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每一个作品,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作品,都有一个纵深的东西在其中,它是‘物以载道’的‘道’......”对于李晓东而言,这里的“道”包含文化、自然、地域、传统、当代、未来等等的回应。
李晓东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自然、简洁并且合乎逻辑,令人感到舒适。”这种舒适,是一种建筑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准确定义,是其对文化、自然深度探究后的直接外化。
李晓东作品:篱苑书屋
连他的工作室环境都是如此,那是一个位于北京798的小型工作室,室内开阔见方,无论身置于哪个方位,皆能够看到窗外的风景。窗景似画框却又不止于此,特别移栽而来的一颗树,见证着四季变化。自然与空间里的人,仿佛冲破了距离感,一种天地人相合相生般的能量场,在此汇聚。身置其中,多半是会被这种无形的磁场所吸引,分外舒适。它是人、空间、自然的和谐共处。
摄于李晓东工作室
绝非高产建筑师,然而李晓东每推出一个作品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存在。作为中国当代建筑领域,以最少作品获得最多国际奖项的第一人,李晓东始终保持着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时代的敏感度。作为一个学者型建筑师,他所选择的每个作品,都有着专业研究的价值,以及社会公共价值。每个作品,都值得人们去思考。
李晓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主持李晓东工作室
人们总是在说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在李晓东看来,是随着时代而变的。不同于飞速发展下渴望凸显张扬意识的二十世纪,我们当下所处的二十一世纪,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公共安全等问题,让人们再度思考我们存在的家园究竟应该是以怎样的姿态来呈现,怎样的建筑,才能更好地承载这个时代的诉求。
李晓东作品:淼庐
这其实就是李晓东所希望通过建筑所展现出的“道”,它可以适用于当下,也能在今后持续发挥其存在的意义,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可持续”,李晓东说,这是一种“合适”。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进行可持续建筑探索的建筑师,李晓东的作品中着眼未来的思考,一直在进行着,比之熙熙攘攘的彰显,他的作品则更像是锦衣素裹,自然而然。
李晓东作品:淼庐
01.
在城市里“生长”的建筑
城市蓬勃的发展之下所伴随的是用地减少、资源紧张、人口膨胀,对于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而言,更在这之上多了些许人文层面的架空感。
城市里的建筑,有的像矗立在此地的艺术品,将一些表达直抒胸臆;也有的像一种植物,由此而破土、生长,让人觉得毫不突兀,好像它就该是在这个气候与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而隐藏在建筑中的精神气质,更是使得这个建筑与这座城市格外贴合。
李晓东带领工作室设计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便属于后者,这个荣获了2021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未来可持续奖的建筑,将深圳人口密度高、缺乏绝对主体文化认同、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城市特质,在一座建筑中表现而出。
李晓东作品: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
这个没有实体围墙的校园,在原有地形特点之上,利用场地高差,在水平与垂直的两个维度展开建构,这种立体的思路下,格局被打开,操场可以是分散于空中的各个平台,不再过度被容积率所制约。多层次的校园绿化,以及开放式的呈现,既是这座城市气候特征的表达,又展现出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
李晓东作品: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
打破了校园与周围环境的界限,这里本身便成为了一道风景。绿植并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的呈现,它更像是包裹着整座校园的一个屏障,让它在城市中得以更好地生长,融汇于自然其间,链接着校园与城市,却又隐蔽于喧嚣之外。
李晓东作品: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
02.
融入与回归
“可持续的设计”的概念,以及强调生态、环保,注重以自然疗愈精神的“绿色设计”,在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与环境、对于心理健康等多重问题反思的探讨之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以此为概念的设计,却并不一定皆能够达到预期的需求,有些或许更多地强调于概念、或是材料上的独特等等。
自玉湖完小这一建筑开始,李晓东以其独特作品走入人们视野,但对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风格”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风格是不可持续的,而他要做的并不是这样的建筑。
李晓东作品:玉湖完小
正如其著作《中国空间》一书中对于中西方建筑价值与文化的探索所呈现的那样,“思辨、景观、空间、抽象、微观、隐喻、能量、简约”不仅仅是界定“中国空间”特征的关键词,也是李晓东建筑思想与实践的呈现。这些概念决定了他的作品在现代的手法之下,隐藏的强大能量,置身其中,让人感到舒适,同时,它又源源不绝,持续生长。
面对每一个建筑项目,他的逻辑必定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当下的问题,并去解决这些问题,它是一个更为强大的系统,而非聚焦于某一个细节于个体。
李晓东作品:桥上书屋
这一系统是结合着项目本身的现实意义去展开,而这也直接与所在地相关。在李晓东看来,地域性对于建筑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就地解决”是一种对于可持续设计的较优解,它结合了经济、材料,空间、生活习惯、文化等因素。取之于此,但也可以让其融汇于此,或者说回归于此。
在篱苑书屋这一建筑作品中,位于荒野的空档场地中的书屋,将“原始”的状态和盘托出,它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所在,使用原色木材的顶棚、地面、陈设,以及实用柴火棍排列构成的外部构造,通过人工材料与天然材料的使用,让这一小型建筑与自然更好融合。
李晓东作品:篱苑书屋
取材于环境的柴火棍具有更为便捷的拆替效果,且配合着双层玻璃屋顶,夏可遮阳、冬可集热。入口低矮且紧靠湖面的设计,便于气流进入室内上升循环,自然的冷热空气流动取代了空调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更为环保。另外,腐烂的柴火棍亦能够引来周围的飞禽栖息,也可以让藤蔓攀援,建筑也就并不仅仅是一个其最初落成时间段的状态,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自然地生长、消逝、再生。
李晓东作品:篱苑书屋
当我们谈及生态,谈及可持续,也许它们并非是一个只聚焦于技术层面的冰冷数据,或是标新立异的概念创新。无论何种形式与手段,皆是获得“道”的一种途径,这种“道”存在着一种将当下与未来串联的逻辑,它有着自己的合理意义,同时,它又因为隐含其中的人文性,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层面效用,它持续留存,随时间变化,并不断给人带来新的思考。
*本文访谈于2023年3月李晓东老师工作室
图片资料 | 李晓东工作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