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改造前——布局混乱的噪音房
本期节目委托人王先生的家在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然而家住这里的王先生却一直身处噪音的“漩涡”当中,苦恼不已。由于房子被前任业主把原来的客厅改成了卧室,以及房屋本身存在的隔音缺陷,再加上新搬来的邻居跟委托人夫妻俩的作息时间产生严重冲突,导致委托人整夜都无法入睡。为此委托人在尝试了逃避、沟通、报警等各种方法噪音困扰依然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委托人更是坦言已经产生了“心理障碍”,最终只好选择向节目组“求救”。
除了最关键的噪音问题,房屋的功能性也存在着问题。原来前任业主把100多平的房子改成了一室一厅的格局,造成房子的空间使用率非常低。
房子装修风格也有些许杂乱,各种“奇葩”小元素混在整个空间,同时,委托人还觉得房屋墙体的颜色也太过强烈,不利于帮助睡眠。
夜晚十一点,噪音测试中,楼上的邻居依然没有回家,而此时,房间内的机器底噪声达到了40多分贝,当走廊里有邻居走动时,房间内的声音会瞬间增加至近50分贝。
Part2:改造后——舒适安静的二人空间
重新布局,降低噪音,重塑风格,按照这样的思路,改造工作正式开始。
新的改造方案,将原本横在客厅和卧室的这堵隔墙拆除,同时,考虑到双方父母的临时居住需求,设计师计划恢复房子两个卧室、两个卫生间的空间布局。而隔音,正是这座房子改造的重中之重。于是,设计师计划将卧室的四面隔墙,天花板,门窗,地板,做全面的隔音、静音处理,而首先要处理的,便是这堵新建的隔墙。
品质感的提升离不开精巧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也需要特殊的型材。
考虑到委托人陈女士是过敏性体质,因此设计师选择了环保级别较高的墙面涂料。
厨房区域经过重新梳理,在增加了卫生间的同时,将部分厨房功能外放至客厅的导台,使整个厨房的空间并没有因为面积的缩小而显得拥挤。
设计师在客厅增加了一个客用卫生间,将原来私密性较差的卫生间融入主卧,同时将储藏室的部分面积改成了主卧的衣帽架,从而大大提高了委托人夫妻的生活品质。
原本多元素,多色彩的大卧室,在改造后成显得私密、舒适,这样的环境无疑更符合委托人的睡眠需求。
利用率较低的过道,被设计师增加了大量的收纳空间,充分满足了委托人的特殊收纳需求。
原本阴暗的储藏室被设计师改造成为了榻榻米房间,增加收纳面积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工作室、茶室、以及第二间卧室来使用。
考虑到无法开启的落地窗户,存在着通风不佳的问题,设计师选择了一款噪音较小,不占层高的窗式新风系统。
较之不易形变的轻钢龙骨,木质龙骨弹性更好且质地疏松。这也意味着它吸收音波、减轻震动的能力也会更加优秀。
Part3:改造总结——打造可借鉴性的噪音解决方案
经过不懈努力,这场与噪音的博弈终于也缓缓落幕,在有限的时间里,设计师成功把噪音之家改造为安静舒适的居所,委托人也终于可以在最繁华的地段看最美的夕阳……
本期节目聚焦的噪音问题是现在都市人生活普遍存在的“痛点”,节目中的委托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噪音扰民问题也愈发突出。
节目中,设计师黄全针对“噪音房”这种并不算太复杂的隔音设计,墙体、天花板、门窗、地板、下水道360°无死角攻破,对于普通家庭的隔音改造而言,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在城市生活中,因噪音问题而引发的矛盾不计其数,通过隔音改造,对于邻里关系的改善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