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强:设计师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意,对纯粹设计的坚持
pchouse佚名 2015-6-25 17:59:21

谢磊参赛作品《纯粹》
谢磊参赛作品《纯粹》

  【记者】您这次挑选了33号作品来进行点评,为什么会比较喜欢这个作品?

  【于强】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来考量这幅作品,可能就会像他这个作品题目一样,《纯粹》,纯粹一点,我就是喜欢这个作品。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设计师,可能会有比较多的条件去限制你,让你的作品做得比较商业,但是我认为设计师最大的价值还是在创意,对设计的认识,以及对纯粹设计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是有尺度控制的,但在你心里应该保有这样纯粹的东西。

  在这样一个设计比赛当中,虽然这是一个比较商业的楼盘和项目,但这个设计师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出发,没有做的很奢华去迎合一般大众的口味,也没有做得很繁复,显得比较丰富和饱满,相反它采用另一种手法去做得比较简约,也融汇了一些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我能够看得出这位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热爱,他有在研究,并且想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我个人比较赞赏的方向。

  我认为参赛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设计,而不是单纯为了迎合的设计,我们毕竟是在做一个设计比赛,我们要鼓励这种多元。像刚才我提到这次大赛和往年有什么区别,除了我说的一个数量,一个是成熟度,还有一个就是今年的参赛作品有百花齐放的感觉,这应该去提倡。而且这个作品本身也做得不错,处理手法也相对比较成熟,所以从综合角度上去评判,我认为这是一个挺好的设计作品。

谢磊参赛作品《纯粹》

  【记者】那如果一定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您觉得这个作品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改进?

  【于强】谈不上改进,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如果我来做的话,可能我会让这个空间更加宜居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提炼,也可以做得更概念一些,符号可以不用那么明显,可能只要从思想的角度去挖掘,给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韵味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这么多的符号,也不一定要有这么强烈的色彩。当然要强调这只是属于我个人的喜好问题,谈不上不足吧。

谢磊参赛作品《纯粹》

  【记者】其实对您的作品有了解的话,可以发现您的作品大多偏现代简约一些,而且想到您的作品就会令人联想到白色等素雅的色调,但是这个作品的颜色其实是偏暗沉的?

  【于强】对,所以我个人感觉如果是我来做的话,色调上我不会做得这么暗。想象一下如果我自己生活在这个房子里,这个房子虽然很酷,但可能我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如果是我来住的话,我会做些调整。但这作为一个参赛作品,作为一个设计的概念,它往这样一个方向走,作品本身还是比较完善的。所以虽然我不会去住这样的房子,但是并不影响我去欣赏它。

于强

  【记者】像今年大赛还有一个新的亮点,就是今年有女设计师来参赛,您有发现吗?

  【于强】从作品中其实不大能看出来。但是有一个作品,我比较喜欢,所以我特别留意了她的参赛资料,80后,还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女设计师。她的设计看起来比较成熟,挺大气的感觉。其实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女设计师,她的作品能做到这种程度,表示她的控制力还不错,在整个气氛的营造上也处理的不错,比较简洁和自然,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房子。

  【记者】那有没有什么地方您认为是可以稍微调整下,就有更好效果的地方?

  【于强】设计可以再深入一些,做出一些情趣来。现在房子有了一个干净的底子,但可能缺乏一些情趣的感觉,让这个房子更加生动、更有感觉。不过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作为一个年轻的设计师留有空间,今后再去深入是可以的,她有很大进步的空间。相比一些做得太过于复杂的作品,她的功力会更好些,也更容易进步。

耿茜参赛作品《归属自然》

  【记者】这个作品在平面规划和空间利用上呢?您觉得她处理的怎样?

  【于强】在平面规划上,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还算是利落,还有空间。可能随着设计师的生活阅历和年龄的增长,她对住宅的理解,在平面上就能体现出来。现在这方面虽然还欠缺一些,但这个欠缺是正常的。

  【记者】那么在未来她应该多注意哪一方面的培养,您给她一些建议吧!

  【于强】要多去体验一些生活,尤其是高端生活住宅里的生活方式,从这方面去做一些体验和研究,多看、多见识一些。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讲,做这种住宅的设计,尤其这种高端住宅的设计,应该有生活方式的基础在里面,令设计更加丰满一些。

  【记者】您还是比较支持行业里多一些女设计师加入进来?

  【于强】当然,很好。很多女孩在做设计方面是挺有优势的,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女生的色彩感觉天生就比男生好。

耿茜参赛作品《归属自然》

  【记者】那您也支持她们多参加一些设计类的赛事来展示自己?

  【于强】我觉得可以多参与,有一些展示的机会,促使一些交流,也可以令自己被更多人发掘,是挺好的一件事。年轻的设计师之间,或者我们和他们之间多交流交流,对他们比较有好处。这位设计师有这样的基础,应该会进步得很快。

耿茜参赛作品《归属自然》

  【记者】除了刚才您对两幅作品给予的点评和肯定以外,您是否发现今年参赛作品中,有存在一些问题的,您给指正一下?

  【于强】作为我个人担当评委的角度来讲,我希望看到很多不同感觉的东西,其实成熟度不是唯一考量的标准。我更加愿意从作品中看到一些个性,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之类不同的东西。虽然这个设计师还比较年轻,她可能对生活的理解是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但是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有这样的习惯,是要靠自己的理解去做设计,而不是去给客户一个所需要的形式而已。我现在就经常告诉自己,“你不理解的事情不要去做”,设计里应该是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哪怕是幼稚的,如果我是评委,我都会支持他,尽量给他高分。

  像这样的比赛,虽然是发展商提供的户型,但是你可以尽量让它不以销售为唯一目的,毕竟这不是在做一个真实的样板房,明天就要给客户看。你的设计应该是给人们展示一种生活方式,也许这种生活方式在当下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但它只要是一个先进的、新的、好的,尤其是好的理念,我们都应该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令我们的参赛作品有价值。

  其实参赛作品中有很多很成熟的作品,我并没有拿出来说,是因为我们整体都在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可能我们做得会更成熟,我看到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很有启发。虽然我是评委,但是我也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有启发的东西,能够唤起一些灵感的激发,这应该是比赛所应该带来的,因为它是超越于现实的,如果能够更加超越一些就更好。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理解,设计里应该要有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

  【于强】对,至少我现在是这么做的。可能不止是做住宅设计,哪怕是做离我们生活最远的办公设计,我也会觉得它有它的办公生活。办公室里应该融合什么样的办公环境,办公理念,怎么让在里面办公的人,是喜欢,喜悦,感觉是最舒服的,我会这样去考虑问题。然后用比较先进的,越来越人性化的办公理念来做设计,把我看到的、我理解的一些好东西,包括我一次次做自己的办公室时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把它们放进去,我觉得这才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当然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我会更注重前面的体会那一部分。如果在这方面的体验不足的话,我想我是没有胆量去给客户做出来的。

  【记者】好的,谢谢您的精彩点评,相信您的点评和肯定能够让参赛设计师从中受益良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