很多品牌的时候,我们会听消费者的声音。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时候他说我要什么材料的商品,我要羊毛的,或者我要蚕丝的,他可以马上第一时间把数据反应过来,然后他去对比你的设计、你的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可能不会说我要什么样的,他可能直接反映出我要时间品牌的。家纺的来料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唯一在后面能够发力的就是在设计上面做文章。

  【记者】我们知道你们跟艺术家杨丽萍合作有一段时间了,跟她合作以后对我们的品牌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陈谨】应该说杨丽萍在这种艺术领域里面,她应该说在高端艺术上她是第一位的,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艺术家。她也做了很多自己原创的设计,作为富安娜来说也是比较推崇这种原创,这种结合是两种之间的定位吻合度很高。所以我们推广当中,杨丽萍的设计我们当时推出来以后加盟商的反映还是很强烈的,我们做了内部的一个推广会,杨丽萍也到场,加盟商的反映非常热烈,我们当时一起合影,加盟商排队全部冲锋起来大家争先恐后。也说明了这些人他对杨丽萍的崇拜也好、看重也好,应该说作为消费队伍来说也是非常认可,推出去以后对自己的品牌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因为其他的品牌也是出了很多的钱,请一些大牌的明星差不多,但是做来做去发现大家其实都差不多。记住这个明星记不住这个品牌的情况发生比较多。

  我们按照自己严格的定位去做积累,一步步地去走,这样给自己的品牌不停地去加分。在选择上面包括推广上面,我们也是把持住这个角度。

  【记者】另外杨丽萍同时也是一位很纯粹的艺术家。应该说这个形象代言人富安娜走艺术家纺路线的概念是很吻合的,

  【陈谨】也符合我们的定位。比如说你请一个大牌或者是香港湾的明星过来,他跟其他的产品也差不多。

  【记者】另外他们代言别的产品也比较多。

  【陈谨】对,一个是代言别的产品比较多,另外一个可能跟自己的感觉有差异,我们当时在选杨丽萍的时候,杨丽萍当时代言了一个帅康油烟机,现在也在做。帅康原来在国内是一个一般消费者的品牌,他的产品品质感觉也一般,后来他也做了系统的品牌工程,现在再看他的产品的设计和店面的形象也好,他现在发展很快。基本上在某些程度上他已经超越了同类了,包括一些国际的品牌。

  不断创新 做家纺行业先行者

  【记者】我们了解建材家居行业目前都比较注重“体验式营销”,富安娜在这方面具体有什么样的做法呢?

  【陈谨】企业营销要看什么样类别的产品,很多的品类大家都在做“体验式”,比如说像饮料他在卖场里面做试饮,化妆品有试用装让你体验,有些床垫可能让你躺下来做感受。

  作为防治产品来说,很多的营销来自于一个是你的感官,你去看这个花色面料,眼睛视觉的感觉。还有一个触感,你摸一个面料,作为这种床上用品纺织品基本上可能是两种感觉,或者是店面氛围的一种营造,也是传达一种情绪或者是一种情感。另外作为富安娜来说,我们也推了一些功能性的产品,比如说一些功能性的枕芯,还有一些功能性的垫。

  这种在功能保健类别的一些人群,我们在一些大的专卖店里面有体验区,他可以躺下来感受这些床品的特点。基本上我们围绕这个去运作,应该说跟自己的行业特点挂钩比较紧密。

  【记者】据我们了解,好像富安娜这两年对企业管理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在国内同行业里面应该是投入最多的,具体我们有什么样的一个做法呢?

  【陈谨】这一块里面一个是工业管理品质控制这一块,在内部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控制度,也通过了ISO9000和一系列的认证,每过一段时间我们有做ISO9000的评估、评审。对内部的人员也会进行培训、奖罚,来稳固这样的一个品质管理。

  同时在内部的整个推广这一块里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培训,每个办事处也好、公司总部也好,每一个部每一早都会有一个晨会,他会把相关的工作进行跟进和部署,对上一天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当天的工作进行一个安排。整个管理方面衔接得很紧,包括内部的部门协调,这一块里面所有的工作岗位和部门职位都做了一个优化,我们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按照书面的部署去走,也规范了每一个流程的工作,即使发生了人员变动的话,也很快能够按照流程安排上手。

  这一块里面也是能够保证他达到一个基本的品质要求。

  【记者】这是一个很系统的管理。

  【陈谨】做得比较系统。具体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品质控制等等。

  【记者】这个投入应该是很大的,应该也是在行业内比较先进的一个管理系统。

  【陈谨】包括现在我们也在和SAP公司合作,正在做ERP上线的一个工作,如果从金额上来算他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是从管理人员成本上来算成本更高了。因为你要做管理的升级,除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更多的是管理人员能不能跟进和坚持。对于人员的跟进和素质上的提升要求会更高,所以有些很多的公司在硬件上投入的,但是软性管理跟不上来,这也是浪费,最关键的这一块是后期的管理能不能跟进和坚持。

  【记者】富安娜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管理,是不是也说明了希望基于此对企业带来更大的提升。

  【陈谨】作为老板来说,他肯定是希望富安娜这个品牌在家纺行业做到第一步是全国最好的企业,第二是亚洲比较优秀的企业,最后发展是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家纺的供应商和品牌商。按照这个目标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体制上面也投入了很多的支持。

  【记者】我们富安娜在龙华那边的工业园区2月份也投产了,现在是不是仍然还在持续建设当中呢?

  【陈谨】2月份可以投产的,现在还是在建设当中,整个园区应该有12万平米左右。

  【记者】建成以后是不是已经成为国内一个最大的家纺基地呢?

  【陈谨】如果加上我们在江苏常熟的基地在内这是一个很大的基地了,年产值是很高的。

  【记者】年产值有几十个亿吧?

  【陈谨】如果全部把它做完应该有超过十个亿,应该其实有时候我们还要看作为一个品牌商来说,我觉得并不是看重自己的生产能力,而是整个你渠道的控制能力,如果你有很多的渠道控制,然后你能够更多地上游资源的整合,这有没有工厂都没有关系。现在国内很多的服装企业把工厂全部包出去了,他不做了,他卖掉了。他把社会上很多的生产资源集合起来,他只做市场的推广和品牌运作,然后把产品推出。他设计出详细的设计和工艺标准以后,他交给这些厂进行一些加工,全部交出去了,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到渠道这个品牌推广上。因为中国现在最值钱的,你的公司并不是大家评估你有工业园有多少的机器,而是在于你在全国你的渠道甚至包括媒体,你在每一个地方的渠道多少,这是最值钱的。

  【记者】这两个工业园建成以后,这对整个家纺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陈谨】在华南的工业园对华南和华中的工业园,我们在常熟的工业园现在也在做二期,全部发展起来以后,对江浙包括北方的物流供应应该是刺激很大的,一方面我们生产的成本要降下去,另外供应的反映周期可以缩短,这个类别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季节性的产品要很快地响应季节,周转快反映数量缩短的话,第一对你资金的压力减少,第二也是把你整个市场的效益提升起来,帮助公司提升市场的占有率。

  【记者】今年的家纺展上听得最多的是“大家纺”的概念和“强势家纺品牌”的概念,您觉得企业要做到一个“强势家纺品牌”,最关键的是要做什么?

  【陈谨】其实作为一个品牌说,国内企业有很多的公司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大家都努力想把它做得很大,但是可能没有去研究这个大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向,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实现这个“大”,有些国外的公司做大是在细分市场上做大,比如我做相机的可能在相机上做得更大更细分,有的公司做相机或者是手机,他在更多的品牌上做大。现在大家觉得家纺可能涵盖了很多的产品,但是作为中国的这种营销渠道而言,可能我们要分析哪些产品能够放到自己企业的渠道去卖,哪些产品应该是在另外的渠道去卖,家纺实际上也分低价值的产品的发展,那种可能更适合于在连锁的方式去销售。

  那种非常个性化的商品,可能需要充实人流量去进行,他可能更倾向于在Shopping Mall或者是购物中心的设点去销售。作为中国大部分的家纺企业来说,他还是一个生活的必需品,包括富安娜在内。富安娜在设计层次展示上更有一个提升,针对这类产品他可能会在一些推进主流商圈或者是社区这一块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我觉得不同的渠道决定了你能卖什么,你如果在一个市场面上做大也能够做大,如果盲目地扩充品种,跟你的渠道定位不相符,也可能迷失了你的方向。我们更多的是看到我们的渠道能够做什么,这个渠道的消费人群他需要什么,根据这个人群来决定我们重点去开发推广的产品。

  【记者】看来富安娜比较重视渠道方面的建设,应该说从一开始赢在这个渠道上面。

  【陈谨】对。其实也是抢占了当时市场的一个空隙,抓住了一个先机来做,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了渠道的问题,大家采取的手段也相似,也进入了这个市场。接下来大家是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对消费者研究的深度和对他的了解,你的产品定位的精准,接下来就是拼这些内功。原来前两年包括现在为止在很多地方是圈地,谁跑过去了把店开了谁就能够赚钱,这是圈地的阶段,很多的行业里面都有这个发展阶段。那么大家开店都开到隔壁了,这时候就开始拼你品牌的影响力,你的产品设计、你的成本控制能力、你的推广能力和你对消费者了解的深刻度。如果产品定位准确,设计大家能够接受,就就能够生存下去。

  【记者】家纺行业也是跟一个房地产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个行业,您觉得未来家纺行业的走势会是什么样的呢?

  【陈谨】其实我觉得两方面的,如果按照销售分析来说,老城区有老城区的消费,新城区和新的产业有一个拉动。但是我们看到老城区是一个稳定的消费人群,而新城区入住以后有一个带动,但是说完全差异化的或者是新城区有多大的购买力也非常难说的。所以这一块里面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分析,实际上关键是在这个社区里面有没有足够购买力的人群,房地产的新小区如果入住率不高的话也会有问题。所以这一块这个产业,跟房地产的挂钩和居住环境改善的挂钩,更多的是来自于他日常的一些消费。

  【记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了一些改变。

  【陈谨】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消费增长,在过去大家可能用着简单的床单,现在可能更讲究整个配套,从枕芯枕套的配套,包括舒适的更高的要求。这两种升级带来整体的销售升级,作为床上用品最后能够获得发展的一个原因。

  【记者】富安娜好像在筹备上市,现在这个情况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

  【陈谨】具体这一块可能需要董秘给我们介绍,因为涉及到上市的工作这一块是他的职责。

  【记者】是有这个计划吗?

  【陈谨】有这个计划,正在做,争取明年上半年。

  【记者】在内地上市还是香港?

  【陈谨】在内地深圳的中小板。

  【记者】未来还有什么大的动作呢?富安娜在计划之内的?

  【陈谨】富安娜一个是渠道扩张,因为从中国来看一千多家店实际上是不够的,在渠道上来说。我们现在也在分析多少人口可以开一个店,可以建立一个网点。因为我们原来在做的在中国加起来所有的数据超过八百万的零售网点,做行业之内的他们会看有多少网点是适合于这个产品的销售。比如原来我作为一个研究院发现,有一种品牌的产品他的市场占有率是2%,他有八百个店只销售到2%的覆盖网点,这明显不够的。我们富安娜还有很多经济发展的镇,包括一些县有需求,包括一些核心一线城市里面,你能够发现一个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方圆多少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之外的地区我们是否还要设立分店,现在我们也在做一个店的覆盖范围的一些分析。

  所以,对于未来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店的拓展。另外一方面提高每一个门店的销售率,如果把这两项工作做好的话,也需要我们花不少的精力。

  【记者】我们预计想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标?比如说打算开多少家店?

  【陈谨】这个数据还是要做分析,因为这个指标很难说要开到多少家,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区域进行分开来分析,因为这个指标是动态的。原来我们是一线城市开店,后来发现二线能开,开到二线发现三线可以开,再往下开发现有一些镇也可开,因为他的经济水平发展上来以后也可以开。在有些地方人口可能向外迁徙了,有必要的话我们可能要把当地的店给关掉,这是一个动态的。

  作为未来来说,其实作为这样一个中国的大的市场来说,作为一个企业除了在自己的渠道去扩张以外,也在考虑多品牌的运作方式,不同品牌的定位。随着消费力的提升,很多人是个性消费,如果你面对这些个性消费者你用一些大众化的品牌去运作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未来要提高自己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可能会从多品牌运营的角度去考虑。

  【记者】目前我们旗下有几个品牌?

  【陈谨】目前我们有四个品牌维莎做高端,他和意大利合作,富安娜是做很大的一个面。我们虽然把他定位为一个中高端品牌,他涉及面会更大,设计面会更趋于大众化,虽然做得比较欧化、比较时尚,但是可能是一个大众喜欢的品牌。馨而乐我们针对的是一些20—40岁的女性,他们个性比较年轻活泼一些的,向往“公主梦”、“少女梦”的品牌,他的定位是在设计风格上。“圣之花”的定位可能他在成本上要做更多的一些控制,做比较简单的花色面料的设计,简易的包装,他是满足中低的市场。他走的渠道更多走的是超市的渠道,满足基本需求这一块。

  针对不同的人群和渠道我们设立不同的品牌进行经营。

  【记者】一个店会卖一到两个品牌吗?还是单独的?

  【陈谨】有的店我们会同时出现,比较大的旗舰店可能有时候去单独运作,根据当地的一些经济发展来看。因为他的定位不同,富安娜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一个家纺品牌,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他看作一个渠道性的品牌,特别是7—11或者是屈臣氏,屈臣氏很典型,一开始他是做渠道品牌,后来为了发展他又做了很多屈臣氏品牌的商品,他这样做又把屈臣氏这个品牌变成了商品品牌。

  所以现在的发展来说渠道品牌和商品品牌融合在一起。所以从某种程度商来说,富安娜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商品,走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把他作为一个渠道的品牌。

  【记者】就像美克美家一样。我看到你们有很多临街的独立店,都是统一的风格和LOGO,非常醒目,走到哪里一看就知道这是富安娜的店。

  【陈谨】对,这个品牌有的地方在中高端地区把维莎带进来进行推广运作,在一些社区里面可能也有一些馨而乐的产品,富安娜在这方面实际上也在往渠道影响力方面做发展。

  【记者】今年我们在品牌推广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大的计划?

  【陈谨】我们首先要发展现有的产品,新的产品有一个规划,现在没有最后定下来,我也不好透露。规划上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完了,具体的可能有一些细节最后的沟通。

  【记者】好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