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荷兰Waterstudio.nl公司的设计师Koen Olthuis致力于设计“未来水世界”,他一直处于这个曾经新奇、如今风行的行业前沿。设计师称,“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试图与潮湿环境抗争,未来设计想法却发生了反转,人们希望让水景进入住宅空间,并与水环境成为朋友。”畅言网将某国外媒体对设计师的采访文章整理出来,呈现给大家。
设计师koen olthuis
Q:荷兰是完全建立在湿地上的国家吗?
A:是的,景观是完全人造的。人造景观的含义是荷兰人通过抽干河水,建造堤坝,如果没有这些堤坝,那么建筑物全位于水面以下。荷兰共用3500块类似区域,尽管荷兰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可观的数量。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人们希望消防我们排水造地的模式,荷兰人自身却希望摆脱这种生活。如今,峰回路转,我们认识到与其和水环境作斗争,不如和谐相处,因为堤坝防洪一旦失效,荷兰就会面临洪水灾害。
Q:荷兰最初是如何排水造地的?
A:当法国和德国人最初迁徙到荷兰海岸区域时,他们在沼泽湿地中寻觅到居住环境并建造人工小山,继而在小山之间筑坝。其后,就有了一个个由堤坝间隔的小山,人们有了排水造地的想法。不过,为了保持土地干燥,人们需要持续抽水,否则48小时后,平地会产生30到60厘米的水面。从这种意义上,荷兰是完全人造的国家。
Q:您设计的一些住宅漂浮在水面上,另外一些是垫高或两栖式。能否解释下之间的差别?船屋在阿姆斯特丹随处可见,与您设计的房屋相比,有何不同?
A:阿姆斯特丹有大约6万栋船屋,不过所有的尺寸都是5-6*20*25米。我设计的房屋截然不同,尺寸上大得多,稳定性也更高。我们拥有采用泡沫和混凝土材料制作的漂浮地基的专利技术。这种建筑基础可以在桩上浮动,因而可以设计可达200-200米尺寸的更大结构。地基设在干燥土地上,当河水来到时,基础会松动,建筑变成了漂浮房屋。
Q:您一共设计了多少座建筑?我在工作室中看到了许多CAD图纸,但是图片却不多。
A:我们一共建造了24所住宅,其中大约有20座是现代船屋,比普通住宅要新潮些,不过依然是船屋。
我认为这些项目中,有四栋建筑非常美观、特别,此外还有27个项目正在进行过程中,比如迪拜漂浮清真寺、安特卫普漂浮大道还有阿卢巴岛健康村。
我们处理水环境的建筑技术的优点是建筑以及漂浮基础仅需很少的维护成本。借助漂浮房屋科技,防水房屋、公寓可以建设在圩田上的普通结构基础之上,还能维持原有景观的样貌。
Q:通过您的介绍,这种设计能够取得更好的环境影响和效率。是否不需要进行维护工作?
A:是的,唯一需要做的是保证大型建筑结构下方水体质量,通常取决于氧气、水流等因素。这项技术适用于多个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鹿特丹、哥本哈根。目前,我们还接到来自东京、胡志明市、孟买和布达佩斯的设计邀约。
Q: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凡大城市均由河流,是这样吧?
A:是的,河流是城市形成的原因之一。报纸常常宣称“漂浮城市拥有未来”,可人们往往不知所以。我们向人们宣传,阿姆斯特丹的水量比威尼斯更丰富。由于土壤条件不佳,整个城市由无数小岛组成,而威尼斯是个静止的城市。如果我们在多年前已经开始在浮动地基上造房,那么城市就会随水面起伏,无需不断使用机械排水。
我们接触到的城市中最有趣的要数迪拜了,滨水区吸引了大量投资,迪拜是首个在水中设计与建造的城市。我们收到了设计水中的士的请求,当我们展示设计成果时,甲方非常欣赏,并希望得到更多的设计。我们现在正在设计Palm度假场所的部分建筑,另外还有漂浮清真寺项目。
Q:您有没有参与美国的项目设计?
A:没有,完成美国的项目难度太大,美国的保护主义太兴盛,我们只能以合作设计方的身份出现,不可能得到属于自身的项目。这点非常奇怪,因为我们在澳洲、英国和加拿大都受到了欢迎,我们可以将新鲜的想法带到这些国家,并且获得项目机会。我认为美国应当适当开放下市场。
Q:根据我观察到的新奥尔良的状况,他们当然可以用到你们的理念。
A:是的,美国的问题在于:一旦有类似卡特里娜飓风那样的灾害,所有媒体都会关注这个问题。人们会兴奋的议论,“我们需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几个月后,没有任何进展,媒体不再关注,等待下个灾害发生。
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一个规划,并采用全新的方法。在得到创新理念时,创新也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譬如由于荷兰人工费用高昂,我们工作室没有工业工厂。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倚靠科技创新,将理念和技术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情况是类似的,美国人工费用高,创新和科技标准很高。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