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非常梦想家》第六期主人公小南是一个来沪打拼的追梦女孩,怀揣音乐剧梦,给自己1年时间希望能在上海实现梦想。两位房管员为她找到最理想合租房,”N+1”合租政策完美解决预算与租房条件的平衡。跟随PChouse一起看一下本期的改造情况。
小南希望能完成自己的音乐剧梦想,但同时因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太高的房租。所以月租金只能承受1500,同时也希望能有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
针对这样的情况 ,两位房管员为她找到了松江区一套”N+1”合租房来改造。多增加出来的一间房正好能满足小南的预算。同时,这个街区毗邻大学城,也能帮助小南更好地完成音乐剧创作。
原本的房子原本的结构为三室一厅,设计师李大鹏在本次的改造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重点改造。一个是增加出来的小南房间的独立空间设计。更重要的一点,是原本的3个房间以及整个合租空间的整体性上的统一,甚至是合租文化的打造。
首先在布局调整上,他利用客厅南面采光的一半以及阳台的部分,增设出了小南的空间。这样可以让小南的房间以及共用空间都有充分的采光。另外利用原本阳台部分的水管,他在小南的房间里增设了一个简单的洗漱台,这样也可以减轻早上高峰时,公用厕所的压力。
针对这次的合租改造,基础工程同样也不容忽视。小南房间的隔音加强,以及最重要的电路改造,电表分户。这些细节设计师也都关注到了。
而对于整个房间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师也特意打造了一个意向河流概念拼图,同时也可以利用整个拼图遮蔽掉原本改造小南空间所破坏的地板。这样一举两得,既凸显了整个空间的整体性,同时又解决了二次改造中,材料破坏遮蔽的问题。
这次改造最重要的细节,就是设计师亲自设计的针对租房文化打造的标识系统。用一个意向的“漂流瓶“概念,同时把四个房间的标识都用不同的形状,这样每个室友都可以自动在公共区域找到自己的专属空间。
针对合租公共空间容易互相打扰的问题,设计师也贴心的在厕所门上设计了一个方便的提示系统。
改造后的四个房间,都焕然一新,同时也具备了独特而中性的风格。适合未来的年轻人入住。
而设计师最后的惊喜设计,是在小南房间预留了三棱镜装置,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会在小南房间投射出梦幻的彩虹,让她的房间充满希望。
本期设计师
设计师李大鹏
李大鹏,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智蜂巢合伙人、艺术总监、未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师、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委员。
设计理念: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目的是服务,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我最大限度的追求艺术与技术,美学与功能的结合,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
【PChouse】您这次做非常梦想家接到改造时候的感受是怎样的?
【李大鹏】这次我接到这个节目的时候,首先我很感动,为什么说很感动?就是小楠她本身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教过的一些学生。让我想起了更多的为了理想,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去努力争取努力奋斗的这些年轻人,所以我接到这个项目的第一感觉就是感动。第二个就是我愿意做这个项目,为什么?因为它能够通过我的设计给更多的人带来提示,也就是为这些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一个租住的空间,一个居住的环境这个环境,这是我刚接到这个项目时候的感受。
【PChouse】您看您针对合租房的改造,用了一些很特殊的设计手法贯穿全程,您在改造设计中精髓是什么?
【李大鹏】我觉得这次设计相当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一个命题,我想通过设计为更多的在城市中漂泊的年轻人打造一个他们理想的一个居所,但是这里涉及到很现实的一部分,我们是一个在不改变硬装的前提下来做的一个调整,在这个空间里每一个房间他就有相对的独立使用的这种个性,同时它又应该是一个整体。另外我们这次针对租房中遇到的很多很现实的问题来做了这个设计,所以我一直在说这次设计实际上是多维的,比如我们的标识系统也好,大家的功能系统应用系统等等,我觉得精髓就是一个在一个主题框架下,用很多更加准确的设计来完成整个的这样一个设计的命题。所以如果概括来说,我觉得它的精髓就是完整性和文化性。因为我更加注重的是这些年轻人在空间里他对生活和居住空间的心理的体会,而不简单是功能性的或是固定的居住场所。我觉得这也符合我们未来的居住空间一个方向,所以更多地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给更多的出租方和承租方都来带来一些提示,然后其实也欢迎更多的设计师,或者是设计工作室,通过这一个点,更多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一起来为这些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来创造一个好的这样的一个环境。
【PChouse】李老师您还是对小空间的设计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次改造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大鹏】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改造项目,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公共平台的规划,租房的规则和使用功能上的充分考虑等,比如租户电表划分,公共区域使用规范,以及安全性等等一些规则。另外一个困难,作为一名女生,小楠要和其他的伙伴一同居住在这里,所以也可能会有男生,如何利用客厅隔出来的空间,并让其使用性上、居住体验上得到最佳的实现等等。比如说还有一个4.2平米的小屋,我们如果如何让4.2平米这样的一个小空间能有所有的应用的部分,同时又不让居住在以的年轻人感觉生活得很局促等等。当然我个人认为能够通过能源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困难。所以,能够共同地为他们打造一个除了功能性之外,一个满足精神需求的这样一个空间,如何能让这几个年轻人在一起产生互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标注系统组织起来是一个图形,对我更多的希望这个空间设计能够适合居住在这里的人产生互动性,因为有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它才是一个有生命的空间。最后,我们通过仔细推敲,并在一个整体框架下完成了每个局部与主题的呼应,落地实现我们了整个设计理念。
(注:本文由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提供;PChouse为官方合作媒体合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