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温州匝绣厂职工用彩色丝线100多种,针法20多种,绣成高1米、宽4米巨幅绣品《红楼梦·十二金钗图》[3] ,造型生动,堪称瓯绣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时,观众踊跃。在这幅长2米、宽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时开放,“十二金钗”集于一图,画面上十六个人物的脸型、发髻、首饰、神态各不雷同。绣面绚丽多彩、光彩夺目。
1998年一幅长3.5米、宽1.4米的巨型瓯绣精品《鹤鹿同春》,再次轰动海内外。这幅作品汇集了瓯绣所有的传统技法,采用了100多种绣线颜色,是历史上第一件汇集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为一体的瓯绣作品。
瓯绣精品无不取材于古而适之于今,集传统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创新,充分显示了瓯绣的包容性、创新性,说明瓯绣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工艺品种。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不少佳作被选为国家级礼品,多次参展国际艺术博览会。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
查看全部内容
瓯绣的制作由毛竹抽丝编织制成,用彩线在上面绘出花鸟、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称作“画帘”。 瓯绣制品针法繁多,做工精细,以刺绣人物为绝招,具有色彩鲜艳夺目、绣面光亮生动、绣画巧妙结合、针法匀称灵活、针脚齐平、构图简练、主题突出等特点。
刺绣之所以存在差别主要是由于针法的运用的结果,瓯绣经过多个阶段发展和多维的整合的结果已经有:齐针、切针、套针、接针、施针、滚针、蔬针、掺针、断针、侧针、包针、缠针、网针、盘针、游针、长短针、打子针、人字针、八字针、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几种针法。所以,瓯绣所绣制出来的绣品构图精巧、造型准确;画绣结合、以虚衬实;针法严谨、绣理分明;运针灵活、修面生动;色彩鲜明、明亮悦目。
查看全部内容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省温州市的汉族传统艺术之一,产于瓯江地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
瓯绣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说瓯绣最早产生于民间善于刺绣的妇女之手,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和兴盛。瓯绣为温州历代民间妇女的家庭传统副业,那时的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围涎、锦肚、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只有花鸟鱼虫之类。作为一项曾经辉煌的传统工艺,政府有义务加以扶植和引导,并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