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成为各路商家促销的大好时机,但是很多消费者最近一段时间都发现,很多打着世界杯旗号特别是在促销活动中猛打世界杯“擦边球”的商家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真正的实惠或乐趣,一些商家颇显“山寨”的“世界杯促销”甚至还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或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世界杯商战正酣
世界杯刚刚开赛一周,作为官方赞助商的某洋快餐品牌就已经启动其第二波“买套餐换购世界杯限量赠品”的促销攻势了。事实上,这只是各大商家征战世界杯商机的“冰山一角”。据记者了解,各路商家专门针对世界杯热潮而开展的各类促销、推广或形象宣传活动甚至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投身这场商战的,包括餐饮、百货、服装、家电、数码等各个领域的知名品牌。消费者无论在百货商场还是超市,甚至是在地铁、公交车、出租车上,都能够感受到世界杯商业大战的火爆氛围。在这种热潮的感染下,很多消费者都纷纷“就范”,进行“世界杯消费”。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从5月下旬开始到现在,他花在打着世界杯旗号促销商品上的钱已经超过500元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到世界杯广告的“诱惑”。
不是赞助商强搭顺风车
不过令不少消费者感到迷惑的是,似乎今年的世界杯赞助商出奇的多,因为太多和世界杯相关或不相关的品牌,都投入到围绕世界杯展开的促销活动中来。不过与国际足联授权的“正规军”相比,很多非正式赞助商在广告或促销中,不会直接提及“南非世界杯”等词汇,取而代之的是“足球赛”、“绿茵场”、“球星”、“直播”等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杯的“足球元素”。以某啤酒品牌为例,本身并非世界杯赞助商,但在其近期的广告中却全面引入“足球概念”,体现出“观战喝啤酒”的主题,可是无论产品还是价格,该品牌都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任何实惠。再如一家体育品牌,本身和世界杯无关,但同样在近期广告中采用多个国家足球队的传统服装颜色和款式做宣传,看上去好似世界杯运动装赞助商一般。类似的现象还出现在很多数码、家具甚至房地产领域,有些广告非常牵强地与足球拉上关系,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营销需要真功夫
借助焦点热点而获得消费者的关注,是很多商家营销活动的一个“法宝”,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真正的价格实惠、服务升级或者是购物体验的提升才是实际的需要,“擦边球”式的促销并不能引起消费者真正的兴趣。长期从事商业市场营销研究的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借热点的促销方式在国外成熟市场已经不多见,“山寨”促销更应该在相关法律和市场规范的层面就得到遏制。严格来讲,很多凑热闹的促销活动对消费者都会造成误导甚至形成欺骗。省去正式赞助世界杯的巨额费用,通过擦边球进行世界杯热点营销的商家看似精明,但实际上不但对世界杯相关知识产权不尊重,对消费者来说也有失诚信。用一位消费者的话说,像这样搭顺风车的商家,一旦被顾客“识破”,其广告宣传的效果恐怕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