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因为热爱,他背上了一把吉他就走上了追随音乐的道路;因为命运,他意外发现设计的世界原来精彩万千。让人好奇的是,一个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摇滚狂热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做出这样安静平和的作品?他是中国当代先锋设计师潘冉。面对众多中国设计师各自拥有的东风美学风格取向,他对自己的作品做出怎样的选择?
无论是对摇滚的执着还是对设计的激情,潘冉始终都是一个充满了艺术细胞的人,因此不受束缚的自由基因和传统文化的沉稳内敛在他的作品里产生了矛盾却和谐的化学反应,使其作品具有浓重的东方意味而又不千篇一律。
【关于潘冉】
潘冉
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
梧桐学社创办人
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国际室内建筑师联盟成员(IFI)
南京室内设计学会青年设计师分会会长
老门东历史街区评审委员会设计顾问
潘冉先生从传统筑造功法到艺术领域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出发,完整清晰的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被誉为当代建筑室内设计东方精神推动与践行之代表人物。代表作:来院、小东园、竹里馆等作品中透出的人文气息,暗藏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并喜从江南文人墨客的精致生活态度中,解读空间美学与哲思。其团队严实的训练与15年精英客群执业经验;造就其事务所成为中国当代最具设计统合能力的设计团队之一。
【奖项及荣誉】
德国Red Dot Award红点设计奖
德国WAF世界建筑节奖&INSIDE世界室内设计奖
入选美国建筑设计奖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年度设计公司
台湾TID室内设计大奖
香港《Perspective杂志》颁发的40under40亚洲室内设计卓越设计师奖
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师奖
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设计奖 建筑类“金奖”&室内设计类“金奖”
美国IDA国际设计赛事建筑类和室内设计类特别提名、银奖、铜奖
伦敦设计奖London Design Award
日本JCD Design Award全球100. 银奖
《精品家居杂志》 BEST100 AWARD中国最佳空间设计大奖
APIDA香港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
第十四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餐饮空间大奖
以下是PChouse对潘冉先生的访谈实录>>>>>>
从摇滚份子到设计好手
【PChouse】您本身是学建筑的,却从事着室内设计,能和我们聊聊您的设计成长经历吗?建筑学知识对室内设计有无影响?
【潘冉】上学时母校建筑系共有城规、建筑学和环境艺术几个专业。在大学前三年这几个专业理论课程基本相同,整个年级更类似于一个大班级,只是在最后毕业阶段针对不同专业的方向课程会进行相应调整,加上母校的教育体系非常的系统、完整,所以原则上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适应以上三种专业工作的能力。
潘冉作品:《竹里馆》
潘冉作品:《竹里馆》
潘冉作品:《竹里馆》
但令人惭愧的是,自大一开始,我就在校外租了房子玩摇滚,大学几年几乎没有认真上课,梦想音乐上能有所发展,但最后还是兜兜转转回归本专业,内心一度非常迷惘。临近毕业,家人帮我在南京找了一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来了南京,也因为这份工作开始接触室内的项目,认真钻研一下发现挺有意思,同时也受到了很多前辈的鼓励和认可,便一直做了下去。
让我困惑的是,为什么大家总认为建筑学和室内设计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塑造一个完整的空间形态,建筑内、外应该在同一个逻辑关系下进行。建筑设计本身就包含室内设计部分,室内设计可以理解为建筑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延展。建筑学知识,就是室内设计知识。小到家具桌椅,大到建筑规划,设计公理可以通用。
潘冉作品:《竹里馆》
潘冉
【PChouse】您有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在您看来,“好设计”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
【潘冉】我们总说建筑作为人类抵御天敌的工具,诞生伊始就注定了它的反自然属性。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在设计的时候要摒弃哗众取宠的技法,报之以更谦逊的态度。个人而言特别欣赏“受自然恩惠,但求平等,不欲瞩目”的空间性格,在设计时会相对较关注“克制”与“梳理”两个方面。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优秀的表现手法有多种,好与不好,先看与自然是否契合,对环境有无贡献,再考虑其表达出的内容、运用的技法。关键还是看“合适”二字。
潘冉作品:《来院》
从传统东方到文化并蓄
【PChouse】近年来,一些国际设计大师也运用中国元素,他们的表现和中国设计师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是否够“中国味”?而你心中的“中国味”是怎样的?
【潘冉】中国味不应该与中国元素划等号。中国味需要满足的不仅是表象物质,更需要设计来源自传统人文的精神内核,反应出中国特有的文化品格。相对于国外设计师,本土设计师骨子里流淌着东方血液,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观念,使其可能更容易达成精神层面认知上的共鸣与契合。但这并不能说明本土设计师就具有绝对优势,不管来自何方,想驾驭中国风格都必须从研习东方文化入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脉,深入探索中式的生活方式和美学体系,才有可能塑造出具有中国精神气质的空间。
潘冉作品:《来院》
【PChouse】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商业诉求和艺术创意,结合点在哪里?许多设计师都尊崇“修旧如旧”,您却说这是“对时代的抄袭”,为什么呢?
【潘冉】设计过程存在艺术创作的部分,但是设计作品不能完全等同于艺术作品,在解决美学问题的之前,必须要解决功能问题,体现空间价值。不同于艺术作品,一个单纯抒发设计师内心而不被世人接受的作品,没有人会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它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用来等待被人理解。设计师需要秉持细致入微、善意体贴的心态先去理解甲方意图、使用者特性,再有限地注入自我表达的部分,使之达到平衡。
随着历史演变发展,我们国家历史上各个朝代基于不同的时代特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建筑构造、室内陈设和艺术作品上都呈现出很大的区别。假设“修旧如旧”看法成立,那么哪一个朝代先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方式能完全和现代人吻合呢?哪一个朝代的设计风格能够为当代设计套用呢?完全翻旧拷贝这种做法,隐晦而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赤裸些也可以理解为“对时代的抄袭”。设计师不应该满足于生产赝品摆设,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对当代社会的贡献。
潘冉作品:《来院》
【PChouse】很多设计师都以多变的的设计风格为特点,而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传统中式风,是否有想过改变呢?
【潘冉】我们承接的项目类型非常多样,包括餐饮商业、精品酒店、房产销售中心、样板单元等等。在选择业主时也会侧重什么特定类型,只要是有想法有追求、志同道合,都会全力为其呈现不同类型的最优质的作品。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一直以来我们的设计作品都在呈现多样化。直到2010年后,接连投入一系列历史街区的修复重建工作中时,在此类背负有社会历史责任的项目中,我们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一边学习古人的精华,一边解读当代的行为方式,敬畏传统同时尝试先锋,项目完成后受到较多的关注热议,导致大家比较容易第一印象中将名谷和中式标签紧密联系起来。大众舆论对于此类设计的关注恰恰表明了我们国家经历文化断层之后,社会对于文脉溯源的渴望,目前也是我自身的兴趣点之一。至于设计风格什么时候改变,怎么改变,一来要看项目情况与周围大环境的契合,二来要看介时心境,不作强求。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PChouse】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它的国际化应该是怎样的?“将科技与先锋艺术纳入设计体系”是否是一个突破口?
【潘冉】所谓“国际化”其实存在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甚至取决于其他类型文化的接纳程度。这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目的。近几十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被漠视甚至被批判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对本土文化的疏离,包括大学教育也大面积采用西方的教学体系教授西方的建造技术。当世界认同东方文化的巨大魅力后,我们才产生文化危机感开始反思。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理解其中最精髓的部分,找寻到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共性。只有结合时代特性加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将科技与先锋艺术纳入设计体系”指的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上的创新部分。
潘冉
【PChouse】作为南京的知名设计师,可以跟我们分析一下南京设计界的发展现状吗?
【潘冉】南京有优秀的设计师群体和非常专业的媒体,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设计圈的氛围一直比较低调,总体缺少频繁的大面积交流,只有一些小的圈子会进行有限范围内的讨论。这几年我们一直尝试努力促进设计师城市间的交流。邀请外地优秀的设计友人来南京演讲,同时组织本地设计师去杭州、福州等城市进行学术对话。相信随着活动的开展和信息的进一步开放,配合媒体的持续介入,今后类似的活动会越做越广,南京的设计业总体水平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
潘冉作品:《红公馆》
【PChouse】最近在忙什么项目?会有什么新鲜有趣的概念带给大家?
【潘冉】十月份开始,我们会有一些地产类作品陆续建成。设计中,我们一直坚持“空间—陈设—灯光”三位一体的设计模式,力求将空间完整表达。同时寻找更经济环保的物料、更实在的成本去打造空间,在满足的功能的前提下,将设计美学化、情感化,希望完成后能与使用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使建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身归宿。
潘冉作品:《红公馆》
【PChouse】近年来,您陆续获得不少国际级设计大奖,对此有什么感受?接下来还有什么奖项是您的目标?
【潘冉】这些奖项是设计团队持之以恒努力得到的回报,是这十余年设计之路的见证。感恩自己的设计能得到广泛理解和认可,这为我们走的更久更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信心。接下来参加什么奖项,重点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参与评比,具体的奖项目标暂时还没有考虑。
潘冉作品:《红公馆》
【PChouse】工作之余您有什么爱好?对于您来说,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最为理想?
【潘冉】平日里经常和艺术家交流,赏花、品茶、古琴和书法都是我的爱好。艺术为设计提供养分,也帮助我在困顿时将注意力转移,从困局中抽离。随着视角转移、心境变化,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忽然之间也许就有了答案。
有书看,有茶品,有设计做,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然理想。
潘冉作品:《红公馆》
【采访手记】
潘冉
毋庸置疑的是,潘冉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他对传统文化的爱是克制的,“受自然恩惠,但求平等,不欲瞩目”,以平和的姿态对待过去和现在。盛行东方风格的今天,东西方设计师都在以自己对东方文化的体验应运而生出许多作品,传统文化的根源和精髓也正被诸多优秀的设计师传承和创新。作为80后设计师,在投入一系列历史街区的改造后,潘冉发现了古人对生活上善若水的态度是珍贵的精神财产,从而深刻影响着潘冉,也影响着当代的东方设计。(撰文/PChouse 陈靖雯)
更多视频与精彩内容,请点击专题:设计会客厅-潘冉先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