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校园公益改造项目 阐述第三空间的故事
pchouse佚名 2016-4-07 10:41:08

  NO.2 选址进行中

  2015年11月18日 15:26分

  地点: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彝族自治县岔河乡 河外完小

  “考察第四站来到彝乡河外小学,看着孩子们天真纯净的眼睛、看着校园背后大山里层层叠叠的彝寨民居,直觉告诉我就是这儿了。”

  ——2015年11月18日记

  NO.3 方案进行及深化中

  2015年12月17日——2月18日

  地点:深圳 创域设计办公室

  “建筑数易其稿,反复而纠结;如何构建一个独特的空间去传递设计真正的价值,在过去、历史和当下、未来的轴线上构建一个真正的桥梁,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趣味空间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2016年2月18日记

  设计的关键是交流与沟通空间的创造

  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关注点:应当首先放在如何充分表达和挖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承上;放在如何平衡好教育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建设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相契合上;放在如建立和促成师生与校园环境文化之间形成情感互动和谐共生上。建筑空间环境作为人们行为的载体,两者之间能否形成“对话”就理应成为设计中追求的核心目标。

  我们设计的目的不是扶贫,而是通过设计构建第三空间,为现行的教育体系作一个补充。

 

  NO.4 方案汇报

  2016年2月3日

  地点: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彝族自治县岔河乡 凤窝村

  “表述方案的过程带着一种特殊的心情。这是我多年来的方案讲解中最饱含情绪的一次,一气呵成如释重负,大家的颔首和热情交流,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2016年2月3日记

  殷艳明先生再次走进岔河乡,在方案交流的同时,《云南玉溪河外小学·第三空间》校园公益改造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及媒体等的大力支持。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预计2016年9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NO.5 十五周年新闻发布会

  2016年 1月19日 15:00

  地点:深圳 创域设计办公室

  “一转眼公司已走过十五年历程了、在设计的日与夜中成长我们努力前行、心怀敬畏,2016年【共创·新域】系列活动,特别是《云南玉溪河外小学·第三空间》的公益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第三空间’是设计与教育结合的创新模式,是我们基于思考论证后的新思路。【设计与教育结合、用设计提升乡村教育】,从对小学教育的思考到未来的设计改造可持续性发展、以点带面,引发社会和媒体对当今教育体系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各大媒体对活动的支持。”

  ——2016年1月19日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建设和经营好一所可以百年树人的校园不是朝夕之事,其间一定浸润着育人者爱心与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时至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理应从更高更深的层面来思考和把握两者的关系。校园的改造与建设,无论是从资金注入还是建设周期上讲都是一个持续投入和发展的过程。长期有计划地总结、研究,甚至预测学校建设发展的方向来适应和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做校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尊重昨天的历史,考虑今天近期的急需,亦要思考明天发展的方向与可能。

  3月29日,殷艳明在朋友圈中公布了一个好消息——从走访、选址、方案到汇报历时4个多月时间,终于拿到了工程项目许可证!他感慨道,虽然公益项目的每一步前行都不易,但是如果设计和乡村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能给山里孩子和现行教育体系的完善尽绵薄之力的话,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我们期待项目竣工后的效果与带来的影响!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