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生活百科
环颈蜥
目录
1、环颈蜥的简介
2、环颈蜥的价格
3、环颈蜥的饲养方法
4、环颈蜥的产地

环颈蜥的简介

  标准的热带雨林动物,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由于它们多栖息在濒河的树木上,因此环境的湿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100%,在人工环境中饲养,湿度控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虽然只要条件适合,双冠蜥的饲养难度并不高,不过因为它们生性比较胆怯,容易受惊吓,与饲主的互动程度也比较低,所以并不适合喜欢把玩宠物的人饲养。喜欢栖息在河岸的树木上,遇到威胁可以立刻跳进水中水遁,它们在地面上多以后肢奔跑,由于体重轻,后肢粗壮发达,后脚掌不但特大,而且脚底有特殊的鳞片可以发挥滑水板的作用,使得双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长的距离,然后才沉入水中快速游离危险,所以在饲养环境上应该尽量符合这个特点。与水龙的饲养环境很类似。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型蜥蜴,饲养缸以高度为主,设置枝干和绿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树皮屑或无菌土,UVB加温灯也是必需的设备。由于雄性的领域性颇强,不能有两只雄性共处一缸。在食性上属于虫食性,可以喂食蟋蟀、面包虫、小鼠、小鱼。

查看全部内容

环颈蜥的价格

  零售接批,统一售价399.成体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困难,雄性体型较大,又拥有头冠和背鳍尾鳍,不过在繁殖上难度比较高,最主要就是在于湿度的控制上,其他如日照时间和温度也都要配合得当。像棕双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湿度。将雄性和雌性分开饲养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机率。在成功交配后约4~6周,雌性会在地面掘洞产卵,每窝可产15~17颗软壳蛋,每季可以产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产蜥蜴。

  孵化温度应保持在28℃~29℃,孵化后的幼体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后才移到个别饲养缸中。幼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可以成熟,不过雄性在六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争斗,最好分开饲养。幼蜥还有一种独特的避敌绝技,就是装死,这在其它蜥蜴并不多见。如果饲养得当,双冠蜥可以活上15~20年之久。饲养时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玻璃饲养箱)。垫底物砂砾,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因为它们喜欢掘洞,所以垫底物的厚度应该最小5~10厘米。日行性,12~14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例如:紫外光管 5.0,强力紫外光灯)

查看全部内容

环颈蜥的饲养方法

  食 性:以昆虫和它种蜥蜴为食形态特征:全长20——35公分,分为5个亚种。头部具有黑白两色的项圈纹饰。彼此之间的体色均略有差异。唯雄性成体的喉部下方至腹部间会呈现出明显的蓝或橙色光泽。怀孕中的雌性体侧会出现橙色斑点或细幅横纹。此外,口腔内部为暗色状。生活习性:栖息于长有灌木,多岩石且干燥的向阳地。地栖性。在7——8月间产卵可达1——12枚.环颈蜥特征为头大,颈部具有黑白两色的环状纹饰。成熟的雄性蜥蜴,在喉部呈现蓝绿色或橘色;而抱卵的雌蜥,在身体的两侧有橘红色的斑点或条纹。每年的4至6月为交配期,产卵数不超过12颗。全长约为20至35cm。十分活泼。头部很大,身形矮胖,长有一条又大又圆的尾巴和一对很长的后肢,还有一对黑色的条纹,环绕着颈部生长,却不会在颈背处相接。雄性的身体呈绿色,长有啡色的斑纹,并拥有强壮的大腿和头骨;雌性和幼体的身躯呈黄褐色和咖啡色。

查看全部内容

环颈蜥的产地

  故常被当作初学者的饲养入门种 。它们分布在美国的中南部至墨西哥间,为地栖型的蜥蜴。行动极为敏捷,栖息于长有灌木、多岩且干燥的地区。由于是产于沙漠干燥地带,所以在饲养时,对温度的需求,远高于一般森林性的蜥蜴。共有十四种之多,几乎全部分布在中美洲各国,尤其以墨西哥分布最多种类。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长满棘刺的尾巴。其中以C.similis在宠物市场最为常见,因为在原产地已经有大规模的商业繁殖。而刺尾鬣蜥本身也有两个亚种C.s.similis和C.s.multipunctata,但是一般在市场上并未加以区分。比绿鬣蜥更具攻击性,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驯养,所以比较不适合新手或是有幼童的家庭饲养。由幼体驯养比较容易。幼年期偏向虫食性,也比较倾向在树上活动,成体则转变为草食性,也比较倾向地栖性。所以在饲养时最好铺设较厚的底材供它们挖掘,同时也要布置枯枝给它们攀爬。水盆是不可少的。刺尾鬣蜥基本上很容易饲养,只是空间要足够。它们晒太阳的时间很长,因此UV灯光也不能少。随着成长,体色转趋黯淡,有些个体甚至通体漆黑,因此刺尾鬣蜥也叫黑鬣蜥。由于雌性和雄性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它们是以单独饲养最为理想。

查看全部内容
整屋案例
更多
分享到
微信好友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