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丰雄:设计灵感来源于与他人的谈话
pchouse佚名 2013-12-06 09:58:11

  【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香港设计营商周是亚洲领先的设计界年度盛事,于2013年12月2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PChouse直击展会现场,深入一线看各设计企业如何亮剑,观各家名作争奇斗艳,听行业领军人物解析设计行业潮流趋势,以下是对日本设计师伊东丰雄的专访。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出生于1941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1965年至1969年在代谢派建筑大师菊竹清训座下工作。1971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Urban Robot,并于79年将之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他曾负责日本国内外多项公共和私人建筑项目,包括TOD’S表参道大楼(2004),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八王子校区,2007),高雄2009年世运会主体育场,今治市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2011)等。建于2001年的仙媒体中心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对全球的年轻建筑师都有深远的影响。

  伊东丰雄完成的一些作品都曾享誉国际。2002年,他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获得终身成就金狮奖;2006年获颁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2013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出版和展出他的作品,他更曾担任多间大学的客席讲师。

  Q:您有考虑过以后在中国发展吗?

  A:我当然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在深圳或者中国的其他地方工作,但是大规模的工作邀约和计划让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应对,如果是小规模的工作邀约或是我有较宽裕的时间安排的话,我会更有兴趣,更愿意商谈合作事宜。

  Q:仙台媒体中心在此前的地震中受到了损害,对当地的民众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你怎么看待公共建筑的作用以及它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呢?

  A:仙台媒体中心这幢建筑它的结构本身是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害,只是天花板倒塌了,所以需要关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去修葺。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很担心,也希望仙台媒体中心可以尽快重新开放,因为这幢建筑对于仙台人民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景点。此外,遇上地震的时候,大部分的公共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都会关闭,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尽快设计出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无家可归的民众可以安心躲避和相互谈话。正因为如此,仙台媒体中心更需要尽快地开放给民众。为了更了解受灾群众的需求,我还去了遭遇海啸袭击的地方与民众进行交流谈话。“Home for All”这个计划从某个程度上说是延伸了仙台媒体中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规模更小,但影响范围更广,我对公共建筑的思考和看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改变。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Q:你平时有跟其他建筑师联系和交流吗?

  A:我在私下当然也有与我的建筑师朋友联系和交流,例如,隈研吾、安藤忠雄,但是我一般不会跟他们谈论我的建筑哲学,因为每个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都很不一样。相反地,我跟雷姆·库哈斯的联系更加紧密,尽管我们的想法也很不一样,但跟他谈论我的建筑理论的时候感觉更加亲近,更志同道合。

  Q:您目前有想要跟哪位建筑师合作的吗?您觉得亚洲建筑的发展如何?

  A: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在建筑方面,我现在暂时还没有想过要跟谁合作,但我希望可以与来自其他行业、其他方面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当然,我不否认建筑师与建筑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重要,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就好像你现在突然问某个人你现在有没有想跟哪一个人合作的,他也回答不上来那人具体是谁。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亚洲建筑从某个程度上说是很有出色,很有影响力的,比如香港、中国大陆和新加坡有很多在建建筑,发展十分迅速,这就表示亚洲建筑是很有活力的。然而,周围的很多建筑都太过于现代化,与外界隔绝得太厉害,我觉得(亚洲建筑)应该更多地亲近自然。基本上,我的愿望就是能够完善亚洲建筑的平台,使其能够与世界更接近。总而言之,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Q:从您的设计经验看来,台湾人和日本人对建筑的喜好和要求有很大区别吗?

  A:台湾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方,或者说是环境吧,一旦完成了一个设计,就会有很多其他的设计或工作汹涌而至,基本上都是来自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开发者和赞助商。其实日本人与台湾人、香港人对建筑的喜好和要求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台湾和香港的人们更有活力,更有修建建筑的热情,而且他们对于建筑寄予了更多的愿景和希望。相对而言,日本人现在对于修建建筑已经没有了太大的热情,而且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于建筑设计并没有报以过多的期望。我觉得热情和活力是很重要的,也希望这种热情和活力能给我们创造出更多杰出的建筑物,把活力传递开来。

更多关于2013香港设计营商周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3香港设计营商周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Q: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是什么促使你坚持你的创意?

  A:我的设计灵感大多都来源于与他人的谈话,我认为与他人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成为我最容易得到设计灵感的一个途径。比如说,在做某个项目的时候,我会先了解它的基本状况,设定一些我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会去跟项目成员、客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的思维和想法都会有改变,也会根据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调整我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说到获取设计灵感这东西时,谈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方式。

  Q:您对今年比利时女王出席这次盛会有什么评价吗?对于日本国王出席此类场合抱有什么期望吗?

  A: 对于这件事我只能说说我浅陋的看法。我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东西,尤其今年比利时的女王出席了,也有很多来自比利时的设计师来参加这个盛会,这就建立了更多自由谈话交流的机会,可以促进思想的碰撞。对于日本来说,我们的国王就不太可能会出现在香港跟民众交流了。此外,从比利时女王的这次行程也可以看出比利时很重视与香港之间的关系。

  Q:您今年获得了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可以说说您的感受吗?

  A:其实我很珍视我所得过的每一个奖项,但对于今年获得的普利兹克奖,我收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祝福邮件,所以我很开心拿到这个奖,因为它对我很重要。我觉得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不仅收到了朋友的祝福,还得到了很多素未谋面人的恭喜,就像跟全世界分享了我的喜悦一样,让我十分满足。

  Q:日本的很多建筑都采用把内外部边界模糊化的方法使其更加亲近自然,您觉得像中国上海广州这种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建筑应该怎么应用这种概念呢?

  A:不仅日本的传统建筑有把内部和外部空间边界模糊化的习惯,亚洲的建筑都有模糊内外部边界的概念。这不仅是说要回归到那种古老的做法,而更应该把模糊边界这种概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当中,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宏大的设计主题和概念,正如我之前所说,我希望将来能利用亚洲这个平传播这种概念并使之实现,进而是这个大平台更加完善。

更多关于2013香港设计营商周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3香港设计营商周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